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 综合体育

LSD训练:时间和距离哪个更重要?

慧跑

关注

很多跑马的跑友都会在周末进行长距离拉练,一来保持耐力,二来弥补周一至周五工作忙碌没时间跑步欠下的跑量。跑友们往往会花费1小时至数小时的时间跑上几十公里,这种训练方法跑友们将其称之为LSD(Long Slow Distance)长距离拉练。多数跑友进行LSD训练会设定一个目标,比如10公里、20 公里等等,然而这种设定距离的跑步方式真的合理吗?

1

不应当过度追求LSD跑量

之前广为接受的说法是在准备马拉松比赛过程中,要进行至少一次长达32公里的训练,也就是说,你只有能顺利跑下来32公里,才有可能去挑战42公里。这样的观点当然是有一定道理的,也即42公里的马拉松绝不是闹着玩的,需要有一定跑步基础的人才能参加。但是,对于普通跑友而言,一场32公里的拉练大约需要3个半至4小时才能完成。这么长时间的训练,将使身体承受巨大负荷,由此导致的疲劳也导致身体难以恢复,甚至诱发伤病,导致未跑马、先受伤这样的问题。那么跑马之前跑32公里究竟有没有意义呢?

首先,显而易见的是,不同配速的跑者在相同时间内完成的距离是不一样的。精英跑者跑完32公里的时间通常在2~2.5个小时,而普通的跑者完成同样的拉练有时甚至需要4~5个小时,那么在同等距离下,普通跑者身体所承受的负荷将是翻倍的。这种情况下,膝关节软骨磨损及软组织炎症问题都会大大加剧,伤痛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但如果不跑长距离拉练,我能跑完马拉松吗?

这就是本文的重点,训练效果的好坏,并不取决于训练距离,而取决于训练时间和训练质量。简单的可以将其理解为:从训练的重要性来说:

时间>强度>距离

2

从供能系统而言,时间比距离更重要

长距离慢跑训练的主要是有氧供能系统,也即LSD训练的目的主要是提升有氧系统的工作效率,防止比赛中后程出现“撞墙”现象,而刺激身体能量系统是以时间来计算,并非距离。对于跑步来说,有氧系统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和脂肪,这两种能量物质,尤其是糖,一般能够维持2个小时左右的供能(职业选手能够维持更长的时间,超马选手能够维持10多个小时)。当跑者耗时4个多小时训练的话,身体为了维持足够配速,会让部分肌肉蛋白参与供能,此时,就会出现部分肌肉细微损伤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马拉松之后身体酸痛好几天的根本原因,严重者甚至造成“血尿”、“横纹肌溶解综合症”,同时还会对身体的骨骼关节系统造成过大的负荷。

3

2.5小时是LSD训练的上限

国际知名铁三教练Joe Friel在《超长耐力训练》一书中提到,长跑的时间超过2.5小时将大幅度增加身体恢复的时间。2个小时的LSD可能只需要一天时间恢复,而3个小时的LSD则需要两到三天时间才能恢复。这样将会影响整个训练安排,导致在恢复期间你难以安排其他训练。

因为正常情况下,在两个LSD之间应当安排其他高配速、短时间的高质量训练如间歇训练,这样才能提升跑步效率,升级有氧引擎。而如果因为一次LSD训练太长,过度的疲劳将导致你接下来需要完全休息好几天,使得这期间安排其他训练成为泡影。

这时如果你不休息,硬要坚持训练,那么疲劳积累将不可避免,过度训练、严重疲劳、伤痛爆发等一连串问题将击倒你。

4

如何设定LSD训练的配速和时间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明白了,相比于训练距离来说,训练时间才是更重要的一环。

那么,对于普通跑友来说,如何去安排LSD的训练才能既不让训练过量,又可以保证一定的训练量,最终跑完马拉松呢?

以半马为目标的LSD训练:训练时间控制在1.5~2个小时;

以全马为目标的LSD训练:训练时间控制在2.5~3个小时;

以超马为目标的LSD训练:训练时间可以在2.5~3.5小时。

当然如果你不是以跑马作为目标,或者没有足够的体能来支持跑量,建议训练时间控制在30~150分钟,也就是说最多不要超过2.5小时。

当然LSD训练时的配速也很重要,速度不快是LSD最典型特征,但也并非越慢越好,理想的配速应当把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5%~78%。

在这里给大家一些配速参考:

10公里在55~60分钟完成的,配速:6’57~7’52;

10公里在50~55分钟完成的,配速:5’56~7’02;

10公里在45~50分钟完成的,配速:5’23~6’31;

10公里在40~45分钟完成的,配速:4’52~5’57;

10公里在35~40分钟完成的,配速:4’15~5’24。

一般LSD训练在赛前8~12周就要开始进行训练,在两个LSD训练之间还需要穿插其他强度的训练,如间歇训练等。只做LSD训练是难以成为高水平跑者的。当你的跑力值上升之后,在同等时间内,将可以完成更长距离的训练,最终提高比赛成绩。

讲到这里大家都理解LSD时间和距离谁更重要了吧,当然是时间更重要!这会不会颠覆大家的传统做法呢?当然切记,每次训练根据自己的能力,切勿攀比。

跑步运动研习社邀请到了李芷萱主教练——李国强教授;

结合40年的

跑步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

精心打造

《马拉松PB27讲》系列课程

详解全马需要的专项技能

一站式满足你对无伤跑马的所有需求

让你突破自我,健康跑出好成绩!

27节精品视频课

6大专项马拉松训练指南(周期化训练、训练强度、训练量、恢复与调整、备赛期注意事项、夏训与冬训)

长按二维码,立即报名

课程攻略

一、马拉松周期化训练 

● 马拉松的燃料来源 

● 马拉松系统训练的金字塔原则 

● 量化体能的关键指标最大摄氧量和乳酸阈值 

● 备赛训练为什么要进行周期化准备? 

● 周期化训练该怎么安排? 

● 系统的备赛训练提前多久开始? 

二、马拉松训练强度 

● 如何建立扎实的基础体能 

● 什么是“混氧跑”?“混氧跑”如何训练 

● 什么是“乳酸阈值跑”?乳酸阈值跑如何训练? 

● 什么是间歇跑?间歇跑如何训练?

三、训练强度与训练量 

● 跑者耐力水平如何进行评估?

● 每月跑量该如何进行控制和调整? 

●  训练强度如何控制,配速重要还是心率指标重要? 

● 如何知道自己的训练是否有效? 

四、恢复与调整 

● 过渡训练身体会有哪些症状?如何避免过渡训练? 

● 大运动量训练后如何做好身体恢复? 

● 如何改变跑量大,但速度提不上来的状况? 

● 每周训练频次如何安排?几次比较科学?

五、备赛期注意事项 

● 赛前长距离拉练以时间为单位还是以距离为单位? 

● 备赛期间营养应该如何摄取,注意哪些?

● 备赛期间如果出现伤痛或特殊情况计划如何进行调整?

● 女性跑者生理期训练应该注意哪些? 

● 赛中体能应该如何进行合理分配? 

● 赛后后恢复训练如何进行?

六、马拉松夏训与冬训

● 针对秋季赛事如何进行系统夏训? 

● 针对春季赛事如何进行系统冬训? 

● 室内跑步可以代替室外训练吗?

  一站式满足你对无伤跑马的所有需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