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 国内足球

如何让更多人爱足球?-更强的国足 更好的中超

国内足球综合

关注

文 / 郭阳 体育产业生态圈

如何让更多人爱上足球?这个话题很大,大到一篇文章无法给出足够全面的答案,但这个巨大的问题又是整个行业必须要面对、思考并努力解决的,本文意在抛砖引玉,引发更多思考。

道路千万条,快乐第一条。或许归根到底,足球的本质,是快乐。而让更多人通过足球感觉到快乐,就是我们让更多人爱上足球的最佳方法。

足球,毫无争议的世界第一运动,但在国内却不尽然。

80年代,国家队主帅也是可以登上春晚卖头发的全民明星,国足冲击世界杯也是全民热议的话题,但到现在,同样的舞台上,只能在吐槽环节听到‘中国足球’的大名。

借郭德纲先生半句话——‘经过我们这代人的不懈努力吧’,足球已经沦为全民笑料。无论在什么场合,调侃中国足球,几乎成了最安全、最有共鸣的笑料。

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的是,几乎每年,中国足球都能爆出一些刷新下限的新闻。

2021年,一个看似‘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中性名政策,最终成为了压垮金元足球的最后一根稻草,从中超冠军江苏队到津门虎,多支颇具底蕴的职业球队走到了终点,而中超、英超、意甲等头部赛事的版权价格,也都在等待着被重新估值。

一时间,最近几年一度被资本捧上天的足球,再度被踩入谷底。

谁之过?过去,炮火往往对准足协,但随着多支地方球队‘停运’,也出现了不少反思的声音。无论是社交媒体上,还是体育论坛留言区,一个常见的声音是——中国足球迷,实在太抠门了,都是‘白嫖’大队。

周边装备不买,现场看球用赠票,看球花钱干脆找盗播,最大的开销可能是足球彩票……这一切最终导致整个中国足球产业无钱可赚,联赛仅剩‘广告牌’的价值。在广告价值被政策削弱之后,泡沫破裂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中国足球名场面’之‘脸都不要了’

针对‘球迷不花钱’这个话题,此前笔者曾与钟方亮老师约稿,进行了《如何让中国的足球迷花钱》的详细论述,并且给出了一些可行方法论。

当然,我们也不该一味指责球迷‘抠。国家最新的数据是,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447元,全国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达32189元——国人并不缺钱,但如果你无法提供足够优质的适合国民的优质产品,也就无法抱怨消费者用钞票投票了。

如果把做大足球产业简化为一个公式,在让单个球迷花更多钱的变量之外,另一个重要变量,就是如何吸引更多球迷

过去几年里,如何吸引更多球迷,一直是各家头部媒体平台最关心的事,直接造成跨界‘出圈’借势娱乐,成为各家的主流打法。

当然,花了真金白银的媒体平台去努力是一方面,IP所有方乃至体育从业者也需要想想办法,来为足球吸引更多的新鲜血液。

这里,笔者试着列了一些‘让更多人爱上足球’的方式,有些可能有一点操作性,有些则需要整个足球工业体系的共同努力。抛砖引玉,希望能对从业者有所启发,来找到更多可以参考的道路。

方法一:更强的国家队

竞技体育,‘菜是原罪。无论何时,国家队出成绩,都是让更多人爱上足球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方法。

有人说,在聊天时,曼联球迷叫‘我魔’,曼城球迷叫‘我城’,切尔西球迷叫‘我车’,阿森纳球迷叫‘我厂’,但唯有一支球队,可以让大家一起说‘我们’——那就是中国国家队。

1999年,当中国女足一路斩关杀敌,冲进女足世界杯决赛时,大街小巷都是聊女足的声音,孙雯等名字家喻户晓,‘铿锵玫瑰’的名号响彻神州,也被编进了春晚相声段子里。

2001年,当中国男足终于冲进世界杯时,电视上‘我们出线了’五个大字不断闪烁,欢呼声与礼花声响彻全国,从沈阳到北京,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无数球迷涌上街头庆祝胜利,那是中国足球普天同庆的荣耀时刻,有无数的孩子,从这一刻笃定了自己的足球梦——当然,后来基本都碎了一地。

但即便如此,国家队在大赛中踢出成绩,依然是带动更多人爱上足球的最佳方式,或许没有之一。

当然,这条路荆棘密布,最大的困难就是我们的硬实力。将在冬天进行的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依然维持32个席位,即便是拥有不少‘归化球员’,但中国队想要突围,难度依然巨大。目前来看,把目标定位‘杀进12强赛’似乎更稳健一些,这或许也是目前中国足球少有的救命稻草。

还好,望向2026年,扩军之后的世界杯将会有48个席位,其中亚洲有多达8.5席,而中国队目前世界排名75、亚洲第9——似乎梦想没有那么遥远。不过问题又来了, ‘清华北大扩招了’,你就一定能考得上吗?

当然,梦想还是要有的……

方法二:更好的中超

国家队大赛四年一度,就算是加上亚洲杯、奥运会,频次依然有限,而且其结果有很大的偶然性。那么,日常的联赛,也就成为了必须重视的元素。

更不用说,国家队成绩本身就与联赛息息相关,想要真正成为足球强国,联赛绝对是不容忽视的根基。这是球员成长的沃土,也是孕育球迷的摇篮。

过去,为了让中超更好看,足协和球队老板想了各种方法,也明里暗里喊出了‘打造第六大联赛’的口号。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宾客,金元时代随之而来——各位老板纷纷发力,把最顶级的球员带到中超的赛场上来。但随着金元泡沫破裂,眼见他楼塌了,有些顶级球星甚至拿了钱不出力装伤病,却去逛迪士尼……另外,足协也在不断努力,意在提升每场比赛的‘净比赛时间’,但这方面依然收效甚微。

必须指出的是,打造一整套联赛体系,努力发展青训,让中国联赛真正变得好看,是苦功夫,是慢功夫,也是无法绕过的路。这需要足协、中超公司、各支球队、赞助商、转播方、媒体甚至球迷的共同努力,英国、德国、西班牙等国给我们做出了先进示范,而和我们一起发展出职业联赛的邻居日本,也给我们了有益参考。

‘他山之玉,可以攻石’,模仿、学习、借鉴,不断让我们的联赛水平更高,是必须走过的路。之前取了多少巧,现在就要加倍还上多少学费。

不过,也不是一点捷径都没有,我们还可以试着,让中超更好玩。

在这方面,日本同样给出了一些例子,比如说,‘应援经理’的模式。手册中如是写道:‘联赛特命公关部是一个希望让更多人感受到J联赛和足球魅力而结成的部门,这个部门的部员就是大家!大家一起把J联赛和日本足球界的气氛炒热吧。’

此前的两代J联赛应援经理

多问一句,如果中超开设这个职位,你选谁?

作为这个部门的重要尝试,启用女艺人作为‘应援经理’,足立梨花在任职的三年里,完成了当时全部40家俱乐部主场的访问。

拥有小太阳一般的微笑,带着观众一起学习足球知识,探访球场的同时尝试各地美食……应援经理在经历了‘不懂球’的质疑之后,最终大受球迷群体的欢迎。也使得这个原本只打算举办一年的小型活动,逐渐变成了日本足球的一个标志。

回到中国,既然各大体育平台都开始借势娱乐,那么IP主体的中超是不是可以举办类似‘中超101’的选秀节目?然后利用年轻人热爱的选秀文化,给联赛或各支球队选出‘形象大使’,并依靠这些外貌出众的男女艺人,做出更多短视频、综艺内容,进一步吸引更多年轻人。

想想都觉得带感。

方法三:发力校园

‘体育要从娃娃抓起’——领导人的话言犹在耳。

自下而上地发展体育,场景无外乎社区和校园。在社区文化缺位的情况下,校园则成为了我们可以发力的体育沃土。无论是日本足球的‘双轨制(职业联赛与校园同步培养人才),还是美国各级别校园体育制度,都是我们可以参考与借鉴的方法。

张路指导‘足球应该从瞎踢开始’的言论很震撼人心,打造3万所特色足校的目标也足够宏大,但目标与方法确定之后,还要进一步完善与之配套的教练体系、赛事体系、场馆体系、人才输送体系。真正做到让足球教育各环节都没有后顾之忧。

‘你愿意让你的孩子去踢球吗?’如果认真发展校园足球,这个经典的问题也会有另外的答案。给到足够好的环境,给到没有后顾之忧的培养体系,给到更好的出路,让孩子多一个积极健康的爱好,降低近视率,取得更高的体育分数,如此一来,家长自然也会给予更多支持。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从此刻开始发展校园足球,早早种下数千万颗种子。坚持下去并假以时日,中国足球文化总有一天会蔚然成林。

路在何方?路其实一直在脚下。

方法四:借力文化

守正,还要出奇,如果说以上三招都是‘正’,那么借助各种文化载体,就是可以参考的‘奇招’。

《足球小将》《灌篮高手》《网球王子》,邻国漫画中体育,激励了全世界的孩子爱上体育运动。除了已经验证过的漫画以外,足球综艺、足球电影、足球短视频账号、足球播客、足球电视剧乃至足球游戏与足球电竞,都是可以植入的优质载体。

毫无疑问,文化可以事半功倍地浸润到社会各个层面,会是培养足球爱好者的出色抓手。 但需要注意的是,只发展周边文化而不搞足球本身,犹如只练招数而不练内功,最终可能坠入走火入魔的邪道中去。因此,借力文化只能算一个奇招,而非少林正道。

方法五:办!大!赛!

万变不离其宗,竞赛表演业永远是体育产业的核心。一场家门口的大赛,绝对会给中国足球以质的飞跃。

很快,2023年亚洲杯、改革并延期了的新·世俱杯都近在眼前,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沈阳、济南、杭州、大连、重庆、成都、西安、青岛、厦门、苏州……这样15座城市都在紧锣密鼓做足准备,等待着大赛来到家门前。

更专业的球场,更高水平的球队,配合着家门口的大赛,对于新球迷的拉动效果不言而喻。

当然,这么多专业场馆,亚洲杯与大型世俱杯的赛事练手、人才培养,我们的目标绝不仅仅于此。

在家门口办一届世界杯,才是我们的‘星辰大海’,才是让国人为足球沸腾的终极一战。

2030、2034、2038……这一天何时会到来呢?更好的硬件已经具备,更好的软件也要跟上——更好的国家队成绩与更多球迷,依然是我们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家门口的世界杯,我们一直在等待着。

当然,归根到底,足球的本质,是快乐。上述所有的方法都是‘道’,而快乐则是‘术’,让更多人通过足球感觉到快乐,就有机会让更多人爱上足球。

不过话说回来,现代体育,尤其是足球,是现代化的工业产物,需要用宽广和长远的视角来看待,绝不是一朝一夕的短期任务。

想要真正拥有更多球迷,战术上‘道’的升级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还是战略上的升级。捷径可以短期超车,但想要长期获得更多足球人口,唯有整个体系进行革新,形成自下而上的动力,才能推动中国足球真正翻身,回到它应有的轨道上去。

如何让更多人爱上足球?这里给出的方法挂一漏万,但如果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算是没有白白浪费诸位的流量。

最后多说一句,可能有人要问了:为什么非要是足球?

经济方面的数字暂且不提,我们不妨引用一段氪体专栏作者羽则,在回忆‘2001十强赛’文章里的话吧:

‘这(指举国欢庆)是足球运动的独特魅力,也是新中国70年来足球带来的独一无二的心潮澎湃。中国足球已经在黑夜潜行了多年,未来就算再次出线,很可能也因为时代更迭无法重现当年的狂热氛围。

当年的那个高中学生,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孩子的爹。我们依然没有第二次登上世界杯的舞台,但我相信总会有再次‘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一天。等到那一天,我一定会跟自己的孩子讲讲当年的故事,说说于根伟的那个进球和那场1-0的胜利,对老爹这样的中国球迷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无比庆幸,曾经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

我也满怀希望,相信未来会有更好的时代。’

无论中国足球现在是不是已经跌入谷底,只要还想发展体育,那么让更多人爱上足球,就会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

让我们满怀希望,让我们继续前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