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马拉松领跑员的故事 跑马不是一个人的旅行
“跑步(马拉松)不是一个人的故事,一个人跑到最后是很辛苦的,一起跑的感觉就会好很多,相互帮忙比一个人跑有乐趣多了……”
4小时组的领跑员叶石坚赛后谈了自己的领跑感受。叶石坚说,原本自己在27公里左右的时候会撞墙,这次一点都不会。果然,领跑者的刀旗就是有这种神奇的力量。
4小时组到达时的场景最令人感动,跑马拉松的人,特别是严肃跑者应该知道,4小时是一道坎,多少人把“破4”当成自己训练比赛的动力。而每次就是差那么几分钟。
当4小时组的领跑员们到达体育场内时,他们的身后有一大帮参赛跑友。最后的冲刺。这些跟跑跑友超过领跑员,成功“破4”。
领跑员准点冲线,不少跑友拥抱着领跑员,激动得落泪。那时的场景,令人动容。
“不用感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这就是领跑者的职责。”4小时组领跑员嵇月琴阿姨不停地对跑友说。
“我们组的徐紫薇昨天在宁波刚参加完全马,今天又背靠背出现在上马赛场,让人敬佩,而且是轻伤不下火线,和大家一起完成任务……”
5小时组的蔡黎明,不仅自己出色地完成了领跑任务,而且在问及他的感受时,他一直作为一个讲述者,讲述5小时组里其他领跑员的故事。
蔡黎明说到的徐紫薇人称“格格”,在跑圈内小有名气。这个性格开朗、动如脱兔的女孩是组里的开心果。领跑过程中,她和组员一起与选手互动,带领他们唱小蜜蜂:“两只小蜜蜂啊,飞在花丛中啊,飞呀,飞呀……” ,一起喊一二三四,选手也跟着喊,忘记了脚下的痛苦。
“格格到终点都不让抱一下……”5小时组里别的领跑员这样拿格格打趣,但是他们心中,对这个背靠背作战的女孩却是充满了敬佩。
“张帆是老资格领跑员,有丰富领跑经验,本次上马他始终跑在队伍前列,并把领跑工作编成熟悉易记的口诀,让团队获益匪浅。”
蔡黎明还说到了张帆,幽默的张帆将5小时领跑中的配速编成了“十公里,二十公里,三十公里,四十公里,分别是111、222、333、444,十五公里,二十五公里,三十五公里是147、258、369。”用张帆的话讲,“打麻将的人最容易记!”什么时候也给不会打麻将的跑友也想一则口诀呗!
4小时30分组的老领跑员孔令雷——雷叔,在领跑过程中还一直充当摄影师,为领跑员和跟跑的选手留下美好的时刻。
“他们回来了!”
当5小时30分的领跑员携手冲线的时候,又是在一大批跟跑的选手簇拥下进入体育场。
“一路上跟着我们的人主动跟别人说,就跟这个兔子,这个兔子配速很稳,真很省力,我觉得挺感动。也特别感谢本组控速能力强的兄弟姐妹。”
作为组里唯一一个在北马领跑过的领跑员,方明锋的这份感动正是来源于领跑者的责任感。靠谱的领跑员不需要自吹自擂,“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酒香不怕巷子深。”
上海国际马拉松的赛场上,四个小组,21名领跑员出色地完成了领跑任务。他们的故事不仅在自己朋友圈分享,也被跟跑的跑友们争相称赞。
有人说:“严肃跑者的马拉松之路,是一段孤独的旅程,是一个人挑战自我的故事。”
但是,爱着马拉松的你们。
请记住,你们还有可爱的领跑者们。
他们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在一条条马拉松的赛道上,告诉大家:
“有了领跑者,马拉松不再是一个人的故事!”
感谢领跑者
上海国际马拉松领跑者行动名单 (潘财炳 领跑者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