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裔花滑成功的背后 是中国式“虎爸虎妈”
在前不久结束的日本琦玉2019年花样滑冰世锦赛上,夺得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前三名的,是清一色的亚洲面孔。除了头号明星、日本选手羽生结弦获得亚军外,冠军和季军都是美籍华裔少年——19岁的陈巍和18岁的周知方。
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华裔家庭的励志故事——就像8年前横空出世的耶鲁大学华裔教授妈妈蔡美儿一样,这些在体育领域出类拔萃的华裔少年背后,都有一个时刻拿着戒尺、倾其所有的“体坛虎妈”。
平昌冬奥会最后一刻的逆袭,让很多人记住这个华裔跳跃天才——陈巍。在随后的米兰世锦赛上,他再次证明了自己,这也是也是美国9年来的第一个花滑冠军。能在单一节目做出六个四周跳,陈巍是史上第一人。为这个“首个”,他和他的家庭,付出了所有的金钱和精力。陈巍生于犹他州盐湖城,父亲来自广西,母亲来自北京。陈巍的父亲1988年前往美国留学深造攻读博士学位,后来取得绿卡,成为一名医学领域的高级科研员,他的母亲是一名中文翻译。
2002年,年仅3岁的陈巍跟随父母去现场观看盐湖城冬奥会花滑项目比赛,从此开始接触滑冰。陈巍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兴趣爱好广泛,不仅喜爱冰球、芭蕾舞,同时也是一名体操7级选手,还赢得过犹他州的古典钢琴冠军。
在别人眼里,陈巍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学什么,都是专业级别的。去年,他还顺利拿到耶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主修统计学专业。由于他的父亲从事医学科研工作,陈巍将来也想和父亲一样从医,他准备辅修生物工程或医学预科。
但没人否认,“别人家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别人家的虎妈”。和虎妈蔡美儿一样,陈巍妈妈王禾也是形影不离孩子左右,交通、后勤、保健、秘书,一手包办。陈巍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只够负担每周一次的教练费用。为了达到高效,每次上课时,妈妈都在做笔记,之后再自己训练孩子。
后来,当陈巍离开家去南加州的俱乐部训练,又是妈妈负责开车频繁两地往返,每一次都是12到15个小时的车程。妈妈的倾情付出之下,陈巍自己非常努力:尽管有体育的加持,进入藤校易如反掌,但陈巍的SAT数学成绩仍然获得满分800的成绩。如今,他边学习边训练,他说“自己从来没有睡够过”。
另外一位华裔花滑选手、季军周知方的故事,和陈巍如出一辙。
周知方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均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1992年赴美国留学,工作后定居硅谷,从事计算机工程师工作。周知方的姐姐目前就读于麻省理工大学。
周知方5岁开始学习滑冰,9岁那年,为让他专心学习花滑,母亲决定“孟母三迁”,毅然放弃硅谷的工作,与父亲和姐姐分居两地,带着他搬去南加州学习花滑。母子俩租住的公寓条件简陋,黑咕隆咚还没有热水。即便如此,周知方仍然每天早晨四点起床前往溜冰场,尝尽艰辛。
周知方母亲辞职后,家里只有父亲一人赚钱,学习花滑又需要很高的费用,他的家庭曾承受巨大经济压力。好在周知方十分争气,从2011年起统治美国花滑青少年组赛场。2017年周知方获得花滑世青赛男单冠军以及全美赛男单亚军,之后获得全美赛男单季军并挺进平昌冬奥会,如今已经成为世锦赛领奖台的常客。
在美国,一个冰童每年的花费在8万美元以上。此外,未成年选手还需要监护人的陪伴。这对于中产之家来说,也是很难承受的开销。为了让子女出人头地,华裔孩子的父母往往需要付出全部的精力。周知方的妈妈格非除了陪伴孩子训练、照顾饮食起居,还要辅导儿子自学中学课程。
在美国,陈巍和周知方并非只是个例,他们的背后,有许多体坛虎妈。比如获得全美花样滑冰锦标赛女单金牌的13岁华裔少女刘美贤,也有着相似的成长轨迹。刘美贤的父亲刘俊国在1989年赴美深造,目前是加州奥克兰的一名移民律师。作为一名单身父亲,刘俊国抚养5名孩子。
在女儿最初练习溜冰的几年中,刘俊国每天4点30分起床,做饭、洗衣,带大女儿去冰场练习2个小时,再将4个幼子送去幼儿园和学校,然后自己工作。像大多数花滑运动员一样,刘美贤无法在学校接受按部就班的教育,从10岁起,她开始使用在线系统在家中自学。训练之外,刘俊国还要负责女儿的学习。
有研究表明,文化的差异让一些华裔花样滑冰选手更信任和依赖教练和家长,由此他们能更好和教练、家长配合,取得骄人的战绩。勤奋和自律也是华裔选手成长的重要品质。因为喜爱,所以坚持。陈巍和周知方都曾因滑冰受伤动手术,但并没有放弃梦想。此外,有一个全力支持的家庭、强大有规划有执行力的“虎妈虎妈”,似乎也是华裔家庭的“特长”。
在美国,培养体坛“个体户”的人才收获成功,一方面是华裔家长的勤奋与努力,一方面是父母的优秀基因遗传与举家之力的支持甚至是牺牲,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