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 综合体育

《夺冠》带给李娜大电影压力 破18亿需要这俩字

新浪体育

关注

深度| 新浪体育 #深度观察

今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女性题材大爆,走温情路线的两部大女主佳作——《你好,李焕英》和《我的姐姐》相继称霸春节档与清明档,顺势带火了两位主演张小斐和张子枫。

在《黄金甲》和《夜宴》式的华丽退潮后,过去几年的大银幕要不是在歌颂成龙和吴京的英雄情怀,要不就是在循坏黄渤和沈腾的无厘头喜剧。

现在,中国电影有了更多元的思考,有了更多元的题材,让观众有了更多元的选择,这是所有人都喜闻乐见的。

作为一个类型片,《夺冠》(原名《中国女排》)去年的小试牛刀,也为新市场下体育题材电影的探索和发展,开启了一扇大门。

然而,看看票房能上40亿的爆款电影名单,体育题材要想真的在中国取得成功,恐怕并非易事。

01 保底发行6亿!

3月中,有消息说,前中国女网一姐李娜个人传记大电影《独自-上场》的制作方欢喜传媒与华文映像签下了一份保底发行协议——

“华文映像需要向欢喜传媒最少支付保底发行价人民币6亿元。倘该电影的实际总票房超出约定之总票房金额,除以上提及之保底发行代价外,双方可就超出的部分进行分成。”

根据娱乐圈的计算,刨除宣发成本和院线分成等支出,对发行方华文映像来说,《独自-上场》在中国内地的票房至少要超过18亿人民币,才能回本。

因此针对这份协议,有人认为欢喜传媒已经是稳赚不赔,因为他们公布的影片制作成本是3.04亿,签下保底发行后已大赚3亿。

但对华文映像来说,这纸协议怎么看都像是豪赌——能收回18亿成本?

信心凭啥这么强?

看看《你好,李焕英》签下的保底发行价,也不超过6亿人民币,据称贾玲当时签字后,作为导演在影片上映前“鸭梨山大”。

好在宣发得力,得到春节档市场加持,再加上观众口碑大爆,这才使得《李焕英》杀出春节档重围,实现了对《唐探3》不可能完成的超越。

目前《你好,李焕英》在中国内地的总票房已飙至53.9亿人民币(截至4月9日),排名中国影史第二,仅次于56.9亿的《战狼2》。

与同是大女主题材的《李焕英》相比,一直被雪藏的《独自-上场》有什么箱底可以淘换出来,让人大开眼界的么?

实际上,该片早在2019年初就已经拍摄完毕,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发行一拖再拖。直至现在,女主李娜的扮演者究竟是谁仍然是个宇宙猜想。

此前有说演技派女星郝蕾将出演成年李娜,但又被曝说其只是友情助阵,角色不过是李娜成长路上的导师。

那么,依旧被藏在球员休息室里的女主演究竟是谁呢?当下外界只知道她在2018年加入剧组时,还是一位新人。

所以,除了最早打出的陈可辛导演+胡歌出演(李娜老公姜山)这张牌,该片的宣发其实并没有祭出什么大动作。

影片究竟何时官宣定档,上映前的宣发能制造什么话题,上映后口碑如何,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02《夺冠》的启示

将《夺冠》和《独自-上场》两部电影背景进行比较,除了它们都是体育题材,还因为导演都是陈可辛,而编剧都是陈导的金牌合作伙伴张冀。

原定去年国庆档提档五天抢先上映的《夺冠》最终票房过8亿,是陈可辛迄今执导的所有影片中卖得最火的一部。

但是对于当下的中国市场来说,只有超过20亿的票房才是值得说说的成功之作,因此8亿这个数字,在电影的大森林中,仅仅能算是幼龄小树罢了。

虽说有演技女王巩俐塑造郎平、女排现役国手本色出演等卖点,并在去年底的金鸡奖评选中包揽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摄影三项大奖,《夺冠》的口碑分化依旧较为严重。许多剧情的不合理设计,尤其是刻意煽情,没少被熟悉女排的体育迷吐槽。

看完《夺冠》,不禁令人担心,如果《独自-上场》重蹈覆辙怎么办?

陈可辛要拍李娜个人大电影的消息,最早是在2015年5月的戛纳电影节期间对外宣布的。

李娜经纪人、IMG高级副总裁麦克斯-埃森巴德当时对记者表示,“这部电影是要拍给全世界看的”,由此也可见制作方的野心。

可前后折腾下来,光是剧本定稿就差不多花了3年时间,导致本片直到2018年10月才正式开机。

紧接着,陈可辛受邀赶拍中国女排的电影《夺冠》,为国庆70周年献礼。权衡之下,《独自-上场》只能暂缓制作和上映。

再后来,就是新冠疫情爆发,《夺冠》撤出去年春节档。

失去了中国女排誓师征战东京奥运的宣发效应,再加上口碑等因素,综合各种原因,影片“只”拿到8亿票房。

虽说这已经破了中国体育题材电影的天花板,但与之前的宣传相比,其获得的票房,还是与上映前的预期相差甚远。

甚至,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夺冠》砸了中国女排这个体育超级大IP的招牌。

从与中国排协扯皮导致的影片更名风波,到“抢鸡腿”戏份遭陈忠和炮轰。再有就是一些刻意设置的剧情冲突,凸显出对中国体育的刻板印象。

既没能做到真实还原,又没能让观众觉得共情,林林总总下来,影片给人的印象停留在了束手束脚上。

同样的担忧,也存在于《独自-上场》。

放眼体坛,李娜仍然是迄今在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女运动员,只是随着时间流逝,她逐渐成为了球迷心中的回忆。

2014年澳网李娜第二次捧得大满贯2014年澳网李娜第二次捧得大满贯  

用网球迷们的话说,退役已近7年的李娜所带来的感动和荣光,还剩多少可以作为影片的新鲜卖点?

此外,从市场角度而言,档期选择、宣发策略、影片口碑对票房的影响缺一不可。

作为中国电影仍然鲜见的体育题材制作,又是还未曾受到过市场肯定的人物成长类故事,《独自-上场》需要找到自己独特的定位,才能打出一场漂亮的票房战。

否则别说18亿,8亿,可能需要先从破亿,一步步小心走起。

03 不是煽情是共情

李娜是中国运动员在世界竞争最激烈的职业赛场获得突破的当代先驱,这是她作为运动员得到的历史定位,其取得的成就是可以得到全世界公认的。

她并不是限定性的,只拥有单一国别历史性格的存在。

李娜的成功,有着举国体制优势的铺垫,有着她自身运动天赋和努力的加持,最终获得机会,在职业体育的模式下绽放。

在电影中,我们不希望看到导演只过分渲染其中一方面作用,并将另一方面塑造成对立面,以求营造戏剧冲突。

此外,电影是否能够真实描写出李娜特殊的个性,也令人有所疑虑。

除了竞技成绩开创历史的“优”,其性格中独一无二“辣”的一面,其实可以很好地反映她为什么能够在职业道路上度过重重难关,最终取得突破。

炮轰国家队“大锅饭”式训练体制,在北京奥运会上朝着过分鼓噪的球迷喊“闭嘴”,还有比赛中途以武汉方言怒吼担任教练的老公姜山,再到输球后还击媒体“难道要我三叩九拜”的火爆言论,这些能够让李娜个人魅力绽放的“真”,究竟能够表现出几分呢?

如果在《独自-上场》中,我们看不到这些“真实”的还原,感受不到对人性的共情,而只是有丈夫的理解亲情,国内领导的关心和外籍教练金句点化,那电影就会被拍成《平凡的世界》或者《罗兰加洛斯的日与夜》。

李娜与丈夫姜山李娜与丈夫姜山  

因为这些“真实”既是李娜的优点,也是她的缺点,而同时和你我一样具有优点和缺点的李娜,才能获得观众的“共情”。

从《我不是药神》到《你好,李焕英》,都是不矫揉造作的“共情”两个字,最终赢得了观众的口碑。

相比《夺冠》的束手束脚,对导演陈可辛而言,《独自-上场》能够在李娜一个人身上可发挥的空间就要大得多了。

只是,这些争议也可能会像《夺冠》一样,因为各种原因叠加起来,束缚住陈导的手脚。

是回避?是淡化?还是直面?是渲染?

不管怎样,到最后,我们都期待它能是一部精彩的电影。

期待不只是李娜本人能够在职业赛场取得突破,她的传记电影,同样能够在中国的体育电影史上获得突破。

疯狂的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