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 综合体育

平昌冬奥会的中国志愿者:第一次在国外过春节

新浪综合

关注

平昌冬奥会昨晚闭幕,除了赛场上拼搏的运动健儿,热情服务的志愿者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要知道,我国有千余人报名申请赴平昌当冬奥志愿者,最终 只有113人获得官方确认资格。昨天,北京晨报记者连线了其中几位来自北京的志愿者,听他们讲述在冬奥会“赛场边”的见闻和感受。

为赛事提供最基础的保障

能够被选中担任志愿者,21岁的刘雨乔觉得既意外,又幸运。“我是2016年9月30日提交的申请。”他记得很清楚,那天是申请的截止日期。此后,他通过三轮选拔,最终拿到了平昌冬奥会的“入场券”。

在此之前,刘雨乔只在马拉松等体育赛事中服务过,从没在奥运会这样的大型赛事中担任过志愿者。之所以能入选服务冬奥,刘雨乔猜测是自己的国际视野打动了 考官。这个北京男孩从高中起就利用假期独自旅行,如今足迹已经遍布近20个国家。几天前,他还拿到了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志愿者的offer(录用通知 书)。

此次冬奥会,刘雨乔的岗位是交通车辆调度。一些官员和赞助商通过邮件预约使用车辆,刘雨乔负责在后台联系司机和车辆,确保车辆在正确的时间接送乘客。“有点像滴滴打车。”他笑着说。

刘雨乔每天工作9个小时,从早9点到晚6点,通常上班两天休息一天,“场馆内的志愿者,工作密度根据赛程而定,但交通用车时时都用,所以我的工作密度比较平均,除了开幕式当天忙到没空讲话,其他时段并没有明显的高峰或者空闲期。”

刘雨乔的工作地点是在用帐篷搭建的临时工作区,“在场馆服务可以看到冬奥会精彩的赛事,我所在的交通岗不在赛场,通常大家不会看到我们的付出,但我们为赛事提供最基础的保障,我觉得有意义,很值得。”

第一次在国外过春节

在平昌,刘雨乔有三件难忘的事。他所在的服务小组有30多名志愿者,除了他一个中国人以外,其他都是韩国志愿者。“刚开始我有点担心难以融入他们,但后 来发现,大家都把我当做朋友看待,平时会一起吃饭、聊天,让我觉得放松。在工作上,他们也不会因为我是国际志愿者就让我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大家都一样。 有时候我们用英语表达不畅时,就使用翻译软件,也可以交流得很愉快。”

此次冬奥会举办时间赶上了中国传统春节。除夕当天,刘雨乔晚6点 下班后和中国志愿者来到了江陵区康师傅面馆包饺子,开开心心地吃了团圆饭,“那是我第一次在国外过春节,当天虽然看不到家人,但我们中国志愿者都把彼此当 做了家人。之后,我还和几个关系好的小伙伴找了个有CCTV4频道的旅馆,一起看春晚、放烟花。”

最让刘雨乔激动的是观看短道速滑男子500米颁奖仪式,在现场为中国冠军选手武大靖喝彩,听国歌响彻全场。“那种扬眉吐气的自豪感很真实,是隔着电视机没法想象的。当天,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李琰还带着女队员现身,中国志愿者和她们在颁奖广场的旗杆下面合影留念。”

北京家门口办冬奥将义不容辞

大一时,刘雨乔在首都图书馆看过一本书《从索契到北京——中国志愿者的索契冬奥之旅》,当时很受鼓舞。如今他已大四,亲身服务了平昌冬奥会,他也和中国 志愿者计划把他们在平昌经历的故事写成一本书,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看到他们的故事,并愿意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投身志愿服务。

“北京 2008年的时候我还小,没办法申请当志愿者。2022年冬奥会就在家门口办,我希望能多做一些贡献。”刘雨乔说,此次他对平昌冬奥会的举办流程有了直观 的了解,也积累了不少服务经验,“2022年我希望优先申请冬奥会工作人员,把在平昌所见所得用于北京冬奥会上,承担更大的责任,让世界感受北京的冬奥盛 事。”

顶风迎雪服务冬奥

“平昌真的比北京冷很多!”电话另一端,刚刚结束一天工作的何盼话音里带着颤 音。25岁的她此次也是在滑行中心工作,由于是室外岗位,她经常需要顶风迎雪,在近零下10℃的环境里服务,“虽然有点辛苦,但观众回报的善意还是让人觉 得心里暖暖的,我也要为他们送上热情温暖的服务。”

到平昌那天已经是晚上9点多,已经有些困倦的何盼收到了“志愿包”,漂亮的灰红相间的志愿者工作服,好似冬天里的“一把火”,让她顿时兴奋起来,“韩国志愿者友善地帮忙搬运行李,让我们很感动。” 

以往,何盼经常在南锣鼓巷和北京西站服务,为游客和旅客指路。此次冬奥会服务中,何盼的工作仍是“指引”。“观众的票有坐票和站票,每个票号对应的区域不同,我会为他们指引如何到达座位。有时候轮岗,我们会照顾老弱病残的观众,引导观众到小房间登记乘车。”

观众送我们暖手宝

虽然工作内容并不复杂,但工作时间和环境却是一大挑战。“之前我经常上晚班,回宿舍的晚班车将近凌晨1点发车,到宿舍需要一个小时。所以,白天即使没有工作,也不能常去看比赛,需要补觉。”何盼说,有的上早班的志愿者早上4点多就得起床,赶4点50分的班车。

最冷的时候,志愿者需要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室外环境中服务,站一个小时,休息一个小时或半小时。“让我们非常欣慰的是,观众会往我们手里塞暖手宝,久而久之,我也养成习惯,随身带几个暖手宝,遇到带小孩的观众会发给他们。看到观众的笑脸,我自己也会很开心。”

志愿者临行前,何盼在北京参加了平昌冬奥会中国志愿者服务队培训和交流。“有一些学习内容真的派上了用场。”她说,之前指路时,她通常习惯地用食指指引 方向,通过培训她了解到,要用手掌指引才更为礼貌。“在服务时,我会格外注意这些细节,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何盼将留在冬残奥会继续服务,“需要50天 左右的假期,我索性辞职了。工作的机会还有很多,但在冬奥会当志愿者的经历会让我永生难忘。”

用完美服务展示中国年轻人形象

陈功峻是中国农业大学大三学生,尽管只有21岁,但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当奥运志愿者了。2016年,他曾担任巴西残奥会的反兴奋剂志愿者。他说,两次的服务内容和对象不同,上次面向运动员,此次面向观众,从事赛事服务工作。

尽管做奥运志愿者已是驾轻就熟,但陈功峻仍然做了很多准备,包括在前期观看在线课程,回答问题。遇到不明白的,他会和组委会通过邮件沟通联系。“作为一名来自中国的志愿者,我们是世界认识中国的一扇窗口,要用最完美的服务展示中国年轻人的形象。”

陈功峻此次服务所在的场馆是滑行中心,雪车和钢架雪车比赛都在那里进行,这两个项目在中国都算是小众项目。倒数第二个比赛日,中国“雪车四兄弟”完成中 国队在该雪车小项冬奥历史上的首秀。“我最期待的,莫过于在自己服务的场馆里看见中国健儿的身影。”陈功峻说,比赛当天,他看到鲜艳的红色中国雪车在赛道 滑行,特别激动,兴奋地为中国运动员加油助威。

努力将奥运缘分延续至2022年

冬奥会后,陈功峻将继 续担任冬残奥会反兴奋剂志愿者,现在他已经领到了新的证件。“3月5日开学,学校支持我做志愿者,我预计在3月20日返京,在冬奥会服务长达50天。”陈 功峻说,上次在里约残奥运上,他看到残疾运动员在赛场拼搏,特别振奋和感动。“在此之前,我即使在电视里也没有观看过残奥会比赛。那次在现场,我真正感受 到残疾人的力量、闯劲儿和努力。此次,我非常想继续为他们服务。”陈功峻说。

服务过2016年奥运会和2018年冬奥会,陈功峻计划续 写“奥运缘”。“我去年曾经到日本做交换生,日语说得不错,今年,我将抓住2020年东京奥运会志愿者招募的机会。”陈功峻说,“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 咱中国人的主场,到时,我也一定会申请当志愿者!把之前积累的所有奥运服务经验全部用上,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讲好中国故事。”

北京晨报记者 张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