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 国内足球

村超真比中超强?不必强行比较

新浪体育讯

关注
听新闻

5月27日晚,巴西足坛明星卡卡现身贵州榕江“村超”现场,参加逐梦冠军公益赛,并与当地球迷互动。这位昔日足坛巨星的出现,令“村超”热度进一步攀升。

村超的热度

这两年,村BA、村超等群众体育赛事的火爆有目共睹,而且实现了破圈效应,规模和影响力甚至超过某些同项目的职业赛事。

今年的村超联赛,参赛规模又有扩大,多达62支球队进行了162场预选赛,角逐出前20名球队,然后是正式联赛阶段,7月则是总决赛。总决赛后,还有女子村超和青少年村超夏令营,可谓一派红火。

村超的火爆,是流量时代的产物,也是对流量有效利用的结果。榕江每个乡镇都有直播服务中心,每个村子都有直播点,全县一共培育运营出1.2万个相关新媒体账号,而本地的网络直播营销团队就多达2200个。

对流量的运作,让村超插上了一飞冲天的翅膀,自媒体和新媒体的病毒式传播,让村超品牌实现了破圈而出,甚至变为传统媒体和各界明星也要来分一杯羹的热门流量赛事。

英超甚至也来向村超“取经”。去年底,英超联赛国际高级顾问格雷厄姆·鲁滨逊来到榕江考察,感受当地的民间足球热情,并探讨英超与村超在社区足球拓展方面的合作可能性。

村超的爆火,还带动了当地的旅游:2023年,到榕江来看球来旅游的人高达765.8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5亿元,而农特产品生产与销售的相关产业,销售收入超2.8亿元。小小的足球,带动转起来的,是当地的经济。

村超比中超还牛?

去年曾有传闻称,中国足协将对村超进行调研,引发网友的热议。

有网友称,足协该好好取取经,中超该向村超学习;

还有网友说,村超的存在,打了中超的脸;甚至有人建议,组织中超球队来村超踢一场,“赢了领走两根肉肠当奖品,输了回去好好反思。”

当前国脚郜林受邀来为村超助阵时,有记者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感觉村超的水平,比国家队还高?”郜林笑着回答:“那明天得尝试一下。”

村超比中超还强?这样的舆论调子背后,是民间对中国足球的怒其不争在作祟,换句话说,是借村超在拿中超玩梗儿。

至于赛事的竞技水平和观赏性,两者当然不具可比性。一方是民间草根,另一方是职业圈的顶尖,对足球稍有了解的人都清楚,职业和业余的差距,堪称天壤之别。

前国脚毛剑卿曾聊到“业余球员踢职业比赛会是什么场景”的话题,他直言不讳:

“一个业余球员啊,他上场一分钟都踢不了,因为他拿不到球,他只在乱跑,跑五分钟就结束了,他也不知道往哪跑。第一,拿不到球在场上胡跑;第二,他体能也没有基础保障。”

“别拿爱好和专业比。他不知道职业的有多苦,我们是没有青春的,每天都要训练。我从8岁到34岁退役,每天要练多少时间,生活就是足球。”

至于宣传村超的观赏性比中超强,也只能说是搞噱头,村超的“观赏性”更多存在于镜头的剪辑中,真正看整场直播的人,对村超的真实观赏性,一定有更清楚的认识。

村超与中超 各走各的路

其实,人们喜爱村超,不是因为水平和观赏性,而是因为它的接地气,它的原生态,它的草根性。

村超更像是以足球名义开展的民俗文化展示舞台。

在这里,开场、中场休息等都会有各种表演,侗族歌会、民族舞、摆王木鼓等民俗节目火爆登场……

每年村超比赛过后,紧接着就是当地美食节活动,“体育运动+民族文化+地方美食”,要的就是一个多元素大联欢。

另外,在足球方面,村超是中国目前稀缺的草根社区足球的典范。

在中国足球的金字塔序列里,国家队和中超联赛是顶端的象征,村超则是塔基中的亮眼存在。

人们常说,塔基牢固,塔尖才能搭得高。

每当国足铩羽时,人们总要讨论足球人口、全民参与度的话题,“没有可踢球的足球场”、“平时踢球的人有几个”……但在榕江,这里的草根足球开展,却相当“另类”。

榕江是传统的足球发展地区,全县40万人中有5万人踢足球,有标准足球场14个,有着国家足球典型县称号。

所以,村超对于足球的意义,其实不在于水平多高,而是从基层改变足球生态,培植足球文化,扩大足球人口和球迷人群。

对这一点,榕江县方面看得很清楚。县长徐勃就表示,村超打造的是一个“文化品牌”,而且会一直立足于业余草根赛事。“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做‘村超’世界杯。真正的世界杯是职业大赛,但我们坚持做业余赛事;他们是金字塔顶端、属于豪华巨星的豪华赛事,但我们坚持做金字塔底端的、植根于普通人烟火气的赛事。”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本身就是两条不同的路,中超走中超的,村超搞村超的,不必把它们对立起来进行比较,因为两者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使命和意义。(李普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