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

马德兴:是18强赛需要国足 还是国足需要18强赛?

国内足球综合

关注

来源:体坛周报 马德兴

欧洲杯在德国激战正酣,小组赛已经进入了高潮,国内球迷大部分的注意力也全部被吸引过去了。不过,6月27日下午15时在吉隆坡进行的2026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第三阶段18强赛的分组抽签仪式,再度吸引力国内球迷的视线,抽签结果不出意料地成了热搜。除了解析中国男足的签位外,记者还想探讨一下:在目前的大形势和环境之下,究竟是中国队更需要18强赛、还是18强赛更需要中国队?

亚足联凭什么照顾中国足球?

这么多年来,总是有人用所谓的市场概念在忽悠中国足球。譬如,“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市场明摆着呢!”“亚足联不可能不要中国市场的!”等等。最典型的就是这次美加墨世预赛亚洲区的比赛,中国队最终侥幸地跻身18强,出线后又出现了这样一种声音,而且嗓门还挺高:“这不明摆着的嘛,亚足联肯定不愿意舍弃中国这个市场啊,如果没有中国队参赛,亚足联比赛的收视率肯定掉下去不少。而且,中国队不参加的话,国内的转播商肯定就不会给亚足联那么多钱了。”

乍听上去,似乎是那么回事。可现实的问题恰恰就在于:哪怕中国的市场再大、钱再多,跟亚足联又有什么关系呢?亚足联的商务开发中,有多少赞助来自于中国?至于转播版权费用,又有多少来自中国呢?尤其是,在当前欧洲杯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对照一下欧洲杯赛场的那么多中国公司和企业的广告,再看看亚足联赛事中有中国队参加的各种比赛的赛场广告,你就可以知道:站在亚足联的角度,你中国市场再大、赞助再多,也跟亚足联毫无关系!

于是,回想一下过去这么多年来,不管是中国国字号队伍抑或俱乐部球队,不管是男足还是女足,当我们总是在洲际赛场上“被欺负”、“吃亏”时,我们总是抱怨“中国的足球外交不行”、“中国足协不行”。的确,中国足协的足球外交是差了点意思,但中国的诸多企业宁愿去大把大把地将钱给国际足联、欧足联玩,然后又会痛斥中国足球,在洲际大赛上成绩不行、水平太臭、形象太差,所以不愿意去赞助与中国足球更近的亚足联,似乎只有与国际足联、欧足联挂上钩,才是高大上;而一旦与亚足联沾上了边,似乎就跌份了。

那么,站在亚足联的角度,亚足联在旗下各种赛事中就“欺负”中国的球队,难道不很正常吗?相反,像西亚的沙特、卡塔尔,东亚的韩国、日本等,各种企业或赞助始终未曾断过,亚足联各种大赛的场地广告牌到处都是来自这些国家的企业或公司,亚足联恐怕没有理由不去帮这些国家的球队!

所以,在当下中国体育或中国企业的所谓“体育营销”中,存在着很多忽悠的成分,甚至完全是在偷换概念。

同样是赞助,如果单纯从宣传的角度来说,有一点其实是非常明确的,即哪怕不是世界杯、欧洲杯,而仅仅只是中国球队所参加的一场洲际赛事,收视率恐怕远超世界杯或欧洲杯,单纯从营销的角度,赞助亚足联赛事的关注度恐怕更甚于赞助欧洲杯与世界杯。而且,赞助欧洲杯或世界杯,其实每四年才一次,并且和中国足球并无实质性关系(至少在中国队进世界杯之前)。但亚足联的赛事却是每年、每个赛季都在不停地进行着。而且,同样是在电视或网络平台的转播中显示,亚洲的赛事其实关注度更高,毕竟它们就在我们身边、也更接地气。这一点,其实从这次转播过程的中的虚拟广告牌中就可以得到佐证。之所以那么多针对中国国内的虚拟广告,不还是为了让更多的中国球迷了解到:“我,一个中国公司,赞助了欧洲杯!”但这就一定是“高大上”吗?

上座率遮不住羞了

在中国足球的问题上,还有一个经常被人拿来忽悠的说法,就是“中国的球市好、看球人最多,像18强赛这样的大赛,亚足联需要中国的球市来撑门面呢。”好像如果中国球迷不去看的话,亚足联所主办的赛事就没有人看了,亚足联的面子就全没了。

实际上,在刚刚结束的世预赛36强赛整个赛事中,如果单说上座率的问题,中国队的主场上座率甚至根本就排不进亚洲前十!这恐怕是中国球迷压根就想象不到的,因为这么多年来,我们似乎早就习惯拿上座率来说事了。

但是,当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整个世预赛36强赛的上座率时,我们会发现:在总共108场比赛中,上座率排名前10位的场次中,没有一场是在中国境内进行的。[详见表1]

通过这张表,我们可以看到,上座率超过6万的就累计达到了7场!而在中国国内,迄今为止国家队的比赛上座率似乎从来就没有达到过6万人,在中超联赛中,迄今为止单场最高的上座率也只有当年江苏舜天在南京主场迎战广州队时比赛,而且也是唯一一场现场播报超过6万人的比赛。

中国队在36强赛的三个主场比赛中,上座率最高的一场是今年6月6日在沈阳奥体中心对阵泰国队时的那场比赛,现场人数为46979人。但这个数字和排名第10位的场次还差了近11000人,整个排名都进不了亚洲前15位。那么,所谓的“中国球迷人数多”,又体现在哪里?

不止是单场比赛的上座率,即便是各队主场的累计观众人数,中国队三场比赛的累计观众人数也被远远地甩在身后。[详见表2]:

当我们自以为中国人多、球迷人数世界第一时,面对这份统计,我不知道我们是否还会像以往那样理直气壮地号称自己拥有的球迷为世界之最了。仅仅只是三场比赛,中国队的球迷人数就较韩国队少了6万多人,相当于少进行了整整一场比赛。较之印尼队、伊拉克队,我们也已经被甩开了。所有这些最新数据,恐怕都是我们压根就未曾想过的。所以,恐怕我们也不能再用所谓的“球迷基数庞大”来自欺欺人了。当然,或许有相当一部分人会给出如此解释:“不是我们不想去现场看,而是中国队实在踢得太臭,让我们完全没有了兴致!”反正不管如何,“错”的永远都是中国足球本身。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

面对这样的数字,重新冷静下来回头看,中国队最终侥幸跻身18强赛行列,究竟是18强赛更需要中国队、还是中国队更需要18强赛?想清楚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审视清很多层笼罩在中国足球身上的迷雾或阴霾,也可以让中国足球回到其应有的位置上。而作为中国球迷,也需要重新冷静审视一下自己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