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 国内足球

数据解读中超:上港夺冠靠细节 恒大硬实力最强|表

新浪体育

关注

2018赛季中超联赛,以上港终结恒大七连冠为最重要结果,恒大错失冠军的遗憾感通过数据分析得到了证明,而整体实力并不占优的上港之所以登顶也有其关键因素。中超强强对立的局面总体上得到延续,而强弱集团之间的差别还在加剧,庞大的以保级为目标的第三集团球队压力在进一步提升。本土球员在高水准外援带动下得到了客观提升,“外援决定球队竞争力”的局面下各队对外援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

上港经历了此前连续三个赛季排名三甲(两度亚军)的踏实提升,终于在本赛季登上了中超冠军王座。积分榜所呈现出的数据是最为直观的。上港以积68分的出色成绩夺取冠军,赢球21场为中超最多,输球4场为中超最少,胜负场次所体现出的拿分效率明显压制住了恒大。

上港主场13胜1平1负积40分同样是中超最佳(领先恒大3分),客场8胜4平3负积28分也是中超最佳(领先恒大2分),促成主客场战绩均列中超头名的主要原因显然是上港在同恒大的两回合交锋中均取得胜利,也可以说本赛季的冠军归属很大程度上就是由那两场所决定的,上港能拿下两场关键战并不是偶然的,其主客场的均衡性与稳定感形成了很客观的体现。

争冠激战中上港打败了恒大,这是否意味着上港超越恒大成为了中超最强球队?也可更换一种体会方式:恒大的实力是否出现了直接动摇其在中超地位的大幅滑坡?

恒大整体仍中超最强

在强队之间进行细致对比时,净胜球往往是最不可忽视的数据,其涵盖的进攻能力能直接呈现出主动控制比赛、主动创造战机的统治力,其涵盖的防守数据能直接呈现出整体硬度、稳定性以及攻守平衡性。在恒大七连冠被终结的赛季中,恒大净胜46球依然是中超最多,比上港多2个,恒大打入82球更是创下了中超单赛季入球数新纪录,较上港多进5球,面对这样的数据,如果给出“恒大整体实力已不如上港”的结论会显得有些偏颇。

恒大本赛季形成了533次射门,较之排名第2位的上港多出近100次(上港437次,国安436次)。传威胁球的数据能进一步表明球队主动创造战机的能力,恒大本赛季传威胁球390次,对上港的323次也形成了明显优势,国安321次排名第3,中超只有这三支球队传威胁球数超过300次。恒大被对手射门350次,与国安并列为中超第3少(人和333次,苏宁339次),上港是361次。

传球这项数据能直接体现出球队的风格,很大程度上能体现出技术性程度,从根本上也能体现出球队主动控制比赛的掌控能力。恒大本赛季13347次传球排名中超第2,国安以14932次的惊人数据排名中超头名,而上港11187次传球排名中超第6位。同传球直接相关的控球率数据上,恒大同样是中超第2,仅次于国安,上港排名稍有提升,但列第5位的位次仍不算突出。

单一的拿出某项数据时,都能明确判断“球队实力并不是由这一项数据所决定的”,但一系列数据所客观反映出总体情况是不可忽视的,恒大依然是比赛主动性与控制力最强的球队,虽然连冠被终结的冲击感很强烈、本土核心阵容老化的问题很明显,但“恒大本赛季整体实力依然最强”的结论是较为客观的。上港还不具备压制恒大的硬实力,甚至说上港在能体现出强队主动性与控场能力的数据中也没有对国安形成明显优势。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硬实力依然在中超处于强者位置的恒大失去了冠军,整体上并不占优的上港拿到了冠军,还形成了较为客观的稳定感与必然性,原因在哪里?

恒大丢冠因“致命细节”

统治力逐步降低确实是恒大丢掉冠军的主要线索。在保利尼奥回归、塔利斯卡赛季中途加盟之前,恒大外援配置在中超所处档次下降到了近乎是前所未有的新低,并且还出现了阿兰严重违规被长时间禁赛的情况。如果保利尼奥与塔利斯卡打满了整个赛季,那就无法排除冠军归属发生变化的可能性。与外援层面出现的醒目情况形成对应,恒大本土骨干年龄继续增大,也是松动统治力、导致丢冠的一个主因。从数据分析的角度看,恒大本赛季丢冠的关键还包括“没有做好细节”。

抢断数据能直接体现出以中后场为主要区域的防守能力、战术要求以及投入度。恒大本赛季404次抢断排名中超第6位,看似排名尚可,但中超积分榜前四位的其他球队抢断数据均好于恒大,国安525次排名首位,鲁能440次排名第3,上港438次排名第4,恒大的数据同这三家都存在着较大差距,而领先身后球队的优势又非常有限(人和403次,恒丰402次,申花400次),通过整体对比,恒大防守从实效到战术要求再到执行积极性都出现了问题。

确实,强力外援保利尼奥只打了半程,这对恒大相应防守数据的影响很大。但换个角度体会:如果保利尼奥没有回归,本赛季恒大的防守表现无疑会更差。

在球员抢断榜单上,国安的池忠国(94次)与奥古斯托(70次)排名前两位,上港的两位中场球员蔡慧康(55次)与奥斯卡(52次)分列第9位、并列第10位,鲁能的两位中场球员蒿俊闵(52次)与金敬道(50次)分列并列第10、第12位,在这些球员之后抢断榜上才出现了首位恒大球员:李学鹏46次抢断排名第14位,而李学鹏是边后卫!

李学鹏之后排行榜上还出现了王燊超、于海等上港球员的名字,鲁能有郑铮,国安有朴成,恒大球员再次出现已是并列第30位的张琳芃,而张琳芃主打的位置是边后卫与中后卫!

数据体现出的情况非常清楚:恒大防守的效果与个体能力同上港有差距,同国安鲁能相比也存在不足,在关键的中场位置,恒大更是出现了命门式的“防守弱点”,没有其他强队那样能在整个赛季中稳定于中场拼抢设障的球员(不止一人),往往需要后卫线来直接应对险情。

塔利斯卡加盟恒大后确实展示出了超强得分能力,但他身后的防守区域往往也会出现明显空档,一旦郜林、阿兰等人的回撤防守积极性与体能出现松动,恒大中场防守不利的问题就会进一步放大,这在对上港的两场关键战中均得到了充分体现。

进攻端恒大也明显存在“未做好细节”的问题。恒大本赛季724次传中高居中超传中榜头名,这确实同恒大的主动控制力、主动创造战机的能力有直接关系,但颇有些“细思极恐”:并没有配置强力高中锋的恒大却如此热衷于传中,其效率是难以保证的。

传中榜上排名第2位的斯威(676次)有高中锋卡尔德克,排名第3位的富力(589次)有高中锋肖智,排名第4位的华夏幸福(583次)有高中锋董学升,此后的亚泰与人和也均能找出对应性的强力锋线箭头;拥有高中锋佩莱的鲁能559次传中只排名传中榜第7位,拥有个人传中数列中超第2的奥斯卡的上港以554传中排名榜单第8位,传控球特色鲜明的国安更是只在传中榜上排名第15位(429次),那么为什么没有绝对高点与强力前锋的恒大如此痴迷于传中呢?

结论很敏感,更是非常清晰:恒大进攻中对于效率与精细度的追求并不够,战术多样性与比赛实效性存在欠缺。这显然直接解释了恒大在同上港两场关键战中出现的情况,场面占优,创造机会也占优,但两场均落败。

导致丢冠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不可回避的:运气!恒大本赛季共有19次击中球门门框,遥遥领先于排名射中门框榜第2位的泰达(10次),对比上港的6次、国安鲁能同为5次更形成明显差别。“中门框”的运气问题正在对上港的关键战中反复出现过。但只归罪于运气是不够的,如果自身不能做到更为精细,细节问题往往就会让自身的的运数变得更糟。反过来看上港,夺冠同运数直接相关,而运数又同上港“做好细节”的思路与效果直接相关。

上港夺冠靠细节

前文已提及了上港的抢断数据,从中场积极设障的效果在战术部署与执行力上得到了保障。中超解围榜的数据也是应仔细体会的:石柯406次解围高居头名,贺惯292次排名第7位,上港这对主力中后卫搭档在数据上形成了中超最强的效果,虽然这并不代表两人防守能力与上港的中卫组合就是中超最强,但防守效果得到了充分保障。王燊超排名解围榜第26位(166次),于海排名第37位(134次),进一步提升了上港后防线的整体防守效果。

颜骏凌本赛季90次扑救排名中超扑救榜第3位,结合上港的硬实力、失33球为中超最少,颜骏凌显然也在门将环节上提升了上港的精细度。富力门将程月磊120次扑救为扑救榜头名,一方门将张翀106次扑救排名次席,富力与一方分别是本赛季失球第2多(61球)与第3多(57球)的球队,富力更是被射门次数最多的球队(457次),与这些情况进行对比,上港门将位置上的细节实效更显突出。

最能体现上港提升细节效果的,当然还是本赛季中超射手王武磊。武磊出战27场打入27球,入球效率达到恐怖级别,此外还送出了8次助攻。此前五个赛季武磊就一直是本土射手王,本赛季他向中超金靴的质变很大程度上对应了上港从争冠到真正登顶的升华。“临门一脚”曾是武磊引发热议的环节,而本赛季武磊102次射门排名中超射门次数榜第4位,明显少于扎哈维(120次)、胡尔克(111次)与塔利斯卡(108次)这几位“射门机器”,他把握战机的效果明显更胜一筹。

因为武磊强大且稳定的火力保障,他同胡尔克、奥斯卡所形成“三核心”框架实战效果得到放大,彼此间的细节分配也更为合理:胡尔克本赛季打入13球,奥斯卡打入12球,入球数据同两人绝对能力有直接关系,这两人更明确地承担起了传球组织的责任,奥斯卡18次助攻打破了中超单赛季助攻纪录,胡尔克12次助攻排名助攻榜第3位;在此基础上胡尔克相对更侧重于消耗与牵制对手防守精力,奥斯卡相对更侧重于串联攻防、确保中场控制力(担任后腰时首先确保防守稳定性)。

方方面面的细节都在做到更好,或者说对比竞争对手恒大形成更好的效果,这就确保上港在本赛季直接决定冠军归属的两场关键战中体现出了“做好细节”的成果,同恒大的两回合交锋均取得胜利。

就像前文已列出的数据那样,上港在主动控制比赛、拉开阵型正面对峙时并无优势可言,但这理论上的明显不利却促成了上港更为务实地指定战术并坚决执行,结合武磊在同恒大两回合比赛中均打入关键球(首回合主场开场即入球,次回合上港仅落后数分钟后就扳平),以及颜骏凌为另一表率的其他细节效果,上港几乎全盘避免了“比分落后时被迫拉开阵型同恒大周旋”的凶险局面,而是专心且平稳地按照对自己最为有利的“稳固防守基础上抓进攻机会”来决胜。

总体来看,实力并不占优的上港是通过对细节的更细致拿捏放大了自己的夺冠机会。包括其他多个环节在内,上港本赛季夺冠可谓“庞大的系统工程”,或是在直观数据中,或是在我们能回忆起的相关事件中,上港尽力确保着每个细节都有利于自己。

毫无疑问,充分吸取教训的恒大会在下赛季卷土重来,能否将卫冕这“庞大系统工程”也做到理想化是对上港的巨大考验。而中超的整体格局表明,其他球队是很难真正威胁到上港与恒大两家的,下赛季的争冠主旋律还将在上港与恒大之间奏响。

中超格局:2-3-11

本赛季中超一度出现了四支球队争冠的复杂局面,并且持续了较长时间,但最终积分榜数据清晰表明上港与恒大是明显更强的第一档次。积58分的鲁能落后上港10分,落后恒大5分;积53分的国安落后上港15分,落后恒大10分;在一段时间内角逐于争冠集团甚至领跑的记忆并不足以总结鲁能与国安全赛季总体表现,这是这两支球队必须客观且踏实看待的。

在鲁能国安所扼守的亚冠门槛线之后,苏宁形成了非常醒目的存在感:落后第4国安5分,领先第6华夏幸福9分。本赛季实际走势以及客观实力对比表明,苏宁向上提升排名的难度较大,而身后球队追赶上苏宁的难度更大,苏宁就是划分中超整体格局的一个醒目“界线”。

“2-3-11”是本赛季所呈现出的中超格局:上港与恒大两队为第一集团,鲁能、国安与苏宁三队围绕亚冠门槛线形成第二集团,苏宁之下的其他球队可以粗线条地总结为第三集团。

这些年来中超形成了这样的调侃式总结:争夺亚冠资格的球队之后,全是保级球队!调侃中显然是结合了中超多个赛季来的客观情况,有相当合理性。本赛季实战情况与积分数据均能形成证明,能直接呈现出球队整体实力与竞争力的净胜球数据更是清晰论证着“2-3-11”格局。

上港与恒大净胜球超过+40,鲁能、国安与苏宁三家净胜球均没有达到+20,同时又均多于+15,向上对比上港与恒大呈现出了较大差距,而向下对比其他球队更是泾渭分明:其他球队净胜球均是负值,清一色的负值!

如果仔细关注过以往赛季的相应数据,对本赛季这11支球队净胜球为负的情况就不会感觉太过惊讶,自恒大升入中超后迅速改变联赛旧有格局,中超就形成了以“不多于两队争冠”、“数支亚冠门槛线球队之外全属保级球队”的总体情况。

恒大升入中超的2011赛季,共有7支球队净胜球为正值,而7队的数量也成为了2011赛季迄今净胜球正值球队的最多纪录;2012与17赛季同为7支球队净胜球为正值(17赛季国安净胜球为0),15赛季有6支球队净胜球为正值,14与16赛季有5支球队净胜球为正值,13赛季则只有4支球队净胜球为正值(该赛季申花净胜球为0)。这样的数据直接对应着“亚冠门槛线之下全属保级球队”的总体印象。

第三集团压力大

更值得体会的是,这些年来净胜球为正值的球队,通常都会形成较为可观的净胜球数据。以近几个赛季来看:2015赛季,恒大净胜43球,上港净胜28球,国安与鲁能净胜球也均不低于+20;16赛季5支球队净胜球为正值,其中有4队净胜球达到两位数;上赛季7支球队净胜球为正值,其中有6支球队净胜球达到两位数。这样的数据首先能折射出中上游战团的整体竞争力,更明显的则是表明了第一集团与第二集团球队对其他球队的巨大优势以及所施加的巨大压力。换句话说即是:处在第三集团的球队日子很不好过!

本赛季出现了恒丰提前2轮降级的情况,但这并没有减轻保级战团球队的压力:进入最后一轮时有4支球队均有降级可能性。亚泰最终以积32分的成绩降级,实现保级的球队中有4支球队领先亚泰的优势未超过3分,其中斯威与泰达更是同亚泰平分。这样的保级战团情况总体上延续了恒大升入中超后联赛格局发生变化后的面貌。

2011赛季有3支保级球队领先降级区的优势未超过3分,13赛季是4支,14至16赛季均是3支。确实也出现过保级战团形势清晰、大多数球队未感受到太大压力的情况,比如2012赛季所有保级球队至少领先降级区4分,更比如上赛季,辽足与延边均是提前掉队,赛季结束时保级球队对降级区形成了至少8分的领先优势,但更多的时候中超还是呈现着保级战团形势复杂、多队涉险的局面。

近几个赛季来中超有竞争力的球队数量确实在提升,但事实说明,尤其是本赛季的事实说明:真正达到争冠层次的球队还是极少数,真正能对亚冠门票形成竞争(从绝对竞争力到抢票决心)的球队也屈指可数,相对增多的是中游球队数量,而这一档次球队的增多又并没有真正划分出中游与下游球队之间的区别。

确实有不可回避的情况:每个赛季到了保级战团争斗最激烈,或者是有球队出现较大降级险情时,中超会出现一些以“送分”、“让分”为客观结果的比赛;恒大升入中超之前的时段中,联赛更曾较长时间出现“派系球队之间打微妙比赛”,上游甚至争冠球队从中直接得利也是客观存在的,2018赛季中相应情况似有重新抬头之势,这是需要引起各方面重视的。但这些情况在中超现阶段的真实运作空间并不大,或者说是很难持续的,如果以此作为主要竞争(以及谋利)手段,然么相关球队就会承受较大风险,身处上游战团的球队必会出现战绩剧烈滑坡的阶段,身处中下游战团的球队更会放大降级风险。

本土球员在进步

各层次球队竞争难度普遍提升,这直接放大了各队对阵容配置硬实力、战术合理性以及自身特长特点的硬性需求。上港的夺冠同武磊、颜骏凌为代表的一波“根宝青训出品”球员个人实力的醒目提升有直接关系,其他球队本土球员表现、对球队影响也均在整体性提升。

射手榜情况形成了生动说明:除了打破外援对中超金靴长达10年垄断的武磊,董学升(12球)、杨旭(11球)与郜林(10球)也均取得了两位数入球,如此规模是很可喜的;此外吕文君与肖智均打入7球,金敬道、惠家康与谭龙均打入6球,以及打入5球的于汉超、黄紫昌、郑凯木等人,本赛季亮点球员的身影显然就在其中。

过往的赛季中,本土球员在助攻榜上对比外援的竞争力一直是明显好于射手榜,本赛季得到了延续:于汉超9次助攻排名助攻榜并列第5,武磊8次助攻并列第7,姜至鹏送出7次助攻,送出6次助攻的更有彭欣力、吉翔、范云龙等多人,这些本土球员对外援形成了整体竞争力,这是符合“中超限制外援”背景的,也体现出了本土球员在联赛大环境中的进步提升。

本土球员普遍承担着防守责任,本赛季抢断榜前10位中有7位本土球员,前20位有多达15位本土球员。限制外援名额的政策下,过往各队普遍由外援领军防线的情况发生明显转变,本土球员对后防线的支柱效果不断放大,本赛季解围榜前10位中有6位本土球员,前20位中有多达16位本土球员。

外援需求在变化

当然,在传威胁球这项相对最体现技术能力与比赛作用的数据上,本土球员同外援之间的差别还非常大:奥斯卡(114次)、盖坦(86次)、奥古斯托(73次)、比埃拉(72次)与费尔南迪尼奥(60次)这五位外援垄断了传威胁球榜单前5位,于汉超(56次)排名第6位,买提江(52次)排名第9位,这两人是传威胁球榜单前10位中仅有的2位本土球员。放大到榜单前20位,本土球员也只是增加了唐淼(50次)、姜至鹏(50次)与金敬道(45次)这三人。

将传威胁球榜、射手榜与助攻榜等关键榜单结合起来,能清楚得出“中超依然是由外援决定球队实力档次”的总体状况,这是延续了多个赛季的情况。而单从外援层面来看,因限制外援政策的出现,具体情况也发生了变化。

攻防兼具、突出于带动球队整体的外援需求越来越明显。上港的奥斯卡,国安的奥古斯托,恒大的保利尼奥,一方的盖坦,建业的伊沃,等等,这些球员均突出着攻防均衡性与推动整体的效果,在各类攻防数据榜单上均排名靠前。与之相对,作用与特点单一的外援,在中超的立足空间已变小,或是需要具备胡尔克那样强横的进攻实力,或是具备吉尔、帕莱塔那样不可或缺的稳定的防守实力,否则就会影响到球队整体的竞争力。

这样的现实显然提升了对中超各队引援的要求:首先必须货真价实!选到好外援与选到合适外援相结合,考验着各队引援的眼光。

(木之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