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年献词:体育强国建设的提速之年不可辜负!
没有一个寒冬不可逾越,正如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时光流转间,辞旧迎新不知何时起成为一个不急不缓、不悲不欣的程式。但又总有一些年份让人过于悲悯无助、厌世感怀、度日如年,以致于对新的一年充满憧憬、急不可待,2020年这个黑色魔幻的年份正是如此,多少人从年初就开始哀叹“2020年重启”、“2021年快来”。
作为最依赖人群聚集与线下消费的产业之一,体育产业无疑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中受打击程度最严重、恢复元气最缓慢的行业之一,这一年中,我们亲眼目睹和亲耳听闻了多少同行彷徨无措、夙夜焦虑的故事,而科比和马拉多纳领衔的体坛巨搫的溘然长逝更是在情绪层面加剧了这种焦虑和魔幻程度。
而当2021年终于到来之际,在欢欣雀跃之余回首2020年时却是如此的百感交集,以致于在写这篇新年献词时几度辍笔、感慨莫名。毕竟,外部大环境正在发生剧烈变化,大国博弈加剧,黑天鹅、灰犀牛事件不时爆雷,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陷入停滞,再加之新冠疫情防疫常态化,我国已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为支撑的发展新思路,而这些外部大环境对体育这类无比依赖和平宽松大环境、经济繁荣大趋势的行业提出了严峻考验。2021年就真的一定会更好吗?
好在,抛开杂念,在一番水澄心清、明心见性后,最终沉淀在心头的终是一股振奋之情。既为过去一年中体育行业的坚守故事而动容,又为2021年体育产业将拥抱的国家政策和时代大势而欢欣。
2021年不仅是建党一百周年,还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衔接年,2021年将正式宣布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体育产业而言,2021年最重要的一个政策红利就是《“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将正式出台。
要知道,在2019年出台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提出两大目标,即“到2035年,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和“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而“十四五”时期将是全面建设体育强国、将体育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
换言之,从2021年起,在短短的15年和30年间,就要相继兑现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和全面建成体育强国这些阶段性目标。时间相当紧迫,未来的3-5个五年规划必须要持续拿出非常具有可行性和紧迫感的具体落实方案,而《“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无疑首当其冲。
在明白这一点后,2021年出台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将注定万众瞩目,它将是体育产业开启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和打造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起始性纲领规划。所以,可以预见到的是,这其中将涵盖一些对体育产业扶持力度空前的政策、发展倡议和具体方案。
届时,《“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必将对中国体育产业形成又一波强有力的士气鼓舞。广大体育产业从业者将能够从规划中清晰地看到,政府未来五年的政策资源和优惠补贴主要投放到体育产业的哪些细分领域,从而精准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提前规避相应风险。总之,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这两大国家战略的过程中,2021年这个重要的“十四五”开启之年将至关重要。
当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环境下,2021年将注定为2020年的很多“欠账”埋单,这需要足够的智慧、多赢的统筹举措和高效的执行力:
体育竞赛表演业档期饱和:由于疫情导致2020年这个原本被万众期待的体育大年一度陷入了无赛可办的梦魇,一时间,从奥运会到欧洲杯,从欧洲五大足球联赛、NBA到中超、CBA,全球赛事在上半年先后被按下“暂停键”。据英国体育营销机构Two Circles在年初的一份报道称,2020年全球范围内原计划举办49803项体育赛事,但受疫情影响,完赛率预计要降至五成。
显然,延迟一年举办的东京奥运会和欧洲杯将已决心在2021年举办,2021年将成为大赛最密集的非典型体育大年。抛开各大国际单项锦标赛需要在2021年举办外,2021年在我国本土举办的陕西全运会、成都大运会等大赛必须想办法,在这种密集档期中见缝插针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推广营销策略。
至于中超、CBA等职业体育赛事,虽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后成功复赛,但空场赛会制势必导致其商业价值受限。赞助商和版权合作伙伴纷纷提出适当减免赞助金额,联赛分红势必缩水。再加之,为奥运会等大赛让路,联赛赛程也需要适度调整,这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对于联赛大家庭的团结是一种考验。所以,疫情对于职业体育赛事的影响将非常深远。
体育培训行业悲欣交集:2020年最悲欣交集的体育企业,无疑就是那些一边不断收到政策利好一边却又不断传出跑路、倒闭流言的体育培训机构们。
一方面,今年是体教融合政策出台力度最大的一年。今年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全面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随后在9月21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这堪称近年来体育领域规格最高的指导文件之一。
随后,国务院批准建立由教育部和体育总局牵头、15个部委参与的青少年体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未来,体育的中考分值将不断提升,云南省已率先将体育中考分值设为100分,这极大地提升了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对于社会体育培训机构而言,这是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
但另一方面,体育培训机构却因为疫情侵扰而被迫停课进而资金链紧张,最终传出倒闭、创始人跑路、洗钱等负面流言。整个体育培训业被市场监管机构列为失信风险防范重点对象,从严规范体育培训机构预收费。
当然,体育培训机构的落寞并不能全归咎于疫情这个黑天鹅事件,在疫情出现之前很多问题就已经初步暴露。所以,体育培训机构的当务之急就是自身苦练基本功,进一步加强自身的财务流程规范,防止盲目扩大规模,拖垮资金链。2021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体育培训业在拥抱政策红利之余也需要补强短板、积极拥抱监管。
体育人才流失:疫情期间,国内外体育组织纷纷采用了降薪、无薪休假、裁员等办法来自保,这也导致大量体育产业人才流失。以我国体育企业为例,今年上半年疫情最严重之际,大量体育公司出现减薪、裁员、甚至破产的窘况。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注销的体育企业就已达到4127家。
受疫情影响的不仅仅是小微企业,大量在业内以实力强大、背景深厚而闻名的体育企业都不得不批量裁员,就连上市公司都被迫断臂求生。某公司上半年卖掉优质资产,下半年又宣布退市私有化。另一家以路跑赛事而闻名的港股上市公司全年没有运营任何马拉松赛事,转而不断发布公告将账面资金用于基金投资,这也导致员工降薪幅度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
众所周知,体育公司往往都是轻资产公司,其最核心的资产往往是人。当人才流失后,体育公司乃至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景注定不容乐观。
2020年体育行业的人才流失不仅体现在企业裁员方面,更重要的是体育大咖们的永诀。年初的2020年1月26日,年仅41岁的NBA传奇巨星科比等一行九人乘坐私人直升机在美国加州卡拉巴萨斯(Calabasas)附近遭遇困难,无人生还,一时间,举世哀叹。在中国更是引发追悼热潮,知与不知,咸与同悲。
年底的2020年11月25日,“一代球王”马拉多纳因心脏骤停辞世,终年60岁,同样引发寰球追悼。在年初和年尾这两个时间节点,两大传奇巨星的遗憾离世甚至成为全球热点事件,冥冥之中,甚至成为了2020年魔幻年份的时代注脚之一。
此外,执掌NBA总裁权柄长达四十年的大卫-斯特恩(享年77岁)、担任国际篮联秘书长长达26年的斯坦科维奇(享年94岁)、意大利“金童”罗西(年仅64岁)、八一男篮“篮球元帅”余邦基(享年93岁)、中国女垒名宿和慈善先锋阎仿(年仅50岁)、中高协原副秘书长宋亮亮(年仅62岁)、西甲皇马前主席桑斯(享年76岁)、WADA前主席法赫伊、中国游泳队功勋教练徐国义(年仅50岁)、法甲马赛前主席迪乌夫(享年68岁)、NBA爵士队功勋主帅斯隆(享年78岁)、鞋类电商Zappos创始人谢家华(年仅46岁)、中国篮球新闻奖特殊贡献奖得主张平平(享年71岁)……这些体坛杰出人士长期为各自所属的运动领域做出巨大的推广贡献,一朝驾鹤西去,无疑是各自所属项目的巨大损失。其中甲皇马前主席桑斯等人正是死于新冠肺炎,更是让所在项目更直观地感受到了新冠肺炎的危害程度。
体育营销短视化问题加剧:想要推广一个品牌,首先推广一项运动。体育IP的特点在于其历久弥新,随着时间的增长,其品牌感染力和美誉度会形成跨越式的提升,而相比之下,真人秀等娱乐节目往往坚持不过三到五季就会让观众形成脱敏效应。所以,选择体育营销推广的品牌和运动IP需要长期捆绑,同样的,体育IP也要和商务推广机构长期密切合作、寻求共赢,这才是体育营销的真谛。但体育营销短视化、体育IP着急摘果子的问题一直存在,尤其是在疫情的侵扰下,这一趋势加剧。
英国体育营销机构Two Circles在年初预测,受疫情影响,全球体育营销的经济损失预计为616亿美元。但如今来看,这一损失可能会更大,大量品牌选择削减体育营销费用,甚至直接解约。
而另一个值得一提的现象是,由于疫情导致体育营销和体育版权的收入缩水,一些体育IP所有方选择与相关商务推广和版权合作机构解约。但未来前景如何,短期内很难断言,但不吐不快的是,个别选择不乏短视之嫌。
面对疫情困扰,英超在同意欧洲转播机构降低版权费用的同时却罔顾PP体育的协商善意,最终双方只能无奈解约。而排超联赛的商务运营机构体育之窗被发文指责拖欠排超联赛的运营推广费用并被解除合作关系。官宣一出,很多从业者反而都一边倒地同情体育之窗。在这件事上的人心向背,一目了然,个中缘由,不言自明。
2020年10月份坊间就传闻,中国篮协有意从已经合作长达15年的盈方中国手中收回中国篮球之队的商务运营权,转而自己来运营。中国篮球之队即中国男、女篮国家队的统称。自2006年起,中国篮球之队的商务运营权一直属于盈方中国,双方迄今持续合作已达15年。其中,在2018年11月,盈方中国曾与中国篮协完成为期6年的续约,但合同的形式是2+4,即中国篮协有权在2020年12月31日之前选择跳出现有合同。而最新消息,中国篮协已经在第一时间选择跳出合同并官宣将自己运营。
这一年的纷纷扰扰实在太多,上述列举难免挂一漏万。比如,我国长期以来在体育金融业方面探索不多,导致疫情期间虽有政策护航,大量体育企业却因为轻资产模式、没有物资抵押而无法获得银行的贷款。再比如,体育企业在转型迎合移动互联网浪潮方面动力不足,导致疫情期间困坐愁城,个别企业眼见直播卖货方兴未艾,于是仓促上马直播项目,结果生生把坑位费缴成了智商税。体育行业在拥抱移动互联网方面,唯一的亮点就是电竞行业,他们也是因为线上模式的先天优势,从而成为疫情期间体育行业中为数不多的亮点。
无论如何,危中有机。疫情进一步唤醒了国民的体育健身意识,这将极大地增加国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和主动性,体育人口规模将放量增长,体育消费动能将全面激活。而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最新联合发布的2019年全国体育产业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体育产业总产出为29483亿元,增加值为11248亿元,总产出比2018年增长10.9%,增加值增长11.6%,体育产业增速喜人。
显然,根据近几年的体育产业增速来看,2025年实现5万亿目标将是大概率事件。下一步,大家最期待的是,2021年将出台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将如何逐步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及如何定义体育产业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算得上是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振臂挥别2020的同时,2021终于如约而至。2021年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衔接年,也必将是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提速之年。各位体育产业同仁,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李涛
体育大生意创始人
2021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