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 综合体育

古时栓马柱,如今成景观石

新浪体育

关注

拴马桩,顾名思义,是为古代乡绅大户等殷实富裕之家拴系马匹的雕刻实用条石,它的实用特征不仅体现在古代的日常生活中,也在古代艺术品中出现过。

拴马桩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一个小小的标志。早期农耕文化里是没有拴马桩的使用的,最早的有记载的拴马桩,是蒙古呼伦湖畔一根不规则的长方形石柱,据说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拴马桩。

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以及元之后明清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大量融合,马开始成为驮运物品、作战及代步的主要交通工具。加之蒙古族、满族等北方游牧民族有骑马狩猎的习俗,所以马匹的大量存在是拴马桩产生的直接原因。

栓马所使用的铁环、石雕绳器
墙壁上的拴马石
大门前的拴马桩

拴马桩,放在今天说,就是车位。汉唐时期,直至宋元明清,古长安城及其周边地区,无论将相府邸、商贾人家,院门口都有高矮不同、形制各异的拴马桩。

在不到一尺见方的石桩上,不仅塑造出了各种复杂的形象,而且表现出了别致的情趣、故事、传说和信仰。这些石雕,与其说是拴马用的,毋宁说是我们的先人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的生活的基石。透过它,我们仿佛可以窥见一个大文化的背景,窥见了我们的根。

传统的拴马桩一般高为2-3米,宽厚相当约20-30厘米不等。通常立于大门两侧,殷实的农户人家会在拴马桩上雕刻精美的图像,取其中的吉祥寓意镇宅辟邪,被称为庄户人的华表。

除了精美的观赏价值拴马桩还有一个实际作用,就是镇宅辟邪。

拴马桩立于大门两侧,而大门是确保生气的枢纽,“和气则致祥,乘气则致戾”,例如南向之门,为离位,属小吉。顺时针右侧西南方为坤位,对应阴,五行属水,为“六煞次凶”,凶星相克。按方位符镇法,立“泰山石敢当”于凶位,即可避凶邪。

新中式园林里,拴马桩是点睛之笔,带着历史的尘烟散发着沧桑凝重!

拴马桩的原料一般选用灰色或黑色青石条,也有用细沙石制作。传统的拴马桩一般高为2-3米,宽厚相当约20-30厘米不等。现在的拴马桩比较传统式样高度略低,宽度也随使用途径和放置的位置不一样进行调整,一般来说,用于户外的一般保持传统式样,用于室内的会略细一点。

看过了拴马桩的前世今生,感受了雕刻者的艰辛不易。精雕细刻的拴马桩是历史长河积淀的民俗瑰宝,见证了中华民族融合的进程,又被历史赋予了新的使命。

(本文来源石材研习社,转载请注明出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