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 综合体育

邓亚萍:乒乓女皇到剑桥博士 萨翁是一辈子忘年交

新浪体育

关注

邓亚萍,中国第一个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单打大满贯冠军,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个夺得4枚奥运金牌的人,18次获得世界冠军,连续8年世界排名第一,萨马兰奇亲自为她颁发奥运金牌。1997年退役后在清华大学和剑桥大学读书并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曾经担任国际奥委会运动委员会委员,现任邓亚萍体育产业投资基金CEO。

从国家队的边缘人到享誉全球的“乒乓女皇”,从只认识26个英文字母到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无论外界怎样评价,邓亚萍这一生,都在“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伴随着她爽朗的笑声,邓亚萍在北京金融街的办公室里,喝着一杯咖啡,忆过去,谈现在,看未来。14年的运动生涯,18个世界冠军头衔,4枚奥运金牌,塑造了她自信、自强、坚韧的性格和独立思考的头脑。在不断转换角色的人生道路上,每一步都走得踏实。

进攻:眼中的球都是高的

邓亚萍的乒乓生涯,从儿时起便注定了不走寻常路。

5岁的时候,邓亚萍便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启了乒乓球生涯。8岁起,邓亚萍便开始拿各种冠军,按道理,她可以进入河南省队,但被教练拒绝了,理由是个子矮。

父亲问她:“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如果同意就停止训练;如果不同意这种看法,你得发掘能力,你要变成最强悍的战士,向那些教练证明你是最棒的。”10岁的邓亚萍,并不懂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她只是点点头:“我能战胜他们。”

邓亚萍告诉记者,她从没有因为自己的身高而打过退堂鼓,“我不喜欢找客观原因,所以面对问题的时候,我不逃避、不抱怨,唯有面对,去想解决的办法。”

父亲是乒乓球教练,他也预测到,女儿不会长很高,所以他另辟蹊径,前两年只练邓亚萍的正手。这是一种超常规的训练办法,目的是加强她的进攻。“我父亲练我练得蛮狠的。”邓亚萍回忆道:“每天训练13小时,每周7天无休。”由于比赛中需要不停地进攻,矮小的邓亚萍需要加快步伐,这样才能罩得住球台。于是她每天跳台阶,练体能,按她的说法是,“我的童子功练得很好”。

这也是为什么观众在看邓亚萍打球时,会发现她总是在球台左右跳来跳去,很灵活,好像永远都不累。

13岁时,邓亚萍拿到了全国冠军,打败了她碰上的所有成年选手。她理应进入国家队,但教练组对她的身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国家队五个教练中有四个人反对,唯独女队主教练张燮林力挺,他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你们觉得邓亚萍的身高是劣势,我却觉得不然,因为她个子矮,她眼中的球总是高的。”

记者问邓亚萍,在你眼里,球真的总是高的吗?邓亚萍点点头,“的确如此,所以我总是在进攻,而不是防守”。

一讲到进攻,邓亚萍的音调渐渐高了起来,且丝毫不停顿,那种自信,由内而外。“因为有了童子功,我对自己的正手相当信任,别人不敢随便给我正手。比赛中,如果没有步伐的保证,是不敢侧身的。即便对方想偷袭我,我也不用担心,一个交叉步,我就过去了,你还敢不敢给我侧身?”在关键时刻,人难免会紧张,手抖、脚抖,邓亚萍也不例外,“紧张感一上来,你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这个时候,基本功的作用就体现了,我能控制住力量,不会让击球的位置发生偏差”。

革新:摸着石头过河

如愿以偿进入国家队,邓亚萍正式开启了谁也无法效仿的职业生涯。

还在郑州市队的时候,邓亚萍便打一种特别怪的生胶,是宝塔形,这种生胶有半长胶的性能。13岁夺得全国冠军后,这种胶皮被禁用了。

接下来怎么办?邓亚萍第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是打回正常的生胶,还是改变打法,比如进攻型长胶?那时,已经开始关注她的张燮林,参与了进来。他给邓亚萍主管教练的意见是,打更怪的球路。然而,谁都无法预测,邓亚萍未来的发展会怎样,毕竟这条路没人走过。

改打长胶,邓亚萍开始摸着石头过河。1987年底,邓亚萍进入国家青年队,主教练姚国治同张燮林继续讨论,如何改进邓亚萍的技术。这种进攻型打法,对手腕和手指的力量要求很高,击球时不仅敏感度极高,还需要有很强的力量,这种打法是非常细腻的。别看邓亚萍手不大,但她拿捏的精准度相当好。

在二队,邓亚萍继续狠命训练进攻,以至每次训练完去食堂,厨师总是很开心,因为他们知道邓亚萍来了自己就快要下班了。

邓亚萍为何能在国际赛场所向披靡,靠的就是这种“怪路子”。“外国人想要在训练中针对我,找不到模仿我的陪练。因为我的打法,没人有。”

怪拍:坚持国产品牌

配合着技术的改进,邓亚萍手中的球拍,也被打造成了“绝无仅有”,在训练过程中她始终保持独立思考。

别看训练很枯燥,但邓亚萍不觉得,她一直在乒乓球中享受着只属于自己的独特乐趣。那时候自己灌胶,修补胶皮,邓亚萍会跑到补轮胎的地方找那种铁罐子里的胶水,对球拍缝缝补补的过程,她觉得很有意思。“那时候没有标准化,也没有工艺化,挑拍子时通常就打一打,听听声音,就能分辨出弹性好不好了。”边说,边模仿起击球的声音,邓亚萍自己也乐了。

从小到大,邓亚萍是国产品牌的坚决拥护者。她的底板来自红双喜,自第一次拿到全国冠军起,邓亚萍便极其信任手中的“武器”。“进到国家队后,斯帝卡、蝴蝶牌开始赞助国家队,队友们纷纷换成进口底板。但我还是相信红双喜,因为它的底板适合我的快攻打法。”邓亚萍有她自己一番独特的见解,“我觉得每个人都要找到适合自己打法的武器,当人家都用进口球拍,等于说他们在变化,我没有变化,那我就有差异性了,其实也是一种变化。”甚至,底板稍微磕到一些、磨损一些,她也不舍得换,除非是板把儿坏了,不得已才换。

不过,改打进攻型长胶后,她又遇到了一个技术难题——海绵消耗量巨大。由于力量太大、进攻太多,胶皮上的颗粒很容易断,“因为长胶的底子很薄,粒子又长又软,一场球五局,还是21分球,我的球拍连一场球都不能坚持打完”。训练中,她几乎五分钟就打掉胶粒,因为击球点的关系,被打坏的地方正好是一块菱形。她想了一个办法,索性收集了一大批胶皮,切成一块块菱形,每当胶皮打坏了,就填补一块新的进去,球拍就像是打补丁一样。

凭借这红双喜的底板、海绵,邓亚萍在国内赛场打遍天下无敌手。回忆起来,她感慨,“一个冠军的背后,离不开技术研发人员的辛勤付出”。

经典:每一分球都记得

每一局的比分,每一个精彩瞬间,邓亚萍都记得清清楚楚。

1995年天津世乒赛,邓亚萍和乔红登上了女单决赛的舞台,她们俩既是双打搭档,又是对手,知根知底。乔红将她最擅长的前三板基本破了,等于将邓亚萍的优势瓦解,打到了乔红的套路上。邓亚萍只好硬着头皮上,每个球都要来回很多次才能分出胜负。

“一般决赛都不是很好看,没有前面的四强赛、八强赛好看,因为双方算来算去,很不连贯。但我俩这场球连贯性很强,双方都发挥了应有的水平。”观众屏住呼吸,双方你来我往,不断掀起一股又一股的高潮。邓亚萍没有强调最后的胜负,只是反复强调:“这样的球,很经典,我们都发挥了最高水平。”

另外一个令邓亚萍记忆深刻的比赛是1996年奥运会,女单决赛对陈静,双方的特点都是速度很快、落点刁钻。当时邓亚萍2比0领先,第三局打到了15平,因为一个意外,暂停了几分钟。这给了陈静喘息调整的机会,果然,陈静拿下了第三局,随后又拿下第四局。双方战成2比2平。这个时候,邓亚萍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先前的气势一下子没了,等于双方回到了起跑线。经验老到的邓亚萍迅速调整状态,按她的话来说:“我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第五局以21:5击败了她。”

在采访的过程中,邓亚萍并未提起过自己拿了多少个世界冠军、多少块奥运金牌。对于外界给她的“乒乓女皇”称号,她只是笑言那是过去的事情。对她而言,她享受每一次经典的比赛过程,从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老萨:一辈子的忘年交

退役后的邓亚萍,难忘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的教诲,人生的下半篇章,老萨是导师。老萨同邓亚萍之间的故事,谱写了一段佳话。

第一次相遇,还要追溯到1991年千叶世乒赛,萨马兰奇第一次看到邓亚萍。

两年前,邓亚萍的第一次世乒赛,在单打16进8的比赛中输给了朝鲜名将李粉姬,初出茅庐的邓亚萍暗下决心,“此生不会第二次输给同一个人”。

备战千叶世乒赛的两年里,邓亚萍用卧薪尝胆形容自己。“两年的准备过程中,我是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我的愿望就是报一箭之仇。”结果在千叶,两人真的在决赛中遇上了,邓亚萍格外兴奋,两年里积蓄的力量彻底爆发。“我觉得自己打得非常专注,当时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赢!”

正在日本访问的萨马兰奇受邀去看了世乒赛决赛,他看到了邓亚萍身上的奥林匹克精神,跟周围人说:“她像头小老虎。”萨马兰奇决定给邓亚萍颁奖。现在回忆起来,邓亚萍笑自己傻,“我当时才18岁,根本不知道萨马兰奇是谁”。

没想到,第一次相见,就注定了两人会成为忘年交。颁奖仪式上,老萨凑到邓亚萍耳朵边跟她说:“我邀请你来国际奥委会访问。”就这样,当年年底邓亚萍在访欧比赛期间,抽空去了洛桑。起初邓亚萍没觉得这件事有多厉害,不就是参观国际奥委会嘛。没想到,晚宴一开始,老萨如是说:“你知道吗,你是全世界第一个受到我正式邀请来国际奥委会访问的运动员。”邓亚萍一下子受宠若惊。随后,老萨问身边的秘书:“明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单决赛是哪一天?”他叫秘书掏出记事本,记下了比赛日期。“你一定要打到决赛,我到时候再给你颁奖。”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一张经典的照片定格在了乒乓球女单颁奖现场,萨马兰奇如愿以偿。

不过,邓亚萍一定要提一提晚宴上老萨的另一个叮嘱:“将来你要把英语学好了,这对你很重要。”

读书:打破外界的偏见

24岁,邓亚萍带着四枚奥运金牌退役了,她再次选择了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去清华大学英语系读书,她并没有料到,学生生涯竟持续了整整11年。

当时国乒队内,多数老将选择加入海外乒团,邓亚萍是第一个进大学深造的。她笑言:“很多人觉得我脑子坏掉了,人家都在拼命赚钱,我是做赔本买卖。”但邓亚萍就是这么有个性,她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想到了自己的教练,“如果我去当教练,30年后,我就像他们那样安安稳稳退休,这条路不适合我”。如果踏入社会工作,那就意味着要和大学生竞争,将自己最擅长的东西丢了,拼不过人家。“所以我要去学习,去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证明自己,打消别人的偏见。“人们都说运动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我要证明,运动员不仅能够打好比赛,同时也能做好其他事情。”

与此同时,她被老萨提名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委员会委员,可是她只认识26个英文字母,顿时火烧眉毛。她这才想起老萨多年前的教诲:“你要好好学英语。”

在清华,邓亚萍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在宿舍、教室和语音室“三点一线”,将黑板上老师的笔记全盘照抄,还买了一台电子词典,每天保证14小时的学习时间。为了进一步学好语言,她申请去英国剑桥大学当交换生。

这又是一个艰难的起步。她买了辆自行车,每天骑车上学,第一天回家的时候因为不会问路,还迷了路。学习期间,邓亚萍大把大把地掉头发,双眼视力急剧下降,成了近视眼。但她很享受这样的校园生活,因为她卸下了世界冠军的头衔,不再被鲜花和掌声围绕,走在路上没人找她签名照相,她成了一个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毫不畏惧地向前走。

在清华大学的毕业典礼上,邓亚萍自信地用流利的英语致辞。本科毕业了,邓亚萍去国际奥委会开会,发现自己还是有所欠缺。“开会不是光带着耳朵去听,还要有自己的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代表了全世界200多个奥委会成员国的运动员,要为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就这样,她继续踏上求学生涯,读完了诺丁汉大学硕士学位,她的硕士论文是《从小脚女人到奥运冠军》,当再次拜访萨马兰奇时,老萨称赞她,“拥有了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在老萨的推荐下,邓亚萍终于圆梦剑桥,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期间,她怀孕生子,但这并没有阻碍她的求学之路。2008年,邓亚萍成为剑桥大学800年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四枚奥运金牌选手。

中国乒乓球队总是强调“从零开始”,因此才能长时间立于世界之巅。在邓亚萍的运动生涯中,时时刻刻地反思和归零,早已经成为她看待事物的一种本能。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无论是乒乓还是读书,邓亚萍不断让自己走在更强大的道路上。

投资:扎根中国体育

培育之恩,邓亚萍不会忘记。国乒培养了邓亚萍,学成归来的邓亚萍继续扎根中国体育产业。两年前,她发起了邓亚萍体育产业投资基金。郑州气膜体育馆已经开始试运营,这是她投资的第一个项目。“现代人开始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男孩子追求人鱼线,女孩子通过瑜伽塑形。但这个过程中,我思考的是,普通老百姓最缺什么?”在气膜体育馆,有球类馆、游泳馆等各类场馆,还有专门向少儿开放的运动馆。全民健身是邓亚萍投资的主要方向,她想要推进的,是老百姓家门口的基础体育设施。掏出手机,她向记者兴致勃勃地展示了气膜体育馆的视频短片,这是她基金公司哺育出来的“第一个孩子”。

邓亚萍还讲到了乡村地区的体育运动发展。早在运动员时期,她便参与希望工程,为一名贫困少女赞助了六年学费。她介绍,目前公司参与的公益活动分两个计划:第一个是给贫困地区孩子捐赠体育器材;第二个是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的乡村体育,将体育老师送到基层去培训他们。邓亚萍还是那个思路,希望让乡村留守儿童,通过体育树立一个人生目标,并为之拼搏。

投资是一个很慢的过程,中国体育产业才刚走在初级阶段,但邓亚萍看好这个商业模式。“不光是投钱,我希望能在这个领域做到最好,为中国体育发展做一些事情。”

华丽转身,邓亚萍将人生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她不走寻常路,她热衷于创新。她更希望,这样的理念能传递给自己的下一代,启发更多体育运动爱好者。

13岁的儿子,拿起红双喜“狂飚”,进入了北京乒乓队二队。邓亚萍说,自己不会给儿子施加任何压力,她希望儿子能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身心,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懂得目标管理。“这是我当运动员时总结的经验,也是我从书本中汲取的思想。”无论干哪一行,邓亚萍一直在自我突破。

本文选自《小球大乾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