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 综合体育

冬奥史话:中国速滑运动员留在阿尔贝维尔的故事

新浪体育

关注

导语:1992年的阿尔贝维尔冬奥会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普拉蒂尼成为第一位在冬奥会上点燃主火炬的夏季项目运动员;中国第一次获得冬奥会奖牌;冬奥会最后一次和夏奥会在同一年份举行。然而对于悲剧人物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张艳梅来说,这届奥运会却是她银色命运伤痛的开始……下面请听房学峰为您一一道来。

第十七个重点项目

李金艳在1987年全国冬运会上打破世界纪录,这被誉为“新中国冰雪运动的一声春雷”,顿时使人对短道速滑刮目相看,马上被国家体委提拔为国家的第十七个重点项目,理由是“经过短期努力可以达到世界水平”。1988年冬奥会上李琰的金牌,更增加了人们对这个项目的期望。

1989年在英国举行的世界锦标赛上,郭红茹获得了中国短道的第一个世界冠军,项目也是3000米。

在世锦赛上,男女3000米的个人赛是个比较特殊的项目,不是所有选手都可以参加这项比赛,而只允许在前三个项目即500米、1000米和1500米的比赛中积分排在前面的八名选手参加,其主要意义在于决定全能冠军的归属。因此相对来说,3000米是一个对手不多的项目,而且选手们在比赛中的滑行,一般是盯着全能名次的主要对手滑、而不是以拿3000米冠军为目的滑,很像是田径十项全能里最后的1500米比赛。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郭红茹的这块3000米金牌,有点儿像是在十项全能比赛的1500米中最先撞线的感觉,其分量比其他三个项目要轻一些,当然了,这毕竟是中国短道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那几年,中国短道速滑是一年一喜、捷报频传:

1987年打破世界纪录;

1988年获得冬奥会表演项目金牌;

1989年获得世锦赛冠军;

1990年获得亚冬会女子项目六块金牌中的四块;

1991年世锦赛,张艳梅获得女子500米金牌……

一系列优异成绩之后,似乎1992年冬奥会的金牌,正在向中国选手招手。

不是张艳梅一个人的失误

1992年的冬奥会,中国队的头号主力并非获得500米银牌的李琰,而是悲剧人物张艳梅。

前一年世锦赛冠军张艳梅,首先和李琰、王秀兰一起参加了500米比赛,却在第一轮第一组比赛中因为犯规而被淘汰,这组一共只有三名选手参赛、战胜张艳梅的两人都没有进入半决赛,因此张艳梅的出局不但是个悲剧、还带几分喜剧色彩。

张艳梅在500米比赛中的出局,反而可以让她好好备战2月20日的接力比赛。半决赛第二组,中国队的对手是日本、独联体和法国,这肯定是个好签。

比赛开始后,中国队一路领先,等到滑最后两圈的张艳梅出场时,已经将对手远远地甩在了身后,但就在人们即将欢呼的一瞬间,张艳梅摔倒在跑道上,煮熟的鸭子飞了。

对于张艳梅在那届冬奥会上的表现,当时和后来的人们有过各种说法:李琰表示,自己的强项是中长距离,完全没想到能在最短距离的500米比赛中获得银牌;张艳梅很不愿意回忆那段往事,并暗示说其中牵涉到的问题很多;有人认为在500米比赛意外失手后,中国队应该在接力半决赛时果断放弃张艳梅、启用年轻选手郑春阳……总之,人们普遍认为是张艳梅的连续出错,毁了她自己的金牌梦和中国队的接力梦,二十多年来,她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处在类似“历史罪人”的地位上。

但在重新研究历史的时候,我却发现过去人们对张艳梅的指责太过分了,她也承担了一些不必要的责任,比如说:当时中国队并没有在接力比赛中获得过世界冠军,即使能通过半决赛,在面对另一组前两名加拿大队和美国队时也很难取胜,因此,不能说接力的金牌丢在张艳梅身上。

在500米决赛中战胜李琰获得金牌的,是美国选手特纳(Cathy Turner)——请记住这个名字,她和后面的故事有关。

输给了一只手

特纳原来是一位速滑选手,在竞争1980年冬奥会的席位未遂之后,她改行当了一名歌手,然后回归赛场、成为一名短道速滑运动员。特纳有点儿像今天的范可新,500米是绝对强项,其他项目则实力一般。

冬季奥运会跟夏季奥运会原来是在同一年举行的,但国际奥委会经过研究发现:各参加国要在同一年参加两届奥运会,会大量增加经费和大量增加准备工作,而从赞助商和媒体的角度说,也不希望两个奥运会集中在同一年里。因此国际奥委会做出改变,1992年冬奥会结束两年后就在挪威的利勒哈默尔又举行了一届冬奥会。

许多年前,挪威曾经是中国滑冰运动员的福地,他们曾经在这个充满冰雪风情的国度里取得过许多好成绩,因此这一次中国短道速滑希望能有一个人来扮演创造历史的角色、扮演第一人的角色。从实力上看,这第一人的角色非张艳梅莫属,她怀着一雪前耻的心情,冲出了女子500米决赛的起跑线——

第一圈、张艳梅先发制人,将对手全部甩在身后;第二圈、张艳梅继续领先,让对手难以逾越;第三圈、紧跟张艳梅的美国选手特纳开始试图超越,一次没有成功、两次又没有成功,这位经验丰富的名将显然已经明白,她不太可能仅仅凭借两条腿追上张艳梅,于是她伸出左手在张艳梅的右腿上巧妙地拉了一把,张艳梅踉跄了一下,勉强保持了平衡,眼睁睁地看着对手超过自己——她肯定没有想到:在这个靠两条腿取胜的项目里,她竟然输给了一只手!

领奖仪式上,张艳梅先是拒绝领奖、然后强忍住悲愤走上领奖台,上届奥运会她输在自己的两条腿上,而这届奥运会她输在对手的一只手上,那只手葬送了她苦苦追求的奥运冠军梦,她再也没有机会站到这个领奖台的最高一层了。虽然她在1991年和1993年都赢得了500米的世锦赛冠军。

赛后,中国队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将就特纳的行为向国际滑联提出上述——在此之前,加拿大队也举行了一个与特纳有关的新闻发布会,加拿大名将兰伯特声泪俱下地说,是特纳在比赛中撞倒了她,致使她未能进入半决赛,三年的努力付之东流,“野蛮的特纳使体育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可是裁判对她的粗暴行为却视而不见。”

两次抗议都没能改变500米比赛的结果,却未必没对这届冬奥会新增设的1000米比赛产生影响,张艳梅在半决赛中又和特纳分在一组,结果由于对韩国的金昭希犯规,特纳被取消了晋级资格。决赛中,张艳梅和杨阳分别获得第四名和第五名。 

那位声泪俱下的加拿大名将兰伯特,也是短道速滑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运动员,她不但获得过冬奥会金牌,而且在世锦赛上三次获得全能冠军、16次获得单项冠军,她在欧美女子短道速滑选手中取得的成就,仅次于在卡尔加里战胜李琰的博格尔。

成立国家队

1994年冬奥会失利后,当时的国家体委决定成立短道速滑的常设国家队。

1986年,国家体委有个《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其中明确地把国家队分成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常设国家队,第二种是临时集训国家队,第三种是以全国冠军为主组成国家队。如果通俗点儿说:第一种可以称为“国军”里的“嫡系部队”,条件最好、编制也多,常年在北京训练、也最受重视;第二种可以称为非嫡系的“国军”,遇到大型赛事的时候受重视,没有赛事的时候解散回省;第三种则一般见于成绩比较落后的集体球类项目,只能称之为“杂牌军”,因为和地方队其实没什么本质区别。 

过去,短道速滑的国家队基本上是采取临时集训的第二种模式,但在冬奥会两次铩羽之后,有关方面终于认识到过去的做法不利于出成绩:从一个人开始建立起希望,从一个人开始迸发出斗志,从一个人开始营造起信心,从一个人开始弘扬出精神——中国短道速滑的所有这些故事都是从一个人开始的,但是在这个时候,中国冰雪界的决策者终于醒悟:

比一个人更重要的是一个集体!

1995年4月22日,中国短道速滑队正式成立,领队是蓝立、教练员是辛庆山,最初队里一共有七位运动员,其中有六人来国家队报到了,唯一没来的是张艳梅——

不难想象,那银色的命运让她很受伤……(房学峰)

冬奥史话】专题

第一期(忆中国重返奥运大家庭前后的那些事儿)

第二期(重返奥运路之普莱西德湖的故事)

第三期(冬奥史话:重返奥运路之视野的颠覆)

第四期(冬奥史话:新中国第一代的运动员速度滑冰的故事)

第五期(冬奥史话:和平的呼吁之萨拉热窝的故事)

第六期(冬奥史话:速滑女将王秀丽的传说之卡尔加里的故事)

第七期(冬奥史话:中国冰球运动的“前世今生”)

第八期(冬奥史话:中国花样滑冰发展之初的那些故事)

第九期(冬奥史话:女子单人滑陈露的蝶舞时代)

第十期(冬奥史话之速度滑冰的起源:从卡尔加里的故事谈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