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遭滑铁卢 国乒面临系统性挑战
WTT蒙彼利埃冠军赛,中国乒乓球队遭遇滑铁卢,有关“国乒优势缩小”的话题,再度引发热议。
本站比赛,国乒各派出4名选手参加男单和女单争夺,最终两项比赛均无缘决赛,以零冠收场。继亚锦赛之后,又一次让人感受到外协选手“狼来了”的逼人态势。
在此前的亚锦赛上,国乒7个项目中仅获得2金2银1铜,遭遇52年来的历史最差战绩。尤其是女乒团体赛负于日本丢冠,头号主力孙颖莎让张本美和在自己身上取得交锋首胜,让国内乒迷感受到不小震撼。
如果说亚锦赛失利,有国乒主力在奥运后过于疲劳的因素,此次蒙彼利埃冠军赛败北,则有主力队员退赛的原因,那么国乒第二梯队和后备力量乏力,这却是明摆在眼前的现实。
男乒方面,梁靖崑、林高远在男乒国家队里基本是第四、第五的位置,此次都输给了德国的杜达。
重点培养的两位接班新秀,向鹏和林诗栋先后败给了法国的勒布伦。
再看女乒。王艺迪、陈幸同都是国家队的中坚力量,此次都在16强赛中出局;后备力量方面,石洵瑶也没有表现出张本美和那样的上升势头。
可以说,国乒的领先优势,已经被蚕食追赶到了空前的程度,全靠塔尖之上的几大第一梯队主力撑住成绩,而第二梯队面对外协群狼,输赢已完全不好说了。
甚至第一梯队主力如孙颖莎、王楚钦等,也感受到了强劲冲击,亚锦赛上,张本美和首胜孙颖莎、朝鲜的金琴英也赢了莎莎,王楚钦则接连被伊朗、丹麦选手拉下马……
冷门爆出的频率似乎也比以往大大增加。比如王楚钦在中国大满贯上输给世界排名50的林德、在亚锦赛上输给14岁伊朗小将本雅明-法拉吉;陈幸同被16岁的埃及小将高达淘汰,这些都令人颇感意外。
让人担心的还有年龄对比。
国乒此次公开赛派出的四名重点培养新秀,除了石洵瑶负于队友钱天一外,其他三人输给的外协对手都很年轻。
另外,这两年对国乒形成冲击的外协选手中,基本都是年轻新锐:早田希娜和平野美宇24岁、张本美和16岁、莫雷加德22岁、勒布伦兄弟21岁和18岁……而我们同年龄的年轻人,如林诗栋、向鹏、蒯曼等人,面对他们并无明显优势,甚至可能是下风球。
在国乒男女队巴黎周期的三大主力中,马龙和陈梦年龄偏大,未来谁能顶上来挑起担子,暂时还没有明确的答案,这恐怕也是令国乒高层最为警惕担忧的。
国乒长年领先,其巨大优势来源于一套成熟的人才培养磨砺机制。
在中国,乒乓球参与人口固然庞大,但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毕竟是两个概念,类似于塔基和塔尖。
竞技体育讲究的是从该运动项目的人口参与基数中,再提取加工出最精英最顶尖的一批人,是一整套包含了选拔、培训、竞争淘汰的汲取机制。
中国乒乓人才选拔培训仰仗举国体制,一直以来都走“全国一盘棋”之路。从体校选苗、输入各个省队,再到进入国家青年队、二队、一队,每年都有集训合练与交流选拔,是一整套完备的机制。
最好的苗子,最好的教练,最好的训练模式,最好的优胜劣汰机制……举国体制,成为国乒长盛不衰的法宝。
与这套机制相匹配的,是国家的投入与支持。国字号运动队的预算经费,都是国家给总局拨款实现,专款专用,确保运动队和运动员后顾无忧。
这样的有效机制,最终会被别人学去。
过去外协希望通过聘请中国教练、引进中国选手来提高水平,如今则干脆学习全套机制。
比如日本乒乓的崛起,其卓有成效的“造星计划”,就借鉴了国乒的系统优势。
日本成立文部省体育厅,向日本国会申请专门财政拨款,成立JOC国家训练中心,让乒羽柔道摔跤等多项目的国家队选手,在大赛前可长期集中训练,费用由专款覆盖。
此外,日本建立国家体育训练精英学校,挑选好苗子从小入学,边受教育边训练,模式类似中国体校,再与国家队体制接轨,于是涌现出伊藤美诚、张本美和、大藤沙月等一批年轻新锐,渐渐拉近与中国队的距离……
前中国女乒主教练陆元盛,多次提到日本乒乓的崛起威胁:“日本能取得成绩当然是因为有投入,人才体系、教练保障、资金保障和科研体系,都是需要长期的投入。从乒乓球发展的规律来说,因为我们的基础在,所以无论是技术上还是人口上都具有优势。但是我们也要居安思危,要去研究,保持住我们的优势。”
欧洲男乒方面,既有广泛的民间参与基础(德国正规注册的乒乓人口达60万人,法国30万人,非注册的打球者则更多),又有热闹非凡而且水平很高的联赛体系(比如德国乒乓联赛),加上后期国家队的集训加持,也为培养天才新锐提供了土壤。
如果说,以往国乒只需重点对付个别外协对手,那么现在面临的对手冲击,甚至可能是系统性的、规模性的,新的威胁可能会源源不断的涌现出来。
对于现在的形势,国乒内部也在思考变化。有消息称,目前队内正在酝酿考虑的调整措施包括:设立分级参赛制,让二梯队选手和新人有更多大赛锻炼机会,重新制订女乒梯队计划等。
孙颖莎说:现在乒乓球的竞技水平整体来说,女子方面,亚洲包括欧洲,慢慢地都很接近了,这也是竞技体育的魅力。
从乒乓球整体发展的角度,这固然是好事,但对于希望保持优势的国乒来说,面临的挑战已经相当严峻。
(李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