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

里奇-福勒掀起橘色风暴 标准美国高球手之路

高球志

关注

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2007年和2008年36周排名第一的业余高尔夫(微博)球手,他被誉为美国球员中的“新老虎”,有人说他长得像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贾斯汀-汀布莱克更是称赞他比贾斯汀-比伯还酷。他当选了2010年度美巡赛最佳新秀,他代表美国队征战莱德杯,他总是一身橙色装扮,他笑起来必露两颗大门牙。如果你看到他也一定会被其所吸引,你甚至可以嗅到他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叫做“标新立异”的气息。一身华服的他就像一条色彩斑斓的热带鱼,游弋于高尔夫绿色海洋中……就是这么一位23岁的小将,在不到三年之前他还不是职业球员,到现在他才刚刚赢过一场美巡赛,但凭借稳定的发挥和良好的心态,目前世界排名第24位,超过了金河珍、石川辽等希望之星,他就是——里奇-福勒。

年轻的里奇-福勒,在2012年伊始曾给自己订下3个目标:赢一场美巡赛冠军、世界排名再度跻身前30、进入美国队打莱德杯。“我想我给自己施加的压力大很多。我已经为今年确立了目标,我要争取美巡赛首胜,在联邦杯总决赛中表现好,然后进入莱德杯队伍之中。”福勒表示,“因此我自身有太多东西要牵挂,我不会太担心这之外的事情。”如今,前两个目标福勒已然实现,如果他自此能不断打开一扇又一扇胜利之门的话,外貌气质更优越的他,本就比同龄的麦克罗伊更具明星相。如果他能真正成为偶像级球手,无论对高尔夫品牌影响力的拓展以及对高尔夫运动的推动,都将是无可限量!

标准美国高球手之路

犹记得在2009年10月,在拉斯维加斯公开赛上,出现了一个令人陌生的名字——里奇-福勒。这是当年9月刚刚退学转为职业球手的福勒,在其职业生涯的处子秀。几乎所有人都对这个名字感到惊讶,不过当他真正进入观众视线的时候,全世界的目光仿佛都聚焦在了这个年仅21岁的年轻选手身上,他就像一匹矫健的骏马,一下子跃入了人们的眼帘——英气勃勃的容貌、柔软协调的身体,每一次挥杆都流畅自如、轻轻击球的动作也近乎完美。第一次参赛的青涩,却遮掩不住他未来不可限量的光芒,人们也由此在星光熠熠的美国高尔夫界记住了里奇-福勒这颗希望之星!如今的里奇-福勒在美巡赛上已经是人气很高的选手了,特别是在青少年的心目中。在福勒的观众中充满了青少年观众的身影,他们都一色儿地戴着里奇-福勒的那种宽檐帽,有些人更是从头到脚的橘色。

说起出道经历,里奇-福勒可说是走着一条标准的美国高尔夫球手之路,先是参加青少年比赛,然后进入大学校队,接着走出校门,开始美巡赛生涯。福勒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在于3岁那一年,他不仅有一个送球杆的外公,还有一个让他驾驶摩托车的爸爸。福勒的爸爸罗德是一个赛车手,1986年曾经赢得过Baja1000赛车比赛的冠军。虽然没有说故意培养儿子要当赛车手,罗德3岁的时候便开始让儿子驾驶越野摩托了,看上去里奇-福勒也很喜欢这一项运动。

14岁那一年,福勒因为一次事故最终做出了自己选择,那是福勒准备进穆瑞塔山谷高中校队的三个星期之前。他在越野摩托车场地之中骑摩托车,突然之间车祸发生了,他的右脚断了三根骨头。“那是一次可怕的事故。”罗德说,“他不得不甩掉摩托车,以免撞上场地之中的一个小男孩。”后来,里奇-福勒总算进入了高中校队,他告诉父亲未来绝不会以赛车为职业。罗德说:“我知道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对高尔夫非常认真了。”

福勒在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学习期间成为全美最顶尖的大学生球手,他是第一个在一年级便赢得本-侯根奖(全美最佳大学生球手)的大学生。而在业余时期,他便赢得了美巡次级巡回赛Nationalwide的冠军,当然他另外一个引人注目的成就是代表美国参加沃克杯。2009年,他个人取得4胜0负的战绩,最终帮助美国队战胜了英爱联军。

2010年是里奇-福勒的美巡赛新人年,他的战果颇丰,他参赛28场,晋级20场,7次进入前十名,包括凤凰城公开赛和纪念高球赛亚军,最终在奖金榜上位列第22位。更重要的是他得到队长科里-帕维的垂青,获得了莱德杯外卡。应该说福勒没有辜负队长的信赖,他在单人对决赛处于不利的情况下,硬是在最后时刻连赢4个洞,反追回来夺取半分,让美国队的夺冠希望延续到了最后一组。或许是这个原因,福勒在美巡赛年度最佳新人奖的评选之中战胜麦克罗伊,成为1996年伍兹以来最年轻的新人奖得主。其实,国人第一次亲身接触到里奇-福勒,是在2010年的汇丰冠军赛。虽然福勒无缘冠军,但凭借稳定的发挥和良好的心态,他同样在汇丰冠军赛让国内观众一饱眼福。

有别于小麦的职业成长之路

“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这句话来形容里奇-福勒堪称恰如其分。有些球手如果没有取得胜利,也许永远都只是默默无闻,而有些球手即使没有取胜,他仍然可以成为镁光灯下的宠儿,很显然,里奇-福勒属于后者。因为他此后的职业生涯并没有像人们预料中的那般一帆风顺,曾于2007至2008年之内在长达36周的时间里高居世界业余球员排名第一的美国神童里奇-福勒虽然早在2009年就转为了职业球员,然而3年多以来,在美巡赛场上,这位天才却一无所获。虽然在他出道的2009年的弗莱斯电子公开赛上,就曾有机会夺得他的首场美巡赛冠军,但幸运女神却并没有这么快降临——当时福勒进入到3人加洞赛中,但最后功亏一篑,屈居亚军。这一次擦肩而过,足足让他在追寻自己美巡冠军首胜的路上征战了3年有余。虽然这些年里奇-福勒的市场推广能力很好,得到了不少赞助,的确,福勒已经用他那一身橘黄色的彪马赚够了人们的眼球,就像伊恩-保尔特(微博)的格子裤、约翰-达利的花裤子一样,福勒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穿衣风格,个性化的时尚加上不羁的性格,已经让他被称为“目前美巡赛最具市场价值的球员”。可是人们在私下里却一直议论他到底什么时候能够在美巡赛上夺冠。从赞助商的角度来说,赢不赢冠军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因为在体育世界之中,战绩还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元素。

许多人都觉得里奇-福勒2011年能在美巡赛上夺冠,特别是经历了辉煌的2010赛季之后。2010年,他甚至参加了莱德杯,并且在与欧洲队的对抗中表现出色。可2011赛季里奇-福勒别的都做到了,就美巡夺冠没有做到。他在美国大师赛和英国公开赛上都有竞争力,并且在WGC-普利司通邀请赛上获得亚军。2011年他的前十名数字更少,只有4个,与之相对,一年之前,他拥有7个。不过他的淘汰次数也减少了一半,只有4次。换句话说,里奇-福勒更加稳定了,但是冲击冠军的次数减少了。经历了2011年的厚积薄发,这尴尬的局面终于在2012年5月7日被打破。在鹌鹑谷(亦称惊恐谷)球场(Quail Hollow Club)举行的富国银行锦标赛的决赛轮中,福勒在加洞赛胜出,赢得了个人职业生涯中的首个美巡赛事冠军,在三个人参加的加洞赛中,福勒击败了新的世界头号选手,同样也是年轻才俊的麦克罗伊以及另一位美国选手波因茨,笑到了最后,也终于证明了自己——尽管这已经是他参加的第67场美巡赛。犹记得两年前在这里,麦克罗伊最后一轮打出62杆,他通过第18洞距洞40英尺的小鸟球实现PGA巡回赛首冠,那是他职业生涯最大的胜利,直到去年夺得美国公开赛的冠军。而这一次,终于轮到了里奇-福勒。在此之前,里奇-福勒只赢得过一场职业比赛:韩国公开赛,不过他打败的选手同样是麦克罗伊。这场胜利也让福勒赢得117万美元巨额奖金,世界排名飙升至了第24位,更重要的是这有助于他实现今年最重要的目标:第一次进入巡回锦标赛阵容,以及再次代表美国参加莱德杯。赛后,开心到不能自抑的福勒妈妈强忍住喜悦的泪水说,“我为他释然,因为球迷以及赛事组织者一直有这样一个期待。现在希望他继续下去,做好他喜欢的工作。”

许多人更相信,这只是23岁加利福尼亚人的开始。“你抑制不住要为他加油。”菲尔-米克尔森赛后这样评价说,“他是一个好人,一个非常有档次的人,他对美国高尔夫来说意义巨大。他是一个相当有才华的球手。”

可以看出,富国银行锦标赛的夺冠让福勒的自信心大大增强了,在随后举行的球员锦标赛中,里奇-福勒再接再励、表现亦相当不俗,曾一度出现过连续冲击第二冠的势头。他在比赛第三轮开始发飙,从9号洞开始打出三连鸟后,当天已经抓到六只小鸟,逼近榜首。16号洞五杆洞,福勒轻松三杆攻到洞口3.5尺,拿下第七鸟。可惜最后一洞未能坚守,4尺下坡保帕推不进,吃到当天首枚柏忌,最终打出全天最低的66杆后距离榜首两杆单独排名第三。决赛日,里奇-福勒看上去也有机会。他在第17洞拿下一个下坡的15英尺小鸟推之后,在第18洞又获得了一个可以推入的8英尺小鸟推。如果里奇-福勒推入,他将把劣势缩小为1杆,还有机会追赶上之后一组出发的马特-库查尔。“最后几个洞真的很有趣,”里奇-福勒说,“我努力给马特-库查尔施加压力,可是最后一个洞,我的线路没有拿捏得很好,最终没有从右边缘进洞。”最终福勒四轮成绩为277杆,低于标准杆11杆,与扎克--约翰逊(68杆)、本-科蒂斯(68杆)、以及马丁-雷尔德(67杆)并列位于第二位。

可以说,里奇-福勒这些年的成绩可谓一步一个脚印,相比于麦克罗伊火箭般的蹿升势头,里奇-福勒正在走一条有别于小麦的职业成长之路——先成功地市场推广、然后取得职业首冠、再夺得美巡首冠……事实上,里奇-福勒也很清楚,有时候拥有一个美巡冠军远远不够。回想一下,自从伍兹出道以来,美国媒体炒作了多少新一辈的美国本土球手,远一点的有查尔斯-霍维尔三世(CharlesHowell III),近一点的有金河珍。事实证明,一个球手如果不能持续赢得冠军,很快便会被淹没下去,因为美国的人才实在太多了,一不留心后浪赶前浪,前浪就倒在了沙滩上。所以福勒必须乘着自己年轻,要在这个领域闯出名堂来,否则很难有光明的前途。2012年同时也是莱德杯年,里奇-福勒必须要打好才有机会进入美国队。里奇-福勒近期因为5月初的优异表现而急剧飙升,他要进入世界排名前十位并不用费很大的力气,当然前提是他在美巡赛度过扎实的一年。

远没有结束的欧美新秀争锋

自从泰格-伍兹受困于绯闻事件以来,这位昔日的世界第一越来越喜欢“打盹”,不甘于沉寂的高尔夫世界急需一位新的领军人物和超级偶像。未来的世界高坛,以及欧洲和美国之间的较量,要看新生代年轻球手之间的竞争,在世界高坛新陈代谢的转折性时刻,里奇-福勒与罗里-麦克罗伊无疑是值得关注的一对劲敌。里奇-福勒与麦克罗伊都只有23岁,对于职业高尔夫来说,这个年龄还很年轻。然而他们俩都已经在美巡赛上夺冠,都已成为世界顶尖选手。他们因为相仿的年龄,他们的激情,他们有力、并不复杂的挥杆,以及他们快速的打球节奏,已被联系在了一起。毫无疑问,麦克罗伊和里奇-福勒是青年运动的一部分,他们让高尔夫更吸引青少年,至少吸引他们观看比赛。而里奇-福勒的形象更容易被人们识别,因为他戴着宽檐帽的同时,从头到脚都是明艳的橘色。或许他们会在伍兹不在巅峰状态的时候,给高尔夫注入新的活力。

虽然麦克罗伊和福勒同龄,但麦克罗伊的起步快了两年。两人都参加了2007年在北爱尔兰皇家邓恩郡举行的沃克杯,那时两人都还是青少年。麦克罗伊在那一年的秋天就转为了职业球员。福勒在沃克杯之后继续上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Oklahoma State),直到两年之后才退学转为职业球员。福勒与麦克罗伊同岁,不过从职业球手的角度来说晚了两年,而且还需要更多奖杯才能与麦克罗伊相提并论。“过去这两年,我与他没有多少接触。”麦克罗伊说,“可是既然他已经在美巡赛上征战了,我觉得我们的关系很好,我总是想他迟早会夺冠的。当他刚刚出来打美巡赛的时候,他便进入了亚利桑那的一场延长赛中,因此真的只是时间问题。他是一个伟大球手,非常高兴见到他最终取得突破。”

2010年,里奇-福勒曾当选美巡赛最佳新人,说实话,这个荣誉对福勒来说有点勉强,很多人认为爱尔兰的麦克罗伊比福勒更有资格当选。不过,美巡赛是美国的比赛,评选者大都本土人,更愿意将奖项颁给“自家人”。其实也难怪大家的质疑,纵观2010年时麦克罗伊和福勒之间已取得的成绩,福勒显然暂时处于下风,因为当时他还没有拿到了一座冠军奖杯。但和“崩盘王子”麦克罗伊相比,福勒也有他过人的优势——他的球技非常稳定。2010年,他3次获得亚军,前10、前25更是无数次。

虽然近几年,以里奇-福勒为代表的美国高坛新秀始终被罗里-麦克罗伊为代表的欧洲新秀盖过了风头。不过这一情况从2011年起至少得到了一些改善,如果说2010年的美巡赛最佳新人评选有点“任人唯亲”的嫌疑,那么2010年10月的科隆韩国公开赛上则是真刀真枪的对决。有趣的是福勒以6杆的绝对优势夺冠,战胜的正是获得亚军的麦克罗伊。这意味着一个好的开端,年初有专家预测,福勒在2012年能够收获一个美巡赛冠军,现在他已然做到并且是在再度战胜小麦的前提下做到了!2012年5月,在鹌鹑谷(惊恐谷)球场,他们的竞争关系看上去不能更清晰了。不止电视拍到了在延长赛开始之前他们在练习果岭上聊天,还有一天之前在第17洞发球台上发生的事情。在那个三杆洞,有漫长的等待。他们保持着距离,可是当里奇-福勒击了一个小左曲,小球越过水障碍,落到果岭上之后,他离开发球台时就回头看了看麦克罗伊,他绽放出了笑容,并且点了点头。麦克罗伊还以笑容。这一对孩子显然都热爱竞赛。“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期待和麦克罗伊打球。”福勒在富国银行锦标赛决赛轮曾这样评价小麦。“他真的很了不起,虽然等了这么长时间,但真的很值得。”赛后,福勒表示自己很享受与麦克罗伊的对决并希望自己能成为那个能长久与小麦形成对抗的人,“我们是很好的哥们儿,作为球手,我尊重他,我感觉他也很尊重我――至少我希望如此。与他一起打球很有乐趣,希望未来我们有更多机会进行这种激烈对抗。”麦克罗伊则表示他为里奇-福勒夺冠而感到激动。“看上去相当棒。”麦克罗伊说,“他也许经受了许多议论,许多压力,要赢得美巡赛首胜。希望这最终会减轻他的一点压力。”

里奇-福勒终于取得了美巡赛的首胜,如果他自此能不断打开一扇又一扇胜利之门的话,会比小麦更具明星相,真正成为偶像级球手,无论对品牌影响力的拓展以及对高尔夫运动的推动,我个人以为都会强于麦克罗伊,对PUMA高尔夫品牌的壮大和青少年对于高尔夫的热情,都将是无可限量!

而相比之下,同为世界高坛的希望之星,麦克罗伊这些年的表现则更为传奇,也比里奇-福勒走得更远——其登顶世界第一的倒数声早在去年6月麦克罗伊拿到第一座大满贯、美国公开赛冠军之前就已响起。显然,麦克罗伊相比而言创建的功业更大,他不仅已经赢得一场大满贯赛,而且已经坐上过世界第一的宝座。即便是在5月7日的延长赛中惜败于福勒,但小麦仍拿到了57.2万美元奖金及29个世界排名积分。因为鹌鹑谷(惊恐谷)球场同样也是麦克罗伊的福地,2年前,他正是在同一个果岭上推进40英尺的推杆,交出62杆刷新球场纪录,并获得个人美巡赛首胜。本赛季,23岁的北爱尔兰小老虎参赛7场,仅一场没有进入前5名。富国银行锦标赛战罢,小麦的世界排名平均分9.779分,超越唐纳德的9.387分,第3次登上了世界第一。

从球技而言,两人的打球风格比较相似。里奇-福勒的高超球技,从他站上发球台的那一刻便开始显现了。他能让球屈服于自己的意志,不但击得远,而且击得准。不止于此。他还能在压力之下推杆入洞。纵观福勒在富国银行锦标赛中的一体式上杆动作非常简洁,杆头手臂肩膀同时移动,当上杆至与地面平行的时候,他的手腕开始翻转。下杆时,他的右肘开始往回收,手腕保持翻转。此时肩部转动了很多,身体的各个部分相互协调,环环相扣。左臂保持伸直,身体的转动很到位,大约是110°。杆面和左臂是平行的。就像自然地扔出去一件东西一样,福勒的左边侧身体很自然的转过去,右侧身体也随之指向目标。脑里不要想刻意地击中球,杆头才会不断地加速。击球后,他的右腿绷的比较直,与他挥铁杆时稍稍不同。漂亮收杆也分映出里奇-福勒挥杆的节奏与平衡,不论是发球木还是铁杆,每次挥杆都是如此完美。

福勒对挥杆的态度可以总结为这么一句话:现成的挥杆理论和知识没法影响他,他仅知道的那一点挥杆知识却在他身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福勒属于自我教育型的球员,除了接受过当地职业球员的几次指导,看过本-霍根(Ben Hogan)书上的插画之外,他完全是自学成才。

加利福尼亚长大的福勒没有刻意的去模仿过高球明星的动作,也从未读过高尔夫教学书籍,他甚至没有通过视频检查过自己灵活而优美的挥杆动作,他自然而独立的挥杆动作简直就是对上个时代机械式动作的讽刺。其实,福勒从开始学高尔夫的很多年里,基本都没有教练指导,他现在漂亮的挥杆动作多半是靠自己的天赋。高中时代,他已经用62杆的惊人成绩打破了家乡球场的纪录,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如果你像和我讨论我的挥杆原理我真的无话可说,因为我是个感觉型球手。挥杆时我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扎实触球上,我非常了解自己的挥杆动作,在它出现任何偏差前,我都会凭直觉把问题纠正过来。建议大家学会凭感觉判断你的击球是偏离中心了还是杆面闭合了,这些信息能帮助你自觉的修正你动作上的失误。这是很有趣的击球方式。”

著名的高球刊物《Golf Digest》与原本的球技文章主笔泰格-伍兹结束13年合作分道扬镳之后,与2011年初就慧眼选中了里奇-福勒作为他们的下一位球技编辑。迄今为止,福勒已经为《Golf Digest》贡献过很多文章。“里奇将加入我们球技编辑的阵营,这让我们非常振奋,”《Golf Diges》的主席兼主编杰瑞-塔德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每一期杂志的目标就是将业内最棒、最有智慧的见解呈现给我们的读者,里奇-福勒将会很快成为这项运动中最有影响力的球员。”

而相比福勒,麦克罗伊的球技亦丝毫不逊色,麦克罗伊的挥杆被认为是当今高尔夫届最好的,他流畅的挥杆节奏和随意的击球方式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与小麦争夺世界第一的卢克-唐纳德亦由衷称赞道:“我认为他是我见过最有天分的高尔夫球员,看他打球很愉悦,他拥有如此流畅的挥杆和击球距离。”麦克罗伊唯一的挥杆教练迈克-班侬也说过“罗伊的挥杆总是很流畅,从他的挥杆速度看就知道他的挥杆有多么舒服,他要做的就是在挥杆前多看几眼目标。”而小麦对自己的球技亦十分自得,“人们总是惊叹我的距离,事实我并不是发球距离最远的。只是我的挥杆速度比较快,而且在健身房我主要练习身体稳定性和伸展性,这些能帮助我增加距离。在挥杆时我属于无所畏惧的类型,面对球时除了目标我什么也不想,我并不关注技术。不过在压力很大的时候,我有个小窍门:选择小球前方一英尺的某个点使劲打过去,这样我就不会在意击球的结果,从而专注于挥杆。”

虽然麦克罗伊在5月7日的最后延长赛中输给了福勒,但在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出小麦还是展现了他良好的状态,特别是他的击球距离。以富国银行锦标赛第三轮为例,小麦有六次开球距离超过320码,第16洞的开球距离达到377码。最后的延长赛,他用三号木开出339码,超过福勒用一号木开出的距离,可见小麦过去几个月在健身房下的功夫可不少。

由此可见,里奇-福勒异军突起的重要性在于证明了他的实力,也向人展示了他的内涵绝对不仅仅表现于时尚。他也许会与麦克罗伊成为未来多年的一对激动人心的竞争对手,尽管到现在他们还没有走到那一步,但福勒同麦克罗伊之间的较量在今后将会很自然地加剧,而且还会上演更多的精彩。

(文/沈晶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