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 国内足球

评论:北京国安名字保住了 并不意味万事大吉……

国内足球综合

关注

来源: 体坛新视野

6 月 21 日上午,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官方宣布,俱乐部已经完成了股权变更,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控股股东中赫集团受让中信集团所持有的俱乐部 36% 股权。至此交易已全部完成,中赫集团现持有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 100% 股权。这也意味着国安的名称和投资人的字号没有任何关联,北京国安这一名称符合足协中性化改革的要求,可以继续使用。

国安保名大戏正式落幕,意味着中超 16 支球队全部完成中性名变更任务,最终只有北京国安、上海申花和长春亚泰三支球队保住了之前的名字,其他球队已经彻底告别了原来的称谓。长春亚泰足球俱乐部,靠着股东长春吉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将持有的 100% 股权转让至长春嘉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完成了股权的剥离,保住了亚泰的名字。而现在的上海申花队的投资方绿地集团,其下属的公司、机构中,并没有用“申花”命名的企业,所以“申花”二字仍可以使用。

再说回到北京国安,保住“国安”的名字在外界看来是顺理成章,然而,这场旷日持久的保名大战,其间各种曲折之复杂以及中赫集团董事长周金辉投入之巨,都是外界难以想象的。2020 年 12 月 14 日,2020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专项治理工作会议上发布了《关于各级职业联赛实行俱乐部名称非企业化变更的通知》,要求中超、中甲、中乙联赛各俱乐部在 2021 赛季开始前完成名称非企业化变更,国安的保名大战自此正式打响。2021 年 1 月 29 日,北京产权交易所信息显示:中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已发出产权转让申请,以1元底价转让北京中赫国安足球俱乐部有限责任公司36%股权,这意味着,国安俱乐部在满足中国足协提出的“中性化”名称要求上迈出关键一步。不过,当时外界对于是否有企业愿意与中赫集团共担俱乐部将近 18 个亿的债务,共同投资国安俱乐部表示关切。2021 年 3 月 23 日,“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工商注册变更核准通过,标志着保名大战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6 月 21 日,国安官宣完成股权变更,这场历时 6 个多月的保名大战终于落下大幕,“国安”这个名字算是保住了……

作为股权出让方,中信国安在向中赫集团转让国安俱乐部股权期间还曝出了子公司财务造假的负面新闻。中信国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证监会认定存在财务造假行为,其子公司青海中信国安在 2009 年-2015 年这 7 年时间里,累计虚增利润总额超过 10 亿元。最终,中信国安收到证监会管委会开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被罚款 60 万元、相关高管给予警告,分别处以 30 万元罚款。

中信国安内部存在财务造假,中赫集团还要不要从他们手中收购俱乐部 36% 的股权?这一度成为京城球迷关注的焦点。而双方在股权转让过程中的争论的焦点主要还是在俱乐部的巨额债务上。今年 2 月 1 日,中赫集团原定的发布会并没有召开,发布会推迟的原因,是 “中赫” 与 “中信” 尚未在转让价格方面达成一致,双方的分歧就在于俱乐部债务如何负担上。

由于“中赫”要从“中信”手中拿下俱乐部剩余的 36%股权,从而实现对俱乐部 100% 控股,理论上讲应该由“中赫”全部负责俱乐部债务。而拿下剩余 36% 的股份,意味着中赫集团要多背6 亿多的债务,这似乎是中赫集团一开始无法接受的。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俱乐部中性名更名最后期限的临近,中赫集团还是下定了决心。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国安俱乐部工商部门名称在 3 月 23 日完成更改,两大集团在股权尚未完成变更的情况下,中赫集团先让球队以北京国安的名称参赛。尽管一旦在足协规定的时间里,中信方面没有完成在国安俱乐部内的“彻底退场”,“北京国安”理论上依然存在着在赛季中被足协更名的可能性,但随着中赫拿下 中信手中 36% 的俱乐部股份,一切也就此尘埃落定,国安的名字保住了!

站在中赫集团的角度简单算笔账,“国安”这两个字,一个字至少价值三亿,但“国安”这两个字,在京城球迷心中却是无价的。这个从 1992 年就被俱乐部使用的名称,对北京球迷来说意味着太多,“国安”两个字背后承载着俱乐部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或许是被国安球迷为了保住这个名字做出的不懈努力所触动,或许是被国安二字背后巨大的无形资产所吸引,总之,中赫集团董事长周金辉兑现了一定要保住国安这个名字的诺言。

对中赫集团而言,能够打赢这场保名大战,确实殊为不易,然而,就这个赛季来说,俱乐部还有很多道坎要过。七大国脚回归后如何迅速与球队完成磨合?巴坎布、奥古斯托、金玟哉三大外援是走是留?摇滚主帅比利奇能否更快进入角色,激发球队潜能?平添的 6 亿多债务,怎样才能消化?显然,一系列问题并不是保住国安这个名字就能解决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