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 综合体育

中国裁判的世乒赛总结:亚洲视角对标欧洲裁判

新浪体育

关注

布达佩斯世乒赛,中国军团强势囊括5金。作为一名中国裁判员,我有幸参加了本次世乒赛的执法工作,这里记录下这场赛事中经历的点点滴滴,以飨读者。

赛事解读

裁判员选派

近两年,国际乒联推进新的裁判员选派制度,这届世乒赛首次采用。本届世乒赛共有128名裁判员参加执法(不含裁判长团队),其中36名由国际乒联在各协会提名基础上选定,除东道主2人外,其他协会各1人,均为蓝牌。在36人之中,28人为正赛裁判,8人为决赛裁判,另外主办方还选派了92名预选赛裁判,有蓝牌、白牌及少部分国家级,分别来自匈牙利、捷克、波兰等。

蓝牌考试

1/4决赛前进行了裁判员的蓝牌考试,基本上每人两次机会。像世乒赛这种级别的赛事,不仅考验运动员的心理与竞技水平,同时也考验着裁判员的心理与专业素养。有一位裁判在一场异常激烈的双打比赛中担任主裁,考官认为其对比赛时间掌控不妥,所以考试未能通过。他显然深受打击,情绪有些低落,随即与其他人不停地解释这个问题。在接下来的一场比赛中,另一位临场裁判也查觉到他的变化,比赛结束后还无奈地说了一句“MY GOD”。

工作任务

本次世乒赛临场任务基本以国际乒联选派的36名裁判为主,两人一组,主副裁判轮值,搭档每天调整。裁判员任务书每天下午或晚上由裁判长发到每个人的邮箱,不再发放纸制文件。1/4决赛前,工作量相当大,我每天平均执法7-8场比赛,以及2-3场机动安排,几乎每天都是早晨进入比赛馆,晚上比赛结束后离馆。

国内办赛一般采用4人两组包台,集中2节工作,空出1节休息的工作方式。与之相比,这次世乒赛工作方式有所不同,往往一组是连续两场比赛,主副裁轮换,没有相对整块的休息时间。由于大多数比赛都超出编排时间,所以一场比赛结束后,往往是刚回到检录区,裁判长或是竞赛经理马上就把球拍和球等(准备工作由机动裁判完成)交给你,而且立即上场。由于赛事紧张忙碌,几天的午饭、晚饭没时间吃,原本想着比赛结束后再去垫垫肚子,可是比赛结束实在太晚,餐厅早就关门了,饥肠辘辘回到酒店,传说中的出国必带“神器”--方便面立刻闪亮登场,胜过美味佳肴。

中立裁判

虽然裁判长在裁判员会议上明确了比赛中所有裁判需要保持中立,但在实施过程和国内有明显不同。国内比赛,如果发现裁判员和运动员来自同一协会,最常见的做法是由裁判长把裁判员调整到指定球台。本次世乒赛,则是裁判员发现此种情况后自行调整,有的调整只涉及到一个裁判,有的却是两个裁判同时调整,并无统一要求。我也被安排了几场1号台的执法任务,恰好都有中国运动员,因此我也倍受同行欢迎,左邻右舍都抢着和我调台,只是苦了我的搭档,因为与中国裁判一组,从而失去了执法中国球星的机会。

发球

发球的判罚仍然是比赛的重点之一,对不规范发球的罚分较多。有趣的是赛场也出现过小小波澜,某裁判对一选手的高抛发球先是警告,后是罚分,给其解释的原因是球向上抛的过程中有旋转,从而引起了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不满,向大会申诉,比赛一度中断,裁判长向当值裁判了解情况后,与运动员、教练员沟通后才使比赛继续进行。(ps:规则明确了发球时不得使球旋转,且裁判长无权更改裁判员对事实的认定。平时发球的判罚,判抛球旋转的不常见,所以引起各方争议。)

医疗暂停

混双1/4决赛中,日本选手森园政崇/伊藤美诚对阵德国组合弗朗西斯科/索尔佳,德国组合以局分3比2领先。第六局弗朗西斯科小腿受伤申请了医疗暂停,暂停约8分钟之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胜利的天平倒向了德国组合,最终他们以4比2将日本组合挤下颁奖台。非常巧合的是,在世界大赛中申请医疗暂停的一方似乎都成为了最后的赢家,比如里约奥运会男单1/4决赛中萨姆索诺夫曾经战胜了奥恰洛夫。

亚洲视角对标欧洲裁判

在赛前裁判长与裁判员联席会议上,裁判长(欧洲)对于规则及临场操作没有过多详尽要求,包括赛前发给裁判员的《Handout》也是如此。只是提到比赛中要遵守的条款,如发球违例图解、竞赛官员手册新修订章节,明确电视转播球台的摄像头视为球网装置一部分等。而亚洲(国内)的裁判长则会在赛前向裁判员发送详尽的竞赛指南,包括规则及临时操作的具体要求,有的甚至还会进行规则考试(如第13届全运会)

在赛前裁判员注册时,有个选项可以填报本人希望与哪些协会裁判员合作,裁判长在预选赛第一天,基本满足大家的要求。国内裁判长更多的则是从工作角度出发考虑这个问题。另外,对于交通班车、餐饮等赛事服务保障,欧洲裁判长似乎没有列入管理范畴。比如,班车经常提前发车,尤其是晚上比赛结束没有回酒店的班车,刚刚下场的裁判员一转眼就找不到裁判长,只能靠自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再比如,由于很多临场裁判员没时间吃晚饭,据说餐厅可以在比赛结束后为裁判员提供一点简餐,但直到比赛结束,依然停留在据说这个层面。然而,在国内大赛中,裁判长团队必定有人专门负责裁判后勤保障,基本不会容忍此类事情发生。这就不难理解那么多老友新朋,提起北京奥运会、提起中国办赛,无不心驰神往,可谓笑容在他们脸上,自豪在我心底。

总的来说,欧洲运动员性格外向,个性张扬,而亚洲运动员则更内敛、含蓄、平和一些。因此,受文化影响,裁判员对运动员某些行为的包容度便有所不同。比如,瑞典的卡尔松在男单比赛里,竟然像足球运动员一样用两脚颠乒乓球,而当值主裁只是招其过去,口头警告他不要这样。至于比赛中运动员用脚踢球,欧洲裁判一般会“视而不见”。上述情况,如果换作亚洲裁判执法,想必早就出牌处罚了。

能够参加世乒赛的蓝牌裁判,其职业精神和专业水准毋庸置疑,但基于文化背景不同,工作风格却也不尽一致。比如本届世乒赛就发生了这样一件趣事:一名亚洲裁判在获悉第二天将与一名欧洲裁判搭档后,便主动就临场操作与其沟通,结果得到的答复却是“现在是业余时间,明天工作时间再与我谈合作。”虽为个例,但却可窥一般而知全貌。若是换了我们亚洲裁判,任务书一下达,搭档们便互相联络,之后的合作会更加默契。

欧洲球迷

本届世乒赛比赛场馆是由布达佩斯一个郊区展览中心改建的(主馆4张台,副馆28张台),稍显偏僻,加之乒乓球项目在当地关注度不高,当地媒体宣传不多,所以世乒赛主场馆开赛后上座率不高,随着正赛开始后国乒比赛增多,观众(当地华人、国内粉丝团)才有所增加。副馆的座席上就只能看到运动员、教练和代表团工作人员。正赛第二天,当地华人社团竟然找不到比赛场馆和购票地点,票价也偏高。此外,大会纪念品品种单一、质量欠佳且数量稀少。由此可见,世乒赛的赛事宣传和市场开发等尚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预选赛和正赛初期,凡有欧洲尤其东道主选手的场次,观众还是有一定上座率的。欧洲观众热情直率,也懂球,运动员每打出一个好球,就会掌声一片,如果遇到场上出现意外,也会引来阵阵嘘声与尖叫。

收获

提升独立工作的能力。从接到通知到圆满完成执法任务,无论是思想还是业务技能、独立应对国外生活上,都得到了学习、锻炼、提升,为裁判员生涯积累了宝贵财富,这段经历将成为人生珍贵回忆。虽然在交通、餐饮等生活方面遇到一些困难,比如报到当天,从机场到制证中心,再到酒店入住,整整用了5个小时。本届世乒赛没有配发裁判器材,因此准备工作就更加格外仔细,并且事先要检查好,甚至擦球台的抹布自己也准备了一块,做到万无一失。说来也巧,主馆里一张直播球台还真的没有抹布。

展示中国裁判员良好形象。无论工作还是业余时间,心中牢记树立专业精湛、热情友善的中国裁判员良好形象,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裁判员广交朋友,切磋业务,守住底线,不卑不亢,展示民族自信,赢得同行尊重,在探索乒乓球运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留下更多中国标志。

最后,由衷感谢强大的祖国和伟大的时代,感谢辉煌的中国乒乓球运动,作为中国乒乓球裁判员的优秀一员为国出战,无尚荣光!裁判途中,历练成长,乒乓路上,逐梦前行。

全文将在2019《乒乓世界》第6期中刊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