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 综合体育

21位跑者在寒风冻雨中耗尽生命该有多绝望!极端天气引发失温深度分析

慧跑

关注

甘肃白银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遭遇极端天气,172名参赛选手中总计21人不幸离世,推测主要原因为失温。

虽然这一事件已经过去几天,仍然被全社会热议,因为这是一次极为惨烈的事故,造成了大面积人员伤亡。

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比赛当地突发极端天气,中国气象爱好者官微的一篇科普文章《冷涡猛于虎:甘肃山地越野马拉松极端天气始末》,从气象角度深度分析了为什么当地会突发极端天气,本文在获得授权情况下转载部分内容,同时结合失温为跑者科普安全跑步知识。

冷涡是如何造成比赛地点气象突变的?

事情还是要从那个靠近我国的巨型冷涡说起。

5月20-21日,巨型冷涡来到新疆;

5月22-23日,它先后掠过西北、华北,这其中也包括比赛举办地。

23日晚这个冷涡已来到黑龙江西界。

冷涡所到之处,北方皆有降温,其中新疆、内蒙古降温猛烈,阿勒泰一度逼近0度,内蒙古发布了寒潮预警。

大家注意比赛举办地白银市景泰县处于强降温区边缘

甘肃气象台5月21日的预报指出:

5月21-22日,河西走廊五市将会有降温,幅度为4-6度;

景泰县气象台于5月21日夜里也发了第二天大风蓝色预警,说气象部门没有及时对于这次极端天气做出预警是不实的。

而在此之前,白银市景泰县阳光普照,气温节节攀升,5月21日下午最高已达25.6度。

一边是阳光烘烤下的夏天气息,一边是有寒冬实力的巨大冷涡,极端天气就此酝酿。

5月22日早晨,冷涡中心来到毛乌素沙漠以北,大量寒冷空气从几千米的高空“跳伞”,俯冲进入黄河上游地区,一道巨大的冷锋云带在甘肃、宁夏和内蒙古形成。

早上8点起,景泰县城刮起大风,最大阵风达到6级;离黄河石林地质公园最近的石门乡,气温开始以一小时一度的速度下降。

不过此时,地质公园尚有阳光,在等待起跑的选手们并未意识到,冷锋云带即将在崇山峻岭中加强,并和他们正面相遇。

9点,比赛开始,选手们顶着阳光和北风进了山。此时,冷空气前锋小分队已向南渗透,比赛地点附近开始气温“倒降”;

到了10点半,冷锋云带驾到,并在地面热力、山地抬升作用下发展出对流云团,和抵达CP2和CP3之间的选手正面相遇。

发枪前阴云密布

气象数据显示,此时景泰县城等地开始迅猛降温,最大降幅达1小时4度,最低气温一度达到6.5度。

景泰县城的海拔约1600米,根据对流层“越高越冷”的气温规律,此时2000-2300米的越野线路上,理论气温只有2.3-4.1度,再加上降雨打压,实际温度很可能已在0度左右。

赛道经过石门乡,当天气象条件

不止如此。在冷空气主力的作用下,景泰县狂风大作,县城周边测得8级风,高山赛场上更有摩擦力减小+对流助威的因素,风力只会更大。

据抵达CP3附近的选手回忆,当时山脊附近的风可以“直接把人吹跑”,9-10级应是合理估计。

灾难就此不可逆地发展。CP2、CP3之间是漫长、陡峭的崇山峻岭,手机信号时有时无,人烟稀少。

原本有用的路牌标识等等,在狂风冰雨中,或被吹跑,或因为能见度极低而不可辨识。

而着短袖短裤的选手们,正毫无保留地暴露在“狂风冰雨”之下,面临极端的风寒和失温。

CP2与CP3之间是参赛选手发生失温的主要位置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同样的温度,刮风比不刮风冷,刮大风比刮小风冷,这就是风寒效应。

如果刮风的同时还下雨,会冷上加冷;如果你淋了雨,又暴露在刮风下雨的环境中,会冷上加冷再加冷,因为大风会迫使你身上的水蒸发,再带走热量。

此时,如果选手们多穿了一套防水冲锋衣、能找到遮蔽之物、能补充能量或者迅速下山,或许问题也不大,毕竟温度是0度上下,不至于冻伤,主要器官不至于发生不可逆损伤。

但是正如前文所说,这时的山路已非常陡峭,进不了也退不得。很多选手在此耗了太长时间,让失温的后果无法挽回。

CP2与CP3之间地形还原显示有很大爬升(两个蓝色点)

冷涡是春夏季北方常见的天气系统,本不应该“猛于虎”。但近几年,全球气候在变暖,我国异常快速升温的次数增多,地面大量热量被带至高空,高空冷空气、底层暖气流之间的温度差不断扩大,冷涡变得越来越危险。不久之前的4月30日,江浙沪的破纪录15级狂风,即为冷涡诱发。

甘肃的“522狂风冰雨”,又是一次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冷涡诱发的极端天气。

单从数据上看,这次的降温、降雨和风力并未打破纪录,但它恰好在户外比赛时出现,在一天之中最温暖的时候引发气温“倒降”,将最恶劣的降温和风雨抛撒在救援困难的高山荒原之上,直接痛击跑者,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大气能量在不断水涨船高,经常突破极值,反常的“环流错配”时常出现,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已经以肉眼可见的频率增加,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其实离我们越来越近,越来越频繁了。

失温的威力

其实在5月初的2021乌蒙山超级越野赛过程中,就有选手发生失温和幻觉,虽然经过现场抢救,但由于山体塌方,可能挡住了前往医院接受医疗救治的道路,从而耽误了最佳抢救时间,这名选手于当天不幸离世。

从通告中可以看到,这名跑者在救助过程中,“安然入睡”,后又发生肚子痛,也即症状加重的情况。

这名选手已经出现失温、幻觉等非常危急的情况,任何昏睡、昏迷、失去意识、经过呼唤无法苏醒等情况都要引起高度重视,并且立即寻求正规医疗救助,而不是凭感觉想当然认为选手在休息,甚至认为睡一会儿,选手就没事了。

越野赛失温是一种非常危急,也比较常见的情况,此时最应该做的是事情是在现场急救同时,立即寻求医疗救援。

图片来自新华网

1、什么是失温?

失温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体温低于正常体温。很多人认为失温就是冷,就是因为温度低导致的,这个没错,温度低确实是导致失温的一个主要原因,但并非全部。

在户外时,气温过低、淋雨、趟水过河、内衣汗湿、大风等情况都会导致失温。

即使在20度的气温下,如果淋雨或者穿湿衣服都可能会导致失温。

失温症则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寒颤、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

2、失温的级别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6.5–37.5 °C。

失温根据温度情况以及表现,可以分为四个级别:

一级,轻度失温:33-37°C

患者表现为:颤抖、心律升高、排尿变多、呼吸频次升高、肌肉不协调、蹒跚、行为异常。

二级,中度失温:29-33°C

患者表现为:恍惚、颤抖减少甚至消失、虚弱、思维麻木、智商降低、口齿不清、记忆障碍、视觉障碍、心律不齐、瞳孔放大。

三级,严重失温:22-29°C

患者表现为:昏迷、神经反射消失(对疼痛没有反应)、呼吸频率和心律极低、低血压、可能出现心室纤颤、患者无法自主调节体温。

四级,致命阶段:低于22°C

患者表现为肌肉僵硬,几乎觉察到心跳或者呼吸、很容易出现心室纤颤然后死亡。

根据跑得比较慢的参赛选手赛后回忆中可以发现,在接近CP2的位置,雨势在强风作用之下显示了极强的降温能力,雨在此时已经不是落下,而是横着打过来,此时雨滴打在身上已经感觉有些针刺样疼痛,很多穿着单薄的选手已经浑身湿透,脚上也全是泥浆,整个人已经感觉很冷,手也开始僵掉。

降温明显,风雨交加,路面湿滑,全是烂泥已经明显不适合比赛,但比赛并未中止,此时已经有相当多的高手奔跑在CP2-CP3的过程中,从CP2到CP3爬升达到八九百米,上升明显,海拔越高,温度越低,越没有遮挡,冷风冻雨的威力进一步加大,奔跑在这个区间的选手普遍开始失温,且此时道路崎岖泥泞,上上不去下下不来,很多选手在这个区间走走停停耽误了大量时间,失温愈发严重,最终造成惨剧发生。

3、失温发展阶段

失温症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体温降至比正常体温低1-2 °C。

在这一阶段,人体会产生颤抖,双手麻木,无法完成复杂动作。远端肢体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呼吸快而浅。皮肤上出现“鸡皮疙瘩”,尝试使毛发竖立起来形成隔热层(人体由于毛发不足,这一反应作用有限,但是在其他物种中作用较大)。

病人可能感觉疲劳和腹部疼痛。这时患者甚至可能会有温暖的感觉,但事实上这是低体温症发展到第二期的危险信号。

第二阶段:体温降至比正常体温低2-4°C。

颤抖更猛烈。肌肉不协调更明显。行动更迟缓、困难,伴有步伐跌跌撞撞、失去方向感。这时浅层血管继续收缩,以保持重要器官的温度。病人面色苍白,唇、耳、手指和脚趾可能变蓝。

第三阶段:体温降至大约32°C以下,此时颤抖通常已停止。

患者表现为语言有困难,思维迟钝,记忆开始出现问题。通常患者手指已经不能正常活动,行走经常跌倒。

体温如果进一步降至30°C以下时,暴露的皮肤变蓝、涨大,肌肉协调能力几乎完全丧失,行走几乎不可能,语无伦次、甚至昏迷。

脉搏和呼吸显著减慢,但此时也有可能发生心率过快(心室性心搏过速和心房纤维性颤动)。接下来主要器官衰竭停止工作,宣告临床死亡。

4、失温救助的正确与错误做法

对于还具有一定活动能力的失温患者,说明在1级或者2级失温,应立即寻找庇护所、避风处、休息、换掉湿衣服、增加保暖、进食碳水化合物,此时也不要剧烈活动,防止四肢冰冷血液回流进一步降低核心体温。

如果已经失去自我行动能力,意味着进入了3级失温状态,那么首先要替换掉湿衣服,如果有睡袋需要将患者用睡袋包裹,如果没有睡袋,在没有睡袋和睡垫的情况下,可以用太空毯、衣物、座垫、地布、甚至是干草等一切能够用上的隔热物进行包裹,太空毯可以减少蒸发散热和辐射散热这两种热传导途径。

但需要注意的是,睡袋以及隔热层本身并没有升温功能,严重的失温患者已丧失产热能力,所以必须辅以复温措施。

所以,这时如果现场有条件,用布包住热水袋对患者腋窝、腹股沟、脖子进行辅助回温,然后立即将患者向医院转运。

搬运失温患者时要小心,就像搬运骨折患者一样轻抬轻放,避免过大的振动,否则容易造成冷血回心导致室颤死亡。

回温时要用布包裹热水袋,绝不仅仅是因为防止烫伤,而是为了防止复温过快,引起低血压和复温休克(Rewarming Shock)。

所谓复温休克是指快速体外复温过程中,如果复温过于猛烈,核心体温会进一步下降,控制不好将会导致患者死亡。

例如将患者浸入温水强制复温、把失温患者和健康人放进同一个睡袋“密切接触”,都会有一定的风险。

需要重视的是:失温患者呼吸频率很低,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状态,这时候患者四肢和外周血液循环已基本关闭,形成了一个“保温层”,身体大量脱水,身体将温暖的血液集中到 “身体核心”之中,保证内脏得以存活;

但如果错误地复温,比如对患者猛搓手掌心,这时容易让“保温层”外围冰冷的血液回流到内脏,造成低血压,并进一步降低了核心体温,可能引发了心室纤颤(Ventricular Fibrillation),或出现复温休克并可能引起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脏器衰竭乃至死亡。

有选手表示打开保温毯就被吹烂

再比如,也不能给盲目给2级以上的失温患者喝大量热水,这会剧烈扩张血管,导致低血压,进一步降低核心体温,可能会造成复温休克。

热水所带来的温度杯水车薪,但造成的副作用却很大。一般要等患者恢复到1级失温状态再给其含糖的温水。可能大家都有寒冷天气下小便增多的感受,这表明人在失温时,会大量脱水,在3级以上的失温,人体能脱水高达5.5升,这比人体血液的总量还要多,所以在意识恢复正常后(1级失温状态),应适量补充辅以电解质的水分。

讲到失温,还不得不提饮酒暖身这个话题,喝酒暖身=饮鸩止渴,有资料显示 33% 到73%的失温症是由饮酒造成的。饮酒会经历一个扩张毛细血管的阶段,体表变热,会更快的带走核心体温。

在失温及急救中,一般认为对3级以上失温患者进行体外复温,只能延长生命,只能送医院进行体内复温,例如通过静注、利用呼吸机加热胸腔。口对口人工呼吸,也有一定的体内复温作用。

综上来看,对于2级或以上失温的救治是非常复杂的,需要专业医疗力量和极端谨慎,而且不一定有效。但1级失温是很容易控制的,所以在户外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1级失温症进一步发展。

小结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极端天气离自己非常远。大家可能都认为,五月的甘肃已接近夏天,短袖短裤进山也没什么,也许参赛跑者重视防暑降温比重视降温大得多。

然而,正如全副武装往往遇不到危险,而真正的危险,都在你毫无防备时到来。

愿遇难跑者安息,愿中国越野跑运动痛定思痛,全面提升办赛安全保障和质量。

部分内容来源于:中国气象爱好者(再次感谢内容授权)

你认为导致21位参赛者遇难的诱因有哪些?

谈谈你对于理性参赛的看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