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

马拉松大满贯 一场瓜熟蒂落的城市自我完善运动

新浪跑步

关注

42.195公里,这不过是一场城市马拉松的标准距离,但丈量出来的往往却是一座城市在人们心底能够留下多深的印记。跑一场马拉松就让你迷上一座城市一辈子,这是所有城市马拉松举办者的梦想,但目前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似乎只有在马拉松界被视为殿堂级的马拉松六大满贯赛事:波士顿、柏林、伦敦、纽约、芝加哥、东京。只要提及马拉松,跑者们就必然会第一时间在脑海中浮现这六座圣城的影像。

这六大满贯之所以被全球跑者视为朝圣之旅,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各自城市将马拉松的路线设置与城市特色景观、当地人文历史紧密结合在一起,再加上跑者们对这六座圣城文化的独特演绎,故而特点鲜明,形成标签化。波士顿马拉松的标签是传统,它创立于1897年,是全球最古老的城市马拉松赛,一度不设冠军奖金,而是颁发古希腊式的奖杯和花环;纽约马拉松象征着文化交融,路线连接起纽约市的5个区,象征着不同种族、文化的融合;伦敦马拉松的标签是慈善,自1981年创办至今,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慈善赛事,募集近6亿英镑的慈善捐款;柏林马拉松的标签是破纪录,曾创造过7个男子和3个女子马拉松世界纪录,被称为“世界最快的赛道”;芝加哥马拉松的标签是义工热情,每年比赛,赛道沿途都会有一百七十万热情观众的热烈喝彩,志愿者细致入微到给每一位普通跑者递纸巾擦嘴;东京马拉松的标签是彩妆跑团。东京马拉松不仅是亚洲唯一的大满贯赛事,而且跑者往往会以Cosplay装扮上阵,视觉冲击力十足。

经过岁月洗礼,马拉松大满贯赛事本身就已蜕变成为一种城市文化和文化旅游项目。每年吸引数万跑者到访,不仅拉动举办城市经济增长,使得举办地成为全球最具魅力、最响亮的旅游品牌,而且能够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和城市面向全球的开放程度。其实,近年来,全球各大城市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而花样翻新重金炮制各种城市运营和品牌包装方案,但很多时候,效果未必能比得上这些一年才办一次的马拉松大满贯赛事。

马拉松大满贯赛事在改善城市运营和品牌包装策略方面的秘诀就是提高全民参与的热情,真正使得全民参与共建城市。众所周知,在人类历史上,城市的运营策略往往由政府职能部门单方面制定并执行。而在当代,马拉松无疑是人类与城市直接沟通的最佳方式。在奔跑中,用脚步和心灵一起去丈量这座城市与人类自身的和谐程度。马拉松不仅能够让人类更加亲密地感知城市,而且它的全民参与属性能够让人们把参与热情积极地嫁到城市经营理念上来,做好城市运营和包装好城市品牌逐渐会成为社会各方全力以赴谋求达到的共同目标。比如,波士顿的女性就曾通过“违规”参加马拉松来呼吁改善该地区的性别歧视。

众所周知,波士顿是一座非常注重历史传统的城市,它一度因为种族和性别歧视而在全美备受诟病,波士顿马拉松更是在1972年之前禁止女性参加。但在1966年,一位叫Roberta Gibb的女性就通过“违规”参赛来呼吁性别平等。在发令枪响时,她穿着泳衣、外面套着弟弟的短裤和帽衫,躲在起点旁边的树丛中,等大部队过去一半的时候,才跳出来混入跑步的人群当中,其他选手很快发现了她,不过大都很友好。Roberta随后脱掉外套全力奔跑,引得满场喝彩,最终以3小时21分40秒完赛,州长甚至还在终点和她握了手。在她的不懈努力和多番参赛后,最终波士顿马拉松在1972年终于同意女性跑者参赛,此后波士顿的性别歧视也逐渐消弭于无形。

马拉松大满贯固然成为改善城市形象的最佳助推力之一,但反过来,马拉松大满贯赛事也是只有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的产物。马拉松界有一个众所周知的“马拉松赛事现象”理论,即只有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才能进入全民路跑的体育消费黄金周期。

以美国为例,当1890年现代马拉松运动诞生时,它只是一个少数成年男子才参与的健身运动,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中产阶级崛起并开始成立各种体育俱乐部以追求个性和开展社交活动,其中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就是马拉松,他们习惯于在路上和田径场上一起奔跑来加深友谊。到 1920 年代,美国马拉松在中产阶级群体中广泛流行。二十世纪上半叶,工业化使更庞大的劳动力人口聚集在一起,不同民族和种族的人群只有在马拉松的赛场上才能公平较量。1980 年代,美国逐渐摆脱冷战阴影实现了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中产阶级人口呈现爆发式的增长,路跑则成为美国中产阶级最热衷的一种向城市感恩回馈的文化体验,要么参赛要么做志愿者,诸如纽约马拉松、芝加哥马拉松等赛事每逢举办,必定成为全城狂欢日。

而在中国,近年来随着人均GDP的不断攀升,无论是路跑赛事数量还是路跑人群都进入井喷状态。《2016年中国马拉松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全年参加比赛的总人次近280万,是2011年40万参赛人次的近7倍。北马、上马、厦马、广马等城市马拉松赛事更是被视为有望在未来跻身世界马拉松大满贯系列。

中国的马拉松赛事距离跻身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还有多久?或许可以从城市自我完善角度寻找这一答案。(付政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