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帅该喊冤!手球新规太荒唐 瞄着手踢就能造点?
到底手没手球?
英超开赛以来,关于这个话题的争议就没有停过,本轮比赛更是达到了顶点。热刺在补时阶段被判的那个点球,罕见地引发了各路名宿齐喊冤——就连对手纽卡斯尔的主帅布鲁斯都表示,今年的VAR和手球规则,简直就是胡来。
很明显,如今争论的焦点已经不在于谁吃亏谁得利了,而在于手球新规本身。多位主教练用“荒唐”来形容手球新规,怒斥这一规则在毁灭足球运动。
为什么要改规则?
在原先的规则条文中,该犯规的名称是“故意手球”,也就是说关注点在意图上。这其实也是人们习惯的方式,故意手球要判犯规,无意的当然就没事。
但这样一来,主裁判就有了相当的裁量权,而主观意图其实并不那么容易界定。名哨克拉滕伯格就表示:“你没法把自己代入球员的头脑中去建立意图,只有球员知道他的意图是什么。”
在难以界定主观意图的情况下,新规则试图将关注点从主观的心理转移到相对客观的结果或者说影响上,这个动机完全可以理解。
理想的情况是,新规则可以避免裁判主观上说你有意无意的弊端,根据客观的条文规定来进行判罚;但执行起来完全是另一个样子,显得教条而无视常理。
手还能锯掉不成?
制造点球的纽卡斯尔中锋卡罗尔就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铅笔跳”的趣图,戏称为了避免球打手,英超后卫们可能得练练这种夹紧手臂起跳的动作了。
再来看看戴尔这个手球。球在他的身后,手臂也是起跳过程中自然打开的,并不存在用手挡球的主观故意。但在不以意图判断的新规则下,这一动作让戴尔的身体不自然地扩大,符合“结果论”的犯规条件,因而主裁最终做出了点球判罚。
虽说符合规则,但这样的动作都会被判手球,实在是不太符合人们的认知。名宿萨顿吐槽,戴尔的“罪行”就是脑后没有长眼。多位球员和教练也都提过这种情况:难道把手砍了才行?
再来看上赛季英超的一个典型案例:狼队登东克尔的头球顶在队友博利手上,随后皮球落下,登东克尔跟上再一脚打进。就连丢球的莱斯特城球员,当时都没怎么提出异议。
结果经VAR回放,博利的无意手球起到了帮助登东克尔停球的作用,因此按照新规则是手球犯规。然而博利是和登东克尔一起跳起来抢点的,他的手就在那里,不可能意识到要去躲球,说实话根本就躲不开。这都吹掉?是的,除非把博利的手锯掉。
怎么能“算你倒霉”?
在“把手锯掉”的讨论中,你可以看到手球新规传递出的一种令球员和教练极其不满的精神——算你倒霉。这也是为什么即便纽卡斯尔这次得利了,布鲁斯教练也直言要抵制这一新规。
就像戴尔这球,就算他没有任何用手挡球的意图,只要他跳了起来,球又到了他背后,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只要卡罗尔顶出的球砸到他手上,就是点球。再比如博利那球,如果登东克尔第一下把球顶到他脸上就没事,顶到手臂上?不好意思,该你倒霉。
问题在于,很多涉及手球的判罚都直接关系到点球或者进球是否有效,怎么能就这样“算你倒霉”呢?一个点球对比赛轨迹能有多大的影响,想必不用多说了。
水晶宫主帅霍奇森说了:“我不想从中得利,或者因此输球。但毫无疑问,这正在杀死足球比赛。我可以预测会发生什么:人们会把球往对方手上踢,然后大喊手球。”
名宿萨顿持相同观点:现在还有什么能够阻止前锋们故意把球踢向对手的手臂,以获得容易的点球吗?他们会想,自己可以利用这个荒唐的规则来获得利益。瞄着手臂踢,然后拿到点球。
新战术:故意瞄着手踢?
提到故意将球踢向对方的手臂,很多人都会想起1998年世界杯上罗伯特-巴乔制造的那个点球,此球也帮助意大利在终场前追平了比分。主动传向对方的手臂?这还真有可行性。
当然了,想要真的故意踢中也绝非易事,球员进攻也绝不可能老冲着后卫的手去。但如果遇到像巴乔这样的情况,没什么好机会的时候,就先乱踢一气试试呢?反正也没什么代价。
再看看上周末水晶宫被判的这粒点球,没有主观故意的沃德成了倒霉蛋。而从这个球的发展过程来看,如果迪涅真想故意把球往沃德手上顶,不说一击必中,至少存在操作的空间。
这与人们平时所说的“找点球”还不太一样。像瓦尔迪被沃克放倒那球,前者确实有夸张成分,但后者手上也的确有动作,给了瓦尔迪可乘之机——这种倒霉和手球新规下的倒霉是完全不一样的,沃德怎么就给你可乘之机了?结果还是被判了点球。
前英超后卫希金博瑟姆就吐槽道:“总有一天,这会导致前锋们有意识地用球去踢手,成为一种战术。真到了那一天,足球也就完蛋了。”
VAR?越帮越忙!
在手球新规的讨论中,无论是球员、教练、名宿还是裁判员都会提到一个词——新规则并不清晰。而这种不清晰带来的就是执行标准的不一致,从而进一步加剧混乱的局面。
名哨克拉滕伯格就认为,林德洛夫上图中的这次手球不应该被判罚点球,因为他的手臂处在奔跑中的自然状态。而相比是否判点,更重要的是官方需要给出清晰的解释和说明:你得向教练和球员们说清楚,哪些手球会导致点球。不然的话,迷惑状态就会始终持续。
而在这方面,VAR并没有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反倒像是越帮越忙。
VAR的介入时机本身就已经引发很大争议了,名宿莱因克尔还指出了回放速度的问题,表示如果在超级慢动作和正常速度之下去观看手球情形的话,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说白了,在一些问题的界定上,即便是“客观”的新规则也无法给出清晰的标准,有意/无意时代的模糊现象,如今依然很有可能发生。VAR名为“视频助理”,但如果有不同的标准,或者主裁与VAR的合作不畅,那反倒有可能造成进一步的混乱。
这里还有一个点,那就是人们对足球的“自然认知”或者说“常识”。在有意/无意时代,人们对手球是否故意基本上是有一套概念的,虽然也会有一些模糊地带,但裁判以这套常识作为标准来执行,说你有意就有意,说你无意就无意,其实并无太多因为“主观”带来的弊病。
但新的手球规则实际上拿掉了这种“自然认知”,而VAR其实也是一种多少影响了主裁自己的裁量权的辅助手段。二者同时作用,看似客观的新规则变得混乱无比也就不奇怪了,可能连裁判自己都手足无措——他们本来有主动判断的能力和权力的,但如今被拿掉了。
从目前的执行情况来看,新规则未必就比原先有意/无意的判定准则更加清晰明确,出现不同标准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可以理解规则修改的出发点,但至少目前,它并没有比有意/无意这样的判定方式更加明确到哪里去,甚至显得更加不合理和教条主义了。
就像希金博瑟姆所说的:“我们必须有点常识常理。我知道他们想简化规则,但现在却让情况更复杂了。作为一个后卫,当一名进攻球员进入禁区时,我的第一想法是如何防守;但现在,后卫们必须考虑他们的手在哪。这是不对的。”
“什么叫不自然的姿态?迫使后卫不得不把手背在后面,才叫不自然。”
(新浪体育 华迪维亚 专栏)
新浪国际足球原创专栏:点击进入
作者其他文章:点击进入作者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