新浪体育

足协良好的动议,能否收到良好的结果?

体育专栏

关注

原标题: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一位从不对中国足球发表评论的公众人物、一位我认识多年的资深球迷,这两天给我发来了一条长长的微信:“……我们从何而来?我们向前的目标何在?足球的各种改革,最重要的,是否还是要让大家不忘初心,也不负自己向前的使命?”

围绕中国足球的财务监督政策出台后,各种外界反馈的声量,倒比政策出台前小了许多。当初的各种猜测、质疑以及驳斥,基本消失,虽然在各个俱乐部,仍然会流传出一些疑问,但大多围绕“四大帽”以及相关财务监督细节。平静,或许是中国职业足球财务监督新政真正面世后的整体反应。

虽然没有太多反对的声音,然而支持的音量同样不大。平静折射出的,是一种观望态度。所有人都明确为什么会要有财务监督,也获悉了财务监督的各个方面,但财务监督能达成怎样的效果,谁都不清楚。这种政策,究竟是否中国足协来主导,都存在着根本性疑问——两年来的各种足球新政,乃至整个体育行业的各种改变,早已不是运动项目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能够主导的。足协能颁布政策,但是以足协过往许多牵涉到联赛管理、俱乐部管理的政策,执行能具体到怎样的程度,谁都没有把握。

足协为了这一次财务监督政策推出,做了很长时间工作,和之前联赛外援、U23政策等相比,审慎许多,也经过了长期调研,包括借鉴各种国际经验,以及与各俱乐部的广泛沟通。因此在控制职业联赛运营成本、尽力保障中国职业联赛具备可持续发展性上,这样的财务监督构架,是非常细腻的工作。只是这项工程启动之后,最大的挑战,还不是政策的制订以及颁布,而是政策的执行。

单以足协这样一个行业管理部门,目前角色还有些尴尬、权限也不是很明确的部门,不太可能承担起中国足球整体财务监督的责任。过往太多失败的案例,让人怀疑足协良好的动议,能否收到良好的结果。即便就在财务监督这一个话题上,中国职业联赛有过两次“限薪令”,可那两次尝试,收到的结果,是阴阳合同在中国足球界成为了司空见惯的现象,偷税漏税,也成了比拼俱乐部经营能力的软指标。足协能制订这种政策,足协不可能以一己之力来监督执行。

如何让财务监督真正执行到位?更多管理机构的参与是为必然,但这又会诞生新的管理架构问题,以及在执行政策过程中,谁主谁副的权利分配。按照以往的操作惯例,在执行过程中,去“抓典型”、“树典型”,或许是杀一儆百、以儆效尤的手段,短期内或有效率。然而当惩戒又手段变为目标,财务监督乃至整体中超新政,都可能会陷入舍本逐末的泥潭。

跳开一步来看中国足球的境况,那位朋友的长微信,给了我不小启发。或许财务监督、职业联赛的健康管理,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正是这位朋友提到的“初心”和“使命”:中国为什么要踢球?中国踢球是为了什么?这才是问题的原点,这也才是我们时刻不能遗忘的目标所在。

中国要踢球,是因为足球这项美丽运动,所具备的巨大社会功效,“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两句话永远不会过时。这就是初心,也是足球对于中国社会的意义。职业足球出现的各种怪现象,过度商业化、足球被赋予了太多复杂功利内容,这些都是新政推行过程中,应该激浊扬清的部分。财务监督和薪资上限,只是短期管理手段,而不是管理的目标。在中国发展足球的目标,当然是在“增强人民体质”的同时,提升中国足球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新政要达成的使命,是要让中国足球在国际舞台上,不再几十年如一日的羸弱落后。

这样的“初心”和“使命”,在此刻的中国足球界,还能有多少人记住,值得怀疑。新政要做的,不是过度强调短期管理需要达成的功效,而是着重强调我们从事足球运动的意义和目的。任何被管理者,对“管理”这种字眼都会敏感甚至反感,可是如果能真正明确大家共同的目标,澄清大家共同的“初心”,这种新政颁发后的平静和观望,会否得以改观?这种考虑,肯定是百无一用的书生之见。只是在“管理”本身都越来越行政指令化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回到问题的原点。

本文来自公众号@颜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