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

张健忆体操队首夺男团世界冠军:一晚上要吸一条烟

中国体育报

关注

与刚刚在体操世锦赛上实现男团“五连冠”相比,中国男子体操队28年前的首次登顶更为惊心动魄。那场难忘的比赛已然烙印在中国体操队原总教练张健的记忆中——

背景:1983年10月27日,中国男子体操队在第22届世锦赛上,以591.45分比591.30分战胜苏联队,首夺世锦赛男团冠军。当时的主力队员是童非、李宁、楼云、许志强、李小平和李月久。

受访人:张健(中国体操队原总教练、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原主任,现已退休)

10月12日,在日本进行的第43届体操世锦赛男团决赛中,中国队在不利的形势下奋起反击,第10次夺得世锦赛男团冠军,成就了五连冠的辉煌。本次比赛扣人心弦的场面不亚于28年前在布达佩斯。中国队体操男队夺冠次日,我采访了张健。这位年近七旬的教练说起1983年的那次比赛,我从他润红的眼睛里读到了激动与兴奋。

记者:刚刚结束的日本世锦赛男团比赛,中国队赢得惊心动魄。你怎么评价?

张健:首先,我们的布阵很有水平;其次,规则抓得不错。日本队输在了失误上,最后一项单杠,3个人有两个掉杠,现在633的赛制,不能有一个失误。应该说,大黄(黄玉斌)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记者:中国男队再次夺冠时,你有没有想到28年前的情景?

张健:想到了——想到中国体操男队真是不容易,28年拿到了10届世界冠军。

记者:28年前的那次世锦赛对你似乎具有特殊意义。

张健:那个时候我40岁,带队参加第22届匈牙利世界体操锦标赛。那次比赛确实是终生难忘,激烈、震撼人心、让所有人都感到非常激动。那次我们的记者没有去,所以没有留下多少图片资料。

记者:当时,中国男子体操队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

张健:那时,我们在国际体联刚刚有了一些名气。在1982年世界杯的比赛中,李宁和童非两人拿下7块金牌,给了国际体联一个震动,他们认为中国人了不得,一下就冲到了世界顶端。因此我们在1983年也相对好比一些。不过,当时冲击团体冠军还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苏联还没有解体,实力很强,无论动作的质量、美度、到位,还是稳定性,他们都是一流的。

记者:具体情况是什么?

张健:当时的团体比赛分为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比了规定动作之后,我们领先苏联队0.75分。哎呀!这下我们太开心了,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在规定动作上赢过苏联。

记者:那是第一次?

张健:第一次!感觉太好了!那次比赛我们在战略上有很大的进步,因为规定动作的分数带入总成绩,所以1982年世界杯赛之后,我们就狠抓了规定动作。

当天晚上,我们代表团团长跟我讲:张健,队伍带得不错,但我们要一口咬住这块肉,不要把到嘴的肉吐出来,一定要把它吞下去。 

记者:为了之后的自选动作,中国队又做了哪些准备?

张健:苏联队阵容很强大,我们也是比较紧张的。我首先要带好我的两个副手高健和杨明明,好好研究战略部署。我们翻来覆去地做了6个方案,谁第一个出场,谁第二个做,仔细计算,按我们的估计去打分,看最后哪一组得分最高。那3天,我们几乎没有睡觉,3个人平时吸烟不是很多,但那几天,烟灰缸满得像小山一样,几乎一个晚上就要吸一条烟。

另外,我们还预想了苏联队的部署,并与我们的进行比较。当时,我估计苏联队应该略赢我们一点,但只要不超过0.75的底分就好。算得够细致吧?对两个队来说,谁失误谁就死定了!

记者:队员的状态怎么样?

张健:我们当时想,不要给孩子们过多压力。我对高健和杨明明讲,这场比赛重要的是如何把孩子们的包袱放下来。在前一天的准备会上,我对大家说,按照平时的感觉比赛,一定把水平发挥出来,尽量减少失误。OK,散会!大家都在嘀咕,怎么就说了这么两句话。之后,我让李宁带着大家到公园去玩,当我看到他们在房间里有说有笑、很开心时,我感觉孩子们状态不错,这一仗有戏。

记者:那届世锦赛,苏联队最后一项比的是自由体操,我们是相对难比的单杠。

张健:那天,我们从开始就比得非常精彩,所有人平时的全部体力、活力和状态都发挥了出来。苏联队也发挥得很好,一点点往前追。我们最后出场的童非必须达到9.8分才能战胜苏联队,可9.8怎么好拿的?一点失误都不能有!

我记得一位教练对我说:老哥,减动作。可那时童非已经站在台上了,我的第一反应是不能减。这个时候减动作会打乱他的思路,还会给他教练不相信他的感觉。于是,我走过去对他说:童非,加油!没问题,我相信你,放开!

第一个动作很悬的,到了位置上差一点过去,我感觉我的血从头嗖地一下连到脚,好像含在嘴里的肉要吐出来了。结果没有,他坚持住了,一套动作非常完美,到最后下法的时候,其他队员已经感觉成功了,全都冲了上来,那种场面真是难忘。

记者:最难忘的是什么?

张健:全场座无虚席,许多人都希望中国队赢,甚至在关键时刻,很多运动员都跪在地板上祈祷。分一打出来,9.9分!大家抱在一起跳了起来。而那时,苏联队的小伙子们全哭了,你说要输就输多点,500多分就输了0.15分,只相当于落地动了一小下。

当时,杨明明拿了一台相机拍照,可比完了太激动了,一下子把胶卷都拉了出来。反应过来时一看,哎哟,曝光了!

夺冠之后,那种几代人的奋斗和努力好像一下子全涌到了我的头顶,当天晚上兴奋得简直没法睡觉。

记者:当天庆祝了吗?

张健:没有,因为后面还有全能和单项的比赛。感觉紧绷的一根弦,终于松开了。

记者:对你来说,中国体操男队世锦赛首次夺冠意味着什么?

张健:那是第一次拿到团体冠军,是中国体操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因为团体冠军代表了一个国家体操的整体实力。如果说1979年马燕红获得首个世锦赛单项冠军是中国体操发展的第一级台阶,1982年李宁在世界杯上拿到首个全能冠军是第二级台阶,第三级台阶就是团体冠军了。当时我并未对运动员讲,而是同高健和杨明明说,这次比赛是登第三个台阶的关键时刻了。

记者:中国体操长盛不衰靠的是什么?

张健:首先是国家的支持,其次是全国体操界上上下下的团结一心,再次是教练员的付出。一个国家拥有多少世界冠军,重要的是拥有多少培养世界冠军的教练,年轻教练继承了老一代人的光荣传统,使队伍拥有良好的训练风气和勇往直前的精神,这是中国体操保持高水平的重要因素。

记者:你曾经说过体操的专业人才越来越少了。

张健:体操比较难,也比较枯燥,特别是近年来的规则变化和难度增加,给群众参与造成了一定局限。我做国际体联执委时,一直反对难度继续累加,这样受伤越来越多,参与者越来越少。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怎么舍得让独生子女去练体操?

记者:从事了一辈子体操,你怎么看待这个项目?

张健:这是一项更能考验人的意志、毅力,让人勇攀高峰的运动,特别刺激。虽然很苦很难,但有吸引力。凡是参与的人永远也离不开体操、忘不了体操,永远对这项艰苦的运动有着非常深的感情,练过体操的人终生无憾。

记者:你最近忙些什么?

张健:管家,给女儿、孩子更多的投入。我和夫人都是体操教练,这么多年,没怎么管过他们。孩子从小就是脖子上挂个钥匙,煤油炉煮碗面条。退休之后总觉得欠了孩子什么。另外,我还喜欢去基层看看小孩子们的训练,希望以我的切身体会,给孩子们讲讲道理,他们是中国体操的未来。(李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