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 国内足球

国足恐放缓归化步伐:没钱 李铁难如里皮般获支持

国内足球综合

关注

来源:足球报 

记者陈永报道 随着国际足联通过了“球员协会转换相关条款的修正案”,中国足球的归化行动看似迎来了曙光,比如,已经入籍或有望入籍的球员看到了代表国足参赛的希望,中国足球可供归化的人才面也在放宽,但是,真正要把这一切转化为行动甚至效益,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甚至我们可以这么说:归化政策确确实实在放宽,但归化行动,却恐怕不会加快步伐,甚至和第一次大规模的归化行动相比,会放慢步伐。

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问题是经济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又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中国足协限薪的政策,其二则是各俱乐部的经济状况

目前,入籍球员以国内球员身份注册,那么相关限薪政策就需要按照国内球员标准进行,也就是税前1000万人民币,国脚上浮20%,当然,也可以合理规避,比如先和外援签订5年合同,然后再进行归化,但中国足协对外援同样有限薪标准:税后300万欧元。

目前潜在的归化目标,如特谢拉、卡尔德克、埃弗拉、伊沃等,包括格德斯、奥斯卡(永昌球员)等,有的或许可以接受这个薪水,但有的肯定是不能接受的,毕竟此前恒大的归化,已经给出了一个标准,而目标归化球员恐怕也不会真正想着是为国效力,如果薪水和此前薪水没有太大差别的话,他们估计也没有动力更改国籍。

更重要的一点是,中超几乎绝大多数俱乐部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问题,今年多家豪门俱乐部都出现了欠薪、拖欠转会费、谋求股权转让等问题,通过他们明面的或者传说的新闻,可以预见其投资会全面收窄,甚至有俱乐部萌生去意,这个时候,谁会大把砸钱搞归化?至于中小俱乐部,财力更加紧张,同样存在欠薪等现象。

所以,从俱乐部的角度看,对归化未必有多大的热情,他们或许会愿意归化一些物美价廉的球员,但这似乎又不是中国足协和国足层面所希望的。

第二个问题是国足的推动力在减弱。国足目前所能动用的资源其实也在全面收窄,此前足球归化最终得以启动,除了沾了冰雪项目的光,里皮是重要的推手,甚至他可以钦点归化哪些球员,当然,也有里皮并不需要的球员被归化,但这其实只是附带的归化。

但目前的李铁,恐怕很难获得这种全面甚至无条件的支持,李铁本人对归化球员表达了愿意使用和包容的开放态度,归化球员也的确是他的世界杯冲击之旅必须的,但这并不表示他可以如里皮一般去推动中国足协和俱乐部协同作战完成他想要的球员的归化

第三个方面,目前中国足协并不反对归化,但同样也没有全面主推归化的迹象。在国际足联通过“球员协会转换相关条款的修正案”后,中国足协在接受采访时的表达很官方:“中国足协高度关注国际足联年度代表大会的相关内容。中国足协将按照国际足联新规和有关规定,稳妥推进归化球员工作。”其中,“稳妥”二字的表达还是很慎重的。

其实,在俱乐部经济情况比较严峻的当下,要想推动归化还有两个方法:

其一是中国足协设立专项经费,但这个至少目前是没有的。其二,中国足协继续委托一家或者两家俱乐部进行归化,比如第一次归化浪潮中的恒大,但是,为了联赛的公平,中国足协在归化球员联赛出场政策方面已经出台了比较严格的措施,一支球队只能给予非血缘归化球员一个本土球员的报名名额,为的就是避免联赛不公平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恒大或者其他俱乐部又有什么理由出力不讨好呢?

当然,凡事不能一概而论,中国足球固然实力不济,但政策朝令夕改是出了名的,或许未来,受困于国家队的战绩,又会出现新的归化浪潮,但至少从目前这一届中国足协的举动来看,他们其实更想把政策确立之后长期实施,目前也看不出中国足协有加大力度推动归化的任何迹象。

必须要说的是,归化当然还是会继续进行下去,中国足协也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政策,每个俱乐部可以以国内球员的名额报名一个非血缘归化球员,这还是有吸引力的,但条件其实也相对苛刻,这名球员要满足“具备国家队比赛资格”以及“符合入籍满5年”这两项要求之一,其中后一项要求更像是为了目前已经入籍但不具备国家队比赛资格的球员制定的限制性条款,未来基本上不会有俱乐部先入籍一名非血缘球员,然后等5年再以本土球员的方式报名。

可以预见的是,在俱乐部投资收紧的背景下,即使有俱乐部想要通过归化球员增强球队竞争力,参与推动这个事情,但这和中国足协、俱乐部上下联动、整体协调、全面推动肯定是两码事。

本报记者认为,归化其实对于目前的国足是有一定意义的,毕竟未来多年,国足的实力理论上是持续下滑的,或许在10到15年之后会有反弹,所以归化有一定的意义,但归化必须要避免“豪赌世界杯”这种赌博性的操作方式

足协更需要做的是引导,一方面通过政策之手引导,另一方面则和意图归化的俱乐部进行更深入的沟通,以兼顾中国足球各级国字号的薄弱位置、年龄段等,达到合理归化的目的。

所以,面对归化政策的放宽,中国足球人没有必要过于兴奋,中国足球的崛起,终归只能靠中国足球自身。目前中国足球的当务之急就是从此前的“防通胀”转变为随后的“防紧缩”,解决职业俱乐部的生存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青训的引导和支持,比如,联合机制补偿,俱乐部都按照规定缴纳了吗?不缴纳处罚了没有?还有毫无意义的本土球员转会费限额,更是对青训的重大打击,这个政策什么时候取消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