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 国内足球

高洪波再下课凸显土帅局限 大赛经验+选人成短板

新浪体育

关注

记者陈永塔什干报道 如果追究责任,在足协、主帅和球员之间,最没有责任的恐怕就是球员了,那么,在高洪波和足协之间,因为高洪波发布会上决绝的一句话,足协尤其是蔡振华成为众矢之的。

其实,球迷的发泄是一种本能,因为中国足球这么多年,唯一不会引发分歧的事情便是骂足协,或许一个球员,一个教练都可能引发球迷的争执,但只有抨击足协不会,不管足协是否真的努力,也不管足协有哪些苦衷,更不管中国足协是中国最为透明的协会(原来是政府机构)。在11日的晚上,高洪波激发了球迷的本能。

说一下高洪波。在批评之前,我们还是需要对高洪波送去敬意,其一,他率队进入12强赛,15年来再次晋级亚洲最顶级赛事,功不可没;其二,选择担任国足教练,其实就是选择了一条不归路,口诛笔伐是小事,身败名裂有可能,而高洪波最终的结局,恐怕也是在中国足球圈混不下去了,至少暂时混不下去了;其三,高洪波一直兢兢业业,这自不必说,他在舜天下课时的背影,以及在国足下课时的背影,让人莫名心酸,很想去安慰,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

但,作为中国国家队主教练,他承担主要的责任,责无旁贷,而在责任背后,我们悲哀地发现:本土教练与国家队渐行渐远。

战绩不佳请辞是教练本分

任何一名主教练成绩不行都要承担下课的责任,这是足球的定律,对于高洪波来说,他已经多次经历了下课,其中,他的第一次国家队下课,给人一种壮志未酬的感觉,因为卡马乔的失败,高洪波也让球迷感觉亏欠,而当高洪波带领球队冲入12强赛之后,球迷们亏欠之心更重。

然而,面对12强赛1平3负的战绩,尤其是对阵叙利亚和乌兹别克的两连败,辞职是必然的选择,我们无法想象,如果高洪波不辞职,他和他的球队该怎么面对随后的比赛,他们如何面对强大的压力。

该感谢的,终归要感谢,该体谅的,我们要去体谅,但足球的规律,终究是冰冷的。

高洪波下课引发的最大争议,就是他把足协领导赛前约谈的事情说了出来。其实,我们非常理解高洪波那一刻内心的感受,这不仅仅是足协的约谈和责任的划分,就目前来看,恐怕所谓“足协已经敲定备选方案”等信息也汇聚到高洪波的那里,给人的感觉便是,我在前线奋勇杀敌,你在后方卸磨杀驴。

其实,类似的事情屡见不鲜,但公开出来的却极少极少,高洪波此次让足协遭受口诛笔伐,体现了他内心中倔强的一面,这在他执教过程中其实也屡见不鲜。

缺乏应对大赛经验和能力

高洪波第一次执教国脚队的时候,他最出色的表现是热身赛,但在亚洲杯上,高洪波的战绩不尽如人意。或许,锻炼队伍的说法可以成立,但对于亚洲杯这样的大赛,成绩仍旧是第一位的,对于球队的整体掌控也是第一位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才可以谈及锻炼队伍,高洪波的第一次国际大赛,其实是失败的。

此次高洪波率队进入12强赛,功不可没,或许换个教练可能就失败了,但成功有多重因素,有机缘巧合的因素,有三军用命的因素,有对手保留实力的因素,固然高洪波激发了球员的斗志,但一场比赛不足以证明高洪波的大赛经验。

到了12强赛,高洪波还是暴露出了大赛经验不足的问题,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他在球员心态调整方面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智慧,不断的封闭集训,进一步加重球员的压力,他严肃的面孔,和认真的态度,同样给了球员很大的心理暗示,相反,老油条米卢知道让球员轻松释放。影响技战术发挥的因素,首要的因素便是心理,其次才是人员,技战术训练反而是最末,但高洪波没有能够完全掌控这一切。

这绝不是高洪波一个人的失败,这是中国教练的通病,说起来,如今的中超,有几个豪门会聘请中国教练呢?

球员征召是土帅短板

缺乏大赛经验和能力,是高洪波失败的根本,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层面的因素让高洪波遭受质疑,其一是球员征召和阵容安排,其二是技战术和临场应变。

4场比赛,看球的球迷就可以轻松列出高洪波的诸多“罪状”:首场比赛,任航的使用是非常冒险的,事实也证明任航的状态不足以胜任如此重要的比赛;10月份的两场比赛,高洪波征调了杨旭和杜威,前者还容易理解,后者确实受外界普遍质疑,毕竟杜威在华夏也属于金洋洋的替补,到了比赛中,顾超的使用又让高洪波遭受了极大的压力。

任人唯亲是外界给予高洪波的定义,但实际上,如果本土教练不任人唯亲,只能失败得比较高洪波更惨,比如2007年率队参加亚洲杯的朱广沪,倒是顺势而为,阵容前所未有地强大,结局却是死得无比窝囊,高洪波的国家队至少三军用命,而那一次,直接就来了个内讧。

本土教练对球员缺乏掌控是目前中国足球的特点,豪门俱乐部也几乎不理睬本土教练,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征召愿意听从自己的球员,这是高洪波第一次执教国家队的成功经验,此次的失败,和任人唯亲没有关系,只不过失败的结局,可以倒推高洪波的责任。

但不管如何,高洪波在排兵布阵中的固执,比如首场比赛任航的使用,比如顾超在和伊朗比赛中替补登场,开大脚都出问题,明显看到紧张,但高洪波仍旧在和叙利亚的比赛中使用了顾超,这些是硬伤。

在4场比赛中,高洪波总计使用了22名首发球员,另有杨旭和姜至鹏替补登场,总计24名球员,除伤病因素外,高洪波阵容变化极大,这里面或许也有笼络球员的目的,这实际上对国家队的稳定有较大的影响。

和24名上场球员相比,高洪波在技战术的问题上受到的质疑更大,前两场比赛,532的阵型,第三场必须要取胜的比赛,352的阵型,到了比赛中被压缩为532,和乌兹别克的背水一战,高洪波回归4231。

我们详细分析过高洪波对于3中卫或者说5后卫的执着,可以清晰地看到,高洪波是一个有理想的教练,他不是那些“庸脂俗粉”,但特立独行的理想,最终在现实面前摔得粉碎。

高洪波离开了,这一刻,放大了一点,那就是本土教练的局限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