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励志传奇飞鹰艾迪:59岁还想参加北京冬奥会
冬奥励志传奇搬上大银幕
英国跳台滑雪选手艾迪·爱德华兹资质平平,20岁“高龄”才开始练习跳台滑雪。他迄今为止只参加过一届冬 奥会(1988年加拿大冬奥会),没有拿到任何奖牌,仅仅是以垫底的成绩完成比赛,却因其励志的人生经历备受欢迎,成为冬奥会的传奇“飞鹰艾迪”。昨天, 一部根据艾迪·爱德华兹人生经历改编的电影《飞鹰艾迪》在京首映,该片的主演塔伦·埃格顿、休·杰克曼和艾迪·爱德华兹本人都亲临现场(见右图)。艾迪在 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们之所以会关注他这个没有得过任何奖牌的运动员,是因为他永不放弃追求梦想,更是因为他身上体现了“每一个人都应享受从事体育运动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的奥林匹克精神。艾迪鼓励每个人永远不要放弃追求梦想,他对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非常期待:“我希望以运动员身份来北京,虽然届时我就59岁了。”
看电影:就像照镜子一样
定于3月18日登陆内地大银幕的《飞鹰艾迪》昨天被授予了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特邀展映的荣誉证书。奥促会副会长蒋效愚表示,“这是以英国的著名运动员艾迪·爱德华兹先生为原型拍摄的励志、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影片,相信在中国将会受到欢迎”。电影《飞鹰艾迪》中,塔伦·埃格顿扮演艾迪·爱德华兹,而“狼叔”休·杰克曼则扮演艾迪的教练皮尔里。艾迪告诉北京晨报记者, 在拍摄《飞鹰艾迪》之前,他和塔伦并不认识。“电影开拍之前正好赶上塔伦主演的《王牌特工》在英国上映,片方就邀请我去工作室跟塔伦见面。塔伦想学习28 年前参加冬奥会时候的我的口音、言行举止。他之前看过一些我当时做的一些电视节目。”艾迪说,去年3月份塔伦邀请他去片场参观,化好妆的塔伦让他大吃一 惊。“他的体形、头发、胡须、衣服,就跟28年前当时24岁的我一模一样!我看着他,感觉就像穿越时空照镜子,非常奇妙。看完电影之后,我很开心,也感谢 他演得这么好!”
说梦想:有梦想放手去追
艾迪·爱德华兹小时候腿有点问题,治愈后医生断定他此生不能成为运动员。他 20岁才开始练习,摔了不知多少次,吃尽了苦头。被问起是否记得为了参加冬奥会一共摔断了多少根骨头时,艾迪笑着回答:“我不知道有多少,可能列出没有受 伤的骨头更容易一点。但是我从来不会因此中断我要做的事情。”艾迪说,当年他去参加冬奥会时清楚地知道自己不可能在比赛中击败任何选手,拿奖牌更是痴心妄想,毕竟自己才练了20个月,而其他选手练了20年。但他热爱滑雪, 参加奥运会更是他从小的梦想,所以他不会放弃。整部电影最让艾迪动容的,就是他突然宣布要去竞争90米跳台后的十分钟。当时很多专业人士都认为,艾迪去竞 争90米跳台无异于搏命。“当时我也是坐在酒吧里,脑子里想了很多事情,想着跳下跳台的情形,就像慢镜头回放一样。电影把这一段拍得非常好,我看到流 泪。”艾迪鼓励每一个人只要有梦想,就放手去追求、去实现。“不管你什么年龄、什么背景,是运动员、学生还是商人,只要有梦想就应该放手去追求、去实现, 因为我就是这样去做的!”
谈奥运:59岁还想上赛场
1988年冬奥会之后,国际雪联推出了以艾迪命名的“飞鹰规则”,规定只有在世界排名前50或者排名前三成的运动员才能参加奥运会,艾迪也因此被随后的奥运会拒之门外。艾迪形容“飞鹰规则”出台,就像折断了他的双翼。“我在冬奥会上受欢迎,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代表了奥林匹克精神。但很多联合会向国际雪联抱怨太多人关注我,才有这个规则。因为我代表了奥林匹克精神而把我踢出奥林匹克赛事,这听上去很讽刺。”艾迪说自己虽然不是最好的跳台滑雪运动员,但一直在尽最大的努力宣传和推广这项体育运动。对于6年后的北京-张家口冬 奥会,艾迪非常期待。“我其实非常希望能够以运动员的身份来参加北京-张家口冬奥会,但到那时我就59岁了。如果不能够参赛的话,我也希望能够来看冬奥 会。中国现在新建了很多冰雪运动的设施,像冰场、滑雪场、跳台。我也期待正在训练的中国年轻运动员6年之后能够准备好,在冬奥会上以最好的比赛为中国赢得 奖牌。”
“狼叔”:我也有个奥运梦
“狼叔”休·杰克曼在《飞鹰艾迪》里扮演艾迪的教练,一个极有天分却不够热爱这项运动的前美国跳台滑雪运 动员皮尔里。他自暴自弃在滑雪训练营当铲雪车司机,嗜酒如命,直到看到“一根筋”的艾迪,他才明白当初为什么被教练逐出师门,他也因此成为艾迪的教练。艾 迪透露,皮尔里是个虚构的角色。当时他很穷,请不起专门的教练,只能不断参与其他的团队训练,如校队。在冬奥会赛前的28个月里,艾迪总共有28-30位 教练,年龄跨度从12岁到86岁,性格和国籍都不一样。“休把我那么多教练的特点都融入到角色里面了,只不过我的那些教练没有谁长得有休帅。”休·杰克曼 透露,自己也曾经有个奥运梦想,最终放弃了。“我和很多的小孩一样,因为没有相关的能力就放弃了。当时想练跳高,在学校也跳了,但是水平不太好,达不到标 准。艾迪也是如此,因为他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我热爱他代表的这种精神!”
北京晨报记者 杨莲洁/文 柴春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