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 国内足球

谢强谈国足:别批判了别纠结里皮年薪了 抓青训吧

国内足球综合

关注

稿件来源:北京新东方副校长 谢强

霍顿1999年下课到现在20年了,请原谅我作为他翻译的狭隘立场:20年来,我几乎在对比我们队和所有后面的国家队,也几乎在对比霍顿和所有后面的国足外籍主教练。我的狭隘立场包含了我对霍顿的个人感情,因为我收获了霍顿对我职场发展的诸多好的影响,受了他的恩惠。加之和那些球员曾并肩作战的战友之情,无论后来的历届国足战绩如何,我都想证明霍顿是最好的外教,我们98年国家队和99年国奥队是最好的国足。带着这样的狭隘和主观感情,如果连我都夸赞里皮和这届国足,那一定是发自我的内心,说得对是真的对,说得错是真的错。

国足现在的打法,比我们那时候踢的更像“足”球了。老球迷如果看这二三十年,霍顿之前那十年,我们打弱队,大家都在讨论怎么破“密集防守”,后来霍顿那个时期,我们被称为“中国头球队”,进攻主要长传冲吊或下底传中,有人在中间包抄头球破门。大家不知道有没有感觉到,咱们国足的球越来越贴着地面踢了,好看了,啪啪啪地球倒起来了。不知不觉地,我们好像就走出了破密集防守和中国头球队的时代。我们打菲律宾,武磊那两个神仙球,真是漂亮,你说那是撞上了,我就想,从96年到99年我在国足待了四年,当时这样的进球撞上的还真不多。老球迷还记得张效瑞之争吧,那时候我们不敢重用,现在我看国足中场都基本是这个风格了,能传能带有特点,而且攻防还更为均衡,我觉得这是个很大的进步。

那个时候,霍顿饱受争议的,就是简单直接的打法,球总在空中,没有领导和老板喜欢看这样的足球,无论中国足协还是俱乐部,大家都喜欢啪啪啪地把球传起来。我印象里,浦东俱乐部老板卫平和绿城俱乐部老板宋卫平,都和霍顿连说带比划过,我们想要啪啪啪啪。(和现在三个字的意思非常不同)

当时我们队的球踢得不好看,跟霍顿的足球理念有一定关系。从1998年2月到2000年6月给他翻译了两年多,我对他的想法太了解了。他坚持传球越少,进球可能性越大,有国际足联的数据为证。每多传一脚球,对方就多回去一个人防守,空当越来越少,就没的可打。由守转攻那一瞬间,一定坚决把球向前传,他会大喊forward。他对回传深恶痛绝,尤其严禁在本方后场回传或横传,这样于进攻无益,一旦对方在我后场断球,就可以用最少次数的传球形成攻门。这是他的“三脚球”理论-传球低于三脚得分的占总进球数三分之二。这个理论对我这个球迷来说有很大冲击,英国人管这个叫“直接打法”,现在仍在服刑的杨一民曾组织翻译过这类足球战术书。20年来,我看球的时候就爱数攻方传球次数,一超过三次我就觉得进不了球了,妈的,我这球看的是多没乐趣。

但理论就是理论,理论1还可能关联着理论2,比如近几年,全世界各国足球受五大联赛的影响(各国顶级球员都在那里踢球),大家都在“间接化”,充分的传切配合,在快速传球中扯出空当形成得分机会,其代表性的球队有巴西、西班牙、法国、日本。这些球队的打法,让人眼花缭乱,都是很难战胜。而且,即使当年,霍顿也有理论2,理论2是定位球策略,在对方后场获得角球或任意球机会的话,每三个进球有两个来自定位球。也就是说,虽然球传起来了超过了三脚,但在传跑过程中造成对方犯规获得任意球或球出底线获得角球,我们的进球机会也不少。于是,我自己也对直接打法有了怀疑。

而里皮代表的、在进攻中通过配合把球传起来的打法,使国足重新踢起了漂亮的足球,而这种漂亮并不是低效的,我觉得,这是个很大的进步。当年,霍顿打442,米卢打442,阿里汉也打442,打442,在训练中主要是练防守。防守训练的实质是保持队形,大家都记得米卢为了让球队的中场和后场向有球处整体移动,给队员的腰上系上了麻绳。我甚至一度认为,防守可练,但进攻是练不出来的。国足走到里皮这,经过一代又一代教练和队员,进攻灵活起来了,除了郜林是传统的冲击型前锋,武磊、于大宝踢球都挺妖的,蒿俊闵、郑智的穿透性也强,中前场能形成配合,这是个很大的进步。记得以前总说我们的球员文化水平低,所以足球意识差,这种说法也在近十年几乎销声匿迹了。

接下来就要感谢我们的联赛了。当初我们队员愿意执行直接打法,也由于在国际A级比赛的强对抗下,我们的传接球能力差,一脚长传降低了处理球的难度。但是,中超近十年的发展,大量优秀外援的引入,极大地增强了联赛的对抗性,队员在压力下处理球的水平提高了。他们可以很好的运用复杂的打法了。这点我感受非常强烈。我作为一个曾可以坐在教练席上看球的球迷,如果对比国际比赛和踢野球,最突出的感觉就是对抗更强速度更快,这个“更”字,代表n多倍。“联赛为本”不是口号,是足球振兴的唯一出路,优秀队员进来以后,把比赛的层次带上来了,大家都跟着提高。外教也是,当初能把马尔蒂尼的爸爸老马尔蒂尼请来就是大新闻了,所以至今我看见里皮这种身价的教练站在中国球队的场边,都有点恍惚。那个年代我们外教外援的基本价是三十万美金,现在里皮一个人就两千万欧元,他们对比赛的眼光高啊。中超的异军突起,投入大到可以吸引任何大牌,完全取代了我在足协时特别羡慕的日本J联赛,就这么十来年时间,真不敢相信。所以我坚信,只要不打联赛的坏主意,我们的进步就不会停止。所以这次国足上半场0比1输泰国时,我唯一怕的,就是万一真输了,领导们又该折腾联赛了。好在打回来了。

怎么看年薪2000万欧元的里皮和年薪30万美元的霍顿?首先,里皮具有极强的权威性。那些官僚不敢近身,不敢胡出主意,我们队员受到的干扰会少。高洪波刚刚下课时,我有幸和他吃饭聊天,了解到一些情况,吃讶于行政领导对国足介入之深比1996年戚务生当国足主帅时有过之而无不及。其次,里皮中场的调整和换人确实很牛,这个大家都看到了。换于大宝换肖智立竿见影,包括后来用金敬道换刘洋,打伊朗时上半场及时换下冯潇霆,都体现了他老道的经验。这种经验不是一下子出来的,霍顿当年的“换人”和“临场指挥”也是备受诟病的一点,他离开中国后去印度去乌兹别克执教,我相信经过后来那么多年的锻炼,霍顿也会成为一个更好的霍顿。霍顿执教国足的时候,年龄51岁,最大的成功是带瑞典马尔默足球队夺得联赛冠军。如果那时的霍顿穿越到现在,面对71岁、战果辉煌的里皮,也一定会敬他为老师的。虽然我看不到里皮的训练,但作为一个manager(指挥比赛的主教练)而不是coach(撸胳膊挽袖子带训练的教练),我觉得他对得起“银狐”的称号,选择里皮做国足主教练是正确的,如果我们暂不讨论高洪波下课的合理性。

这届亚洲杯,有人说里皮有强大的下半场,也有人质疑他何必有那样的上半场。也有人骂他伊朗一战的下半场呆坐在教练席上,自动放弃了指挥。上半场的若干表现,让我曾强烈怀疑赛前又有大领导给队员开会,也确实看见赛前俱乐部领导也去瞎凑热闹,当年我在足协的时候,每逢亚洲杯世界杯,足协就组团俱乐部领导去看球,看来这个做法沿袭至今,我真觉得没有什么意义。这些闲杂人等对球队是个压力体系。1996年也是阿联酋亚洲杯毁了一个队员-刘越,那年亚洲杯后国足集训之余我俩在广州二沙头聊天,他说后来场上一触球就想到祖国有上亿人民在看着自己的脚丫子,越想越害怕。心理这个玩意,对于球员还是有很大影响的。有时候朋友们闲扯,有人提出反动的“人种论”,说咱们这个人种不适合踢球。我当然反对这个观点,但是,我也有一个接近“人种论”的反动观点-由于教育或者大小环境的影响和塑造,在贴身强对抗的环境下,我们的“野性”不够,想不开,缩手缩脚,创造性更加无从谈起。这是从小到大培养出来的一股“怂劲儿”,应该是我们民族性格的一部分。你看啊,一旦我们打非正式比赛、打弱队,我们就容易放开,所谓见着怂人压不住火,但是一打强队或往返几个回合不太顺利,尤其是关键比赛,领导再一上纲上线,完蛋!我觉得这是个集体性人格,跟着国足那两年,我没有经历过一场我们自己“打疯了”的国际A级比赛。我曾对中伊之战有过“悲壮”的期待,因为是里皮老爷子的告别战,但是这场球的下半场像极了我们99年输给巴林的下半场,我们的气被打下去了,自信被打下去了。实力不济,场面不会好看,说实在的,球员够拼的,一些拼抢充满血性,但败局已定。里皮安静下来了,其实喊叫的意义是有限的,当年兵败巴林的下半场霍顿一直在喊,但都是在骂裁判。总之,我认为球队的某些毛病和传统,里皮是解决不了的。画皮也解决不了。

现在的问题是-

我们进步了,对手进步更大。以韩国和伊朗为例。我不知道现在业内怎么看。我谈直觉,觉得他们都比那时候强了不少。我们那时候,韩国队身体好,其他一般。赢不了他们,觉得亏,除了对抗没觉得我们差多少,好像就差那么口气。后来我们球员身体素质和对抗能力上来了,一度在比赛中占了上风,曾经魂牵梦绕的恐韩症也从俱乐部到国家队全面消失。现在已经没有几个人说恐韩了。这个,我是特别高兴,这可是我们那代人的集体心结。但这届亚洲杯我一看,韩国人怎么居然把球也倒起来了,这就有点吓人。那个软塌塌的球星孙兴慜是个代表,如果和李东国比起来,明显孙的技战术能力显然更华丽。韩国足球怎么也日本化了?伊朗也没觉得这么大差距,金州当年2:4输得意外。这次就这个阿兹蒙,像妖一样,冯潇霆被他按死了打。赢中国这场赢得太稳了,我们打不透他,即使那三个失误球没有进,恐怕没进的球就会进,确实是三个球的差距。我看着电视就想,幸亏我们有个中超联赛打底,否则差距就不止三个球了。这么说,虽然跟伊朗比,韩国这次发挥一般,但我仍觉得,即使中国换个战术,再分别和韩国、伊朗战上三场,恐怕结果还是输。实力差距太明显。所以,赢吉尔吉斯、赢菲律宾、赢泰国,据说还上了新闻联播,我觉得有病吧,这个球该赢啊;可是输给韩国输给伊朗,正常,对于谩骂我不理解。当然了,这种感觉20年没变,就是甭管是谁,赢了就捧,输了就骂,不论对手是谁。这次打伊朗前,有人说我们可以赢,让我想起了米卢带队打世界杯,有人预测我们小组出线。中国队进步了,韩国伊朗进步更大,喷子们没有进步。

对手进步为啥大?我看他们的队员有的诞生在国内联赛,有的是欧洲联赛磨出来的,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队员不去海外踢球了。那时候,范志毅和孙继海去水晶宫,张恩华租借去英甲,李铁和李玮锋去埃弗顿,郑智当过查尔顿队长,都是举国欢庆的大事件。现在都在中超挣钱了。我看伊朗球员的身价是真刀真枪按欧洲联赛的价格算出来的,中国球员是按中超价折合欧元算出来的,这玩意一个真欧元一个假欧元啊。中国足球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好像执行了一半,我们不往外走了,都在窝里玩,玩不出大出息。

我看了中国足球20多年,尤其有在圈子里那几年的横断面,20年前20年后这么硬比,还是可以看出我们的进步。其实,这几年来,尤其是从高洪波到里皮这几年,很多次看国足,心情都很愉悦,觉得我们的球好像进入了新的层次,打怪升级了。唯一肝颤的就是这批队员老了,日本派出个二队都那么穷凶极恶,越南亚青赛都能拿亚军了。可是,这批老队员要退了。横跨我们青春20年的郑智赛后哭,我就陪着哭了一起;张恩华看见郑智哭,在主播间里擦眼泪,我又跟着哭了一起。是啊,以后我们怎么办?

但我还是想感谢这届国足。他们代表着我们联赛的积极变化,我们进步了。我也感谢里皮给国足带来某种沉稳和厚重,带来了好看的进攻,带着我们走到了我们可以走到的位置,只是没有奇迹发生。2000万欧元,我们愿意给,他愿意拿,这个不纠结。我们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再谋发展,尤其把青少抓起来,没啥可批判的,也别总批判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