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 国内足球

中国美女志愿者:中国总有天会来世界杯 很喜欢武磊

国内足球综合

关注

晨报特派记者 俞 炯(莫斯科6月21日电)

“世界杯,中国除了足球队没来,其他的都来了。”这句话不但是国人自嘲,在俄罗斯世界杯上甚至成了老外们和中国人打招呼的开场白。

如今的世界杯赛场内外,中国元素随处可见,当然也少不了来俄罗斯世界杯当国际志愿者的中国人。从全球17万志愿者申请人中脱颖而出,记者在莫斯科就遇到了一位——来自上海同济大学的在读博士生,在莫斯科斯巴达克球场当志愿者的中国姑娘张予馨。

做世界杯真正的参与者

能够想到申请来俄罗斯世界杯当志愿者,毫无疑问,张予馨是个球迷。不过她表示,其实也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才得知除了球迷身份之外,还能以这样的方式参与到世界杯中来。

“因为我是德国队的球迷,经常在网上逛德国队的贴吧,有一次看到吧主在说这个事情,问大家有没有兴趣,可以自己在网上申请。”张予馨说道,“能够有机会到俄罗斯来当世界杯的国际志愿者,我觉得这个机会挺难得的。而且感觉毕竟在读博士,以后可能学业上会更忙,更没有时间了。所以就决定试一试,来体验一把。”

如何成为世界杯的国际志愿者?先网上申请;然后需要提供一份自己的简介,包括基本情况、经历、有什么优势和特长、为什么想来当志愿者等等;接下来还有英语能力的测试。国际足联和俄罗斯世界杯组委会在所有的申请人中进行挑选,觉得合适的人选将会获得网络面试的机会,这是最后一关。

“我一开始没有意识到难度有多大,后来看公布的数据才觉得自己还蛮了不起的。全球有17万人申请,录了1000多人,所有的国际志愿者,中国人大概20多个,有几个还是当地的留学生。”张予馨的话语间透着些许自豪,“当然,可能我的大学校队女足运动员身份对入选有一定的帮助。毕竟是足球世界杯,我也觉得他们十分看重你的动机纯不纯,因为就是需要来为世界杯服务的人。7月4日斯巴达克球场最后一场世界杯比赛结束后,我就回去了。虽然我可以选择继续到卢日尼基球场支援,毕竟会英语的国际志愿者需求量很大,但我还有学业在身,所以就不待到最后了。”

用专业知识“捡垃圾”

在斯巴达克球场,张予馨被分在了生态环保组。“通俗一点就是捡垃圾。”她自己都忍不住笑了,“提醒和帮助现场看球的球迷们在扔垃圾时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俄罗斯以前垃圾是不分类的,这方面的意识比较差。”

“另外,体育场范围内所有摊位的垃圾桶摆放也是我们的工作。”没想到作为一名在读博士生,张予馨还用上了自己的专业知识,“赛场所有垃圾桶的位置其实是很有讲究的,科学合理的位置可以大大方便球迷,也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所以我就做了一个模拟软件来根据人流量设定垃圾桶摆放的位置。这是我的专业知识,我读的是土木工程,小方向是做隧道和地下通道疏散,研究的就是关于人群分布和人流的估算,这次正好可以用上,我觉得挺好的。”

据张予馨介绍,国际志愿者来俄罗斯的路费需要自己负担,在这里的住宿都是免费的,由世界杯组委会统一安排,住在一起。志愿者的衣服、背包等也都是统一免费发放,工作的时候有餐券,还发了一张可以在整个世界杯期间使用的地铁卡。

不过千万不要以为世界杯的志愿者可以近水楼台,张予馨说:“斯巴达克球场已经举行了两场比赛,基本上大部分志愿者都是不可能接触到球星的,因为志愿者们都是在球场外围工作。只有特别少专门负责球队地接的志愿者才可能近距离接触到球队,而且干这个的都是俄罗斯当地的志愿者。”

女球迷肯定有个球迷老爸

“一般好像女儿是球迷,都因为老爸是球迷,我喜欢看球也是因为我爸爸。”张予馨笑着说道,“2006年德国世界杯我几乎天天看比赛直播。后来读大学的时候,学校成立女足校队,我也参加了。”

张予馨并不是专业的足球运动员,“我初中踢过球,那个时候只是好玩,和男孩子一起踢,也没有正规训练过。我们大学的女足队也是2015年才成立的。虽然第一年的成绩不太好,但第二年就拿了上海市大学生女足比赛的冠军。不得不说,我们的教练很不容易,挺辛苦的,因为大家都没有什么基础。而且一开始连球衣都没有,后来教练拉了赞助,借了场地训练,才搞起来了。”

作为资深女球迷,张予馨最喜欢的是德国队,“以前喜欢施魏因施泰格,他已经退役了;还有拉姆也退役了,波多尔斯基退出国家队了。现在喜欢厄齐尔、博阿滕、诺伊尔、基米西和德拉克斯勒。”

让张予馨伤心的是,她现场观看了本届世界杯德国队的第一场比赛,却偏偏看到了球队爆冷输球,“感觉德国队状态不好,明显节奏很慢。那天墨西哥球迷真的很疯狂,比赛结束的时候他们把啤酒都洒下来了,我坐在靠下面的看台,感觉‘啤酒雨’下了好几分钟,身上全湿了。”

至于国内足球,张予馨透露还是上港队的比赛看得多一点,“因为我们教练经常会去为上港队的一些教学比赛当裁判,可能受教练的影响多一点把。武磊算是同济大学的学生,所以感觉有亲切感,我也是蛮喜欢他的。”

张予馨特别提到了俄罗斯队战胜埃及队后在莫斯科街头看到的一幕,“所有的人都在激动地呐喊,整条街都是喇叭声。这个时候我还真有点心酸,什么时候我自己能够体验这种感觉,希望国足也能够踢世界杯。第一天报到的时候,球场的志愿者主管就说了那句很火的话,你们除了足球队什么都来了,当时我特别尴尬。我只能说,总有一天会来的。

俄罗斯人都很热情

从6月11日抵达莫斯科开始,张予馨已经在这里生活工作了10多天,对于俄罗斯这个国家和莫斯科这座城市的印象,她表示很亲切。“我家乡是哈尔滨的,和莫斯科真的蛮像的。”张予馨介绍说因为她的家乡就有很多的俄式建筑,“所以我到这里的时候真感觉蛮顺眼的。虽然吃的东西不太一样,但也有很多一样的食物,比如一些汤,还有大家都知道的那种饮料格瓦斯,真的还是有不少共同点。”

作为学建筑的博士生,张予馨总容易把看到的和自己的专业联系到一起,“莫斯科的地铁站真的很大,他们那些大的换乘站都非常宏伟。这和上海的不一样,因为上海是软土地区,地质不好,所以就建造得空间很局促。”

不过莫斯科地铁里又高又陡的自动扶梯,张予馨就不适应了,“像卢日尼基地铁站的地下自动扶梯要足足两分钟,而且速度比上海的快,也很陡。我有恐高症,上去之后不敢往下看了,还挺害怕的。”

说起地铁,张予馨还说到了俄罗斯人都很热情,“我们到了莫斯科机场之后,因为人手不够,所以是没有机场送到驻地的服务,只能自己坐地铁。这边地铁明显没有上海好的是,很多的出口都没有自动扶梯,大包小包实在不方便。但俄罗斯人真的都很友好,你只要一个求助的眼神,或者对他们笑一笑,就会有人来帮助我,帮我把行李一直拎到上面。遇到不认识路的情况,他们也都超热情地为我指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