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上的“万马奔腾”
说到新疆就不能不说一下在新疆辽阔草原上奔跑着的骏马。
观看马术比赛,欣赏姑娘追等马上民俗表演,到马术俱乐部骑马,“马上”游新疆别有一番趣味。
马文化旅游
精彩纷呈
健美高大的体魄,光润似绸的短毛,挺拔屹立的英姿,风驰电掣的速度,4月14日在新疆古生态园的中国汗血马基地,汗血马一亮相就获得观众频频喝彩。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汗血马学名阿哈尔捷金马,原产于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是经过3000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该马头细颈高,四肢修长,轻快灵活,皮薄毛细,步伐轻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适于长途行军,非常适合做军马。
表演现场,汗血马在骑手的驾驭下时而小步奔跑,时而纵身跳过障碍,人与马仿佛合二为一。身手矫健的骑手们在一个多小时的表演中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了真正的汗血马,这些马体型优美,表演也很精彩,真是不虚此行!”上海游客李军激动不已。
除了观看马术表演,游客还可以在马文化博物馆里观看汗血马油画、马房用品、马鞍、马镫等,进一步了解新疆深厚的马文化。
旅游旺季每天都有10余个旅游团到中国汗血马基地参观。随着马文化的发展,全疆各地涌现出了一批像汗血马基地这样让游客近距离感受马、了解新疆马文化的场所。
位于乌鲁木齐市燕儿窝路的神木源马术俱乐部每个周末都有游客来感受马术的精彩,在这里游客可欣赏到障碍表演赛。创建于2008年的神木源马术俱乐部拥有室内马场,供消费者四季骑乘和观赏马术表演,自成立以来接待疆内外马术爱好者超过10万人次。
马文化民俗表演
引人入胜
春暖花开,新疆众多牧区开始了春季转场,牧民赶着牛羊马匹重回春季草场,开始了又一年的游牧生活。到达夏牧场套马驹、驯马驹成为转场后的每户养马牧民必做的事情。
牧民们用打着活结的绳索,在马群中套住前一年出生的马驹,给马驹剪掉鬃毛、打上络印,一些年轻体壮的牧民则开始训练小马。
套马原为牧民放马时的一种技能,分为挥杆套马与绳索套马。挥杆套马是骑手手持3米的套马杆,杆头有一绳环,环的大小以能套住马头为宜。绳索套马是骑手手持打着活结的绳索,开始时让烈马疾奔,众骑手纵马飞驰追赶,至适当距离时迅速套马,以先套住马头、拉住烈马者为胜。
赛马、姑娘追这些与马有关的民俗表演是到新疆的游客“打卡”的观赏项目。在尉犁县的罗布人村寨,每周都会有叼羊表演,牧民们骑着自己的马,在沙漠上演着力量和勇气的较量。
“姑娘追”是哈萨克族等民族的马上体育、娱乐活动,多在婚礼、节日等喜庆的日子举行。
参加姑娘追的青年男女骑马并行,朝着前方二三百米处的指定地点进发。一路上,男方可以向女方开玩笑或说些俏皮话,趁此机会向心仪的姑娘尽情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但姑娘不能有任何表示,即使羞红了脸,也要默默倾听。
当两人骑到指定地点开始返回时,男青年要机敏地拍马疾奔,姑娘随之纵马穷追。姑娘们一边追,一边用皮鞭抽打小伙子,按照惯例男青年也不得还手。于是,草原上就出现了“小伙子拼命跑,姑娘拼命追”的风趣场面。
在场的观众,有的为姑娘叫好助威,有的为小伙子呐喊加油。追逐中,如果姑娘喜欢这位小伙子,那么鞭子只是在他的头顶上虚晃或轻打而已,并不会真正落下。“哈萨克族姑娘追”已被列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竞技比赛
动人心魄
3月30日,“万马杯”春季“那达慕”赛马会在博乐市赛马场举行,来自疆内外的96匹赛马参加了比赛。观众为参赛骑手加油助威、为精彩表演鼓掌喝彩,还能亲自体验一把民俗射箭。当天,博乐市赛马场共接待游客近万人。
“带着家人观看赛马会,我们挺激动的。我和妻子以前就很向往新疆的美景,今天在博乐市能看到这么精彩的赛马、叼羊,看到具有新疆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觉得特别值!”湖北游客周峰说。
此次赛马大会为期两天,共有10场比赛。比赛项目分7000米速度赛马、2000米速度赛马等。除赛马以外还设有叼羊、民俗射箭等项目。“我们以竞技比赛、文艺展示、旅游观光等活动为载体,全面推动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丰富和拓展博乐市旅游业态。”博乐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乃德米提说。
4月6日,一场春日暖阳下的赛马活动在富蕴小城的赛马场激情开赛。现场人头攒动、马声嘶鸣,游客和骑手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策马扬鞭豪情飞驰,这是迎接春回大地的最好方式。
2019年,富蕴县将依托赛马场,实现赛事常态化,富蕴县赛马场2019年将举办国家级赛事1场、自治区级赛事2场,地区级赛事10—12场,传统民族体育赛事多场。
同时,富蕴县赛马场即将引进20匹阿拉伯纯种马作为赛马马匹,6匹汗血马用作观赏马匹,3匹德国场地障碍赛马作为盛装舞步表演马匹及20多匹调教好的伊犁杂交马、地方马和4匹小矮马为游客提供骑乘体验。届时,游客可以在这里观看马术表演、骑乘体验、合影留念等。
(新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