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 CBA

CBA是不是被NBA“带坏了”?

新浪体育

关注

2019年男篮世界杯上,“主场作战”的中国男篮的确不够令人满意,但如果说这届世界杯最令人意外的球队,无疑还是波波维奇所率领的美国男篮——作为世界篮坛无可争议的“霸主级球队”,美国男篮最终仅仅取得创本队历届世界杯(世锦赛)最差战绩的第7名。

将美国男篮与中国男篮相提并论看似并没有什么意义、更没有什么价值,但NBA和CBA却是两个有着很多相通之处的职业联赛,甚至CBA创立以来一直在刻意模仿NBA,从这个角度看,由CBA球员组成的中国男篮和由NBA球员组成的美国男篮,在2019年男篮世界杯的集体低迷也许就多少有了一些讨论的价值。

对于一直将NBA总冠军自诩为“世界冠军”的美国篮球而言,他们的确不是特别在乎世界杯的战绩——至少没有奥运会那么在乎——但这种不在乎显然不属于中国篮球。因此,在家门口经历惨败的中国篮球,也许真的需要考虑一下是不是还该继续玩这场对于NBA的“cosplay”。

“梦碎之队”

波波维奇也没能挽救美国男篮。

从NBA球员亮相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上升至“梦之队”的美国篮球,在奥运会和世界杯(世锦赛)上的“霸主”地位就更加稳固,甚至不夸张地说,美国篮球在两大赛事中为数不多的失败,几乎也都只能划归自己、尤其是明星球员的不够重视。

这种不够重视,在波波维奇的“梦之队”中体现更加明显,随着库里、杜兰特等球员以各种各样的理由选择退出,最终亮相2019年男篮世界杯的“梦之队”,的确是一支星光黯淡的球队——最大牌的也许就是波波维奇。

当然,即便如此,也没有多少人会想到“梦之队”竟然会在2019年男篮世界杯会变成“梦碎之队”,而这一点,在美国男篮第二场与土耳其男篮的比赛中,就已经略见端倪。

绝望的奥斯曼。

回顾这场美国男篮经过加时赛93比92险胜土耳其男篮的比赛,奥斯曼的“放水”也许才是美国男篮惊险胜出的重要原因。这样说并不算过分,奥斯曼在第四节最后时刻对于塔图姆的犯规,给了塔图姆利用罚球终结比赛的机会,可惜塔图姆仅仅3罚2中;加时赛的最后时刻,奥斯曼先是2罚皆失随后又对米德尔顿犯规,美国男篮也正是凭借米德尔顿的2罚2中,才艰难地赢得最终的胜利。

这场有惊无险的胜利,一方面让波波维奇的球队感到紧张,另外一方面无疑证明了无法主力尽出的美国篮球,的确正在丧失他们的优势。

与法国男篮的淘汰赛,也成为美国男篮的一次“9·11”。前三节还保持领先的“梦之队”,在第四节彻底被法国男篮“打爆”,最终79比89落败就此无缘四强。乍一看,帮助法国男篮击败美国男篮的富尼耶、戈贝尔等球员的确效力于NBA赛场,但这些球员在国际赛场的经验,显然是米切尔等球员所不具备的。

随后89比94惜败塞尔维亚男篮的“排位赛”,其实同样证明了这一点。对内线强攻已经绝望的“梦之队”,第四节不断在三分线外进行尝试,前三节频频外线出手的塞尔维亚男篮,却开始了自己的“凿空之旅”。“梦之队”也因此只能“梦碎”。

尽管入选2019年男篮世界杯最佳阵容的5名球员,都曾经或者依然效力于NBA,但这种“繁华”不仅与美国男篮无关,甚至也与闪耀NBA的“字母哥”无关。从某种程度上看,入选最佳阵容的球员,也许更应该归功于他们都曾经有过太多国际比赛的经历。

“梦之队”变成“梦碎之队”,的确还必须归结于他们未能派出最强阵,这其实也就是美国篮球目前的问题。派出最强阵的他们,可以凭借球员的个人能力弥补FIBA和NBA在规则上的差异,但当他们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无法派出最强阵时,这种规则上的差异就足以让他们距离“梦碎”更近。

这一点,也许看看“字母哥”就足够了,当“字母哥”一次次被吹罚进攻犯规时,他满脸的无辜仿佛就是在无声地表示:在NBA赛场,哪里会遇到这样的麻烦!

规则差异

“字母哥”在2019年世界杯也只能黯然神伤。

作为篮球运动的起源地,美国篮球当然有属于他们的骄傲,而且一次失败也并不足以令美国篮球产生什么“反思”的冲动——毕竟,波波维奇和他的球队还有一大把的理由去为自己开脱,而且谁也找不出这些理由上存在什么不足。

可现在的问题在于,美国篮球可以凭借球员的个人能力弥补FIBA和NBA在规则上的不同。已经派出最强阵的中国男篮,却没有这样的底气和资本去为自己开脱,因此,中国男篮在2019年男篮世界杯的失败,也许使得他们必须考虑一下FIBA规则和CBA规则的差异,以及他们在比赛中的选择。

之前已经说过,CBA从创立伊始就在努力模仿NBA,这一点随着CBA的发展也越来越得到强化。但是,就像选秀大会依然像是一场“闹剧”一般,CBA对于NBA的很多模仿,其实并不能算是成功——方君磊的故事了解一下。

CBA对于NBA的模仿,也同样体现在规则的制定之上。比赛时间是48分钟还是40分钟,也许只能是CBA(NBA)和FIBA诸多不同中的一个,而虽然CBA的其他规则基本与FIBA相同,但另外一个必须承认的事实是,因为对于外援的依赖性——再加上大多数外援都来自美国——很多规则在执行过程中多少有些似是而非。

事实上,这也成为CBA在实际上更接近NBA的根本原因。为了像NBA一样保证观赏性,CBA很多时候在防守上并没有FIBA那样的强度,尤其是在联防的使用上,CBA球员很多时候自然不自然地就“忘记”了联防而选择了“人盯人”——这也和外援主导进攻多少有一些关系。

还是回到之前说过的问题。NBA球员、尤其是最顶级的NBA球员,可以凭借自身的能力完成NBA和FIBA规则之间的“切换”,可对于大多数CBA球员而言,他们恐怕就做不到这种“自如切换”。而且还值得一说的是,在如今的中国男篮阵中,除了易建联等个别几位球员之外,其他球员大多数比赛都是在CBA赛场或者亚洲赛场,他们也同样缺乏与世界级球队之间的比赛经验。

这一点的确不能全部归于规则,但本质上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经验缺缺的“米切尔们”都只能折戟世界杯,个人能力上原本就存在差距的中国男篮球员,在又需要适应规则又必须应对强队的双重考验下,战绩糟糕其实多少有些必然的意味。

从这个角度看,CBA球员(本土球员)的确有被NBA误导、“带坏”的理由,这一点其实在很多国际比赛中都能够得到真实的体现。

败走里约

中国男篮在里约奥运会上遭遇5连败。

在2019年男篮世界杯之前,中国男篮出征的最后一项世界大赛就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败走里约的经历,其实已经足够令人感慨。

从62比119不敌美国男篮开始,中国男篮随后又分别以60比88不敌法国男篮、68比72惜败委内瑞拉男篮、68比93不敌澳大利亚男篮、60比94不敌塞尔维亚男篮。在里约成为唯一遭遇5连败的中国男篮,也因此只能连续第二届奥运会未能取得任何一场胜利。

而相比于2012年在伦敦的遭遇,中国男篮在里约的经历其实更加“不堪”。

尽管中国男篮在里约的场均得分达到63.6分、略高于伦敦时的62.6分,但中国男篮的失分却从伦敦时的场均87.8分升至93.2分。场均失分的上涨,也许要归于中国男篮在里约遇到了美国男篮,可这显然不可能是全部的原因,毕竟,除了面对委内瑞拉男篮,其他几场比赛,中国男篮都是早早“奠定败局”。

事实上,里约奥运会的“不堪”经历,也创下中国男篮在最近5届奥运会赛场上的场均失分纪录,中国男篮上一次在奥运会赛场上比里约的场均失分更高,需要一直追溯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可是,那届场均失分高达105.5分的中国男篮,毕竟在小组赛中先后击败安哥拉男篮和阿根廷男篮,最终历史性地以第8名结束自己的亚特兰大之行。

至于场均得分,中国男篮在伦敦的场均62.6分和里约的场均63.6分,是他们在历届奥运会赛场上的最差数据。在中国男篮三次排名第8名的奥运赛场上,中国男篮的场均得分分别为72.6分(1996年)、64.9分(2004年)和72.3分(2008年)。

在2019年男篮世界杯,因为东道主的优势,中国男篮遇到的对手的确不算是很强,但即便如此,中国男篮的场均失分(73.2分)还是高于自己的场均得分(72.0分)。看上去差距不大,可从里约奥运会时还只能惜败委内瑞拉男篮,到世界杯却59比72惨败于委内瑞拉男篮,又该如何评价!

中国男篮在最近两次世界大赛的表现,也许就是如今中国男篮最真实的写照:进攻不力的同时,防守更加不堪!有些残酷,可除了这一点,真的很难找到其他任何理由,来解释为何中国男篮自2012年伦敦奥运会至今,在世界杯和奥运会的赛场上仅仅取得两场胜利,而且这两场胜利不过是来自击败韩国男篮和科特迪瓦男篮。

随着周琦在NBA赛场毫无表现、黯然重返CBA赛场,如今的中国男篮已经很难像曾经那样至少还拥有几位能够在NBA站稳脚跟的球员,因此,只能在CBA磨炼自己的中国男篮球员,如今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无疑就是他们如何利用CBA改善自己在攻防两端总是在FIBA赛场“被爆”的尴尬现实。

本质不同

中国男篮的两代核心只能无言以对。

一直在主动模仿NBA的CBA,其实面临着一个他们自己也知道的尴尬现实,这两个联赛在本质上其实有着巨大的不同。

就在本赛季CBA联赛开始之前,CBA联盟发布的“联合宣言”之中,就明确地点出了两个联赛在本质上的不同。CBA一直渴望通过这个联赛提升中国篮球的整体水平,至于NBA,美国篮球是否能够维持住他们在国际赛场的“霸权”,跟这个商业味更浓的联赛其实没有任何的关系,甚至美国篮协也从来没有这方面的诉求。

这个巨大的不同,体现在外援的使用上,无疑就是CBA在离不开外援的同时必须限制外援,而NBA,不仅希望“天下英豪尽入彀中”,甚至恨不得让“字母哥们”在NBA的赛场之上变得比之前更强。

总之,NBA从来不会担心会不会“养狼”,也不会因为“养狼”而遭到美国篮协的批评和指责——2019年男篮世界杯的最佳阵容,基本上都是NBA赛场锻炼出来的球员。NBA的30支球队,其根本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力提升这个联赛的水准和观赏性。

与此同时,CBA既然一直有一个提升中国篮球整体水平的目标,也就使得CBA比NBA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任务体系”。而说到这里,另外一个比较尴尬的事实又出现了。

提升中国篮球的整体水平,更直白的目的其实就是提升在FIBA赛场上的成绩,但在CBA的赛场之上,最受青睐的外援还是“美国制造”。在篮球场上,“美国制造”通常意味着这些球员有着超强的个人能力,可另一方面,这些球员却大多数缺少FIBA赛场的经验。

当然,包括亚当斯在内的很多外援,的确有曾经出战过与FIBA更为接近的欧洲赛场,可亚当斯等球员与博洛西斯这样的球员相比,他们最大的短板无疑还是国际大赛。可惜的是,尽管博洛西斯早在2002年就开始跟随希腊男篮出战FIBA赛场,可“大菠萝”显然并不是CBA最渴望拥有的外援。

这不仅因为博洛西斯喜欢絮叨,更因为博洛西斯的攻击欲望其实并没有那么美国外援那么疯狂。不仅仅是博洛西斯,CBA历史上的首位希腊外援、卢卡斯,也仅仅为青岛男篮效力一个赛季后就重返欧洲篮坛,在为青岛男篮出战的21场比赛中,卢克斯场均贡献19.2分、8.8个篮板。

说到国际赛场,希腊男篮都是一支值得尊重的球队。当年的斯潘诺里斯不适应NBA却能够帮助希腊男篮在世界大赛取得不错的成绩,其实也足以证明这样一个事实:如果CBA真心希望提升中国篮球的整体水平,那么,接受希腊(欧洲)球员也许比接纳美国球员更靠谱。

可惜,这是一个不切合实际的猜想,因为CBA虽然一直在强调提升中国篮球的水平,但他们在赛场上所表现出来的,其实更在乎这个联赛的观赏性,还是和NBA更契合。

这样说当然不是说其他联赛、尤其是欧洲联赛不注重观赏性,可当如今高居欧洲篮球联赛(EuroLeague)榜首的艾菲斯,场均只能砍下86.9分,而高居CBA联赛榜首的广东男篮场均可以砍下120.6分时,这些联赛的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

这种差距,当然和CBA比赛48分钟,欧洲篮球联赛40分钟有关,可即便都简单粗暴地折算成相同的时间,广东男篮在进攻端的表现也是艾菲斯所不能相比的——更夸张地是,广东男篮本赛季的场均得分甚至比NBA的雄鹿(118.6分)更加惊人。

球员的眼里只有NBA、球队的目标也只有美国球员,这两方面原因共同导致的结果,无疑就是CBA只能继续模仿NBA,至于提升中国篮球的水平也许真的只是说说而已。

这样说也许并不算是过于苛刻。毕竟,不仅仅是NBA,其他大多数职业篮球联赛其实也很少将提升本国的篮球水平视为自己必须完成的任务。西班牙篮球联赛是拥有外援最多的联赛,可这并不妨碍西班牙男篮称雄2019年男篮世界杯。

学习欧洲

西班牙男篮赢得2019年男篮世界杯。

重新说回折戟2019年男篮世界杯的“梦之队”。

在更受美国篮球所重视的奥运赛场上,自从以乔丹为首的“梦一队”以最疯狂的方式拿到金牌开始,“梦之队”仅仅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痛失金牌”。而在那届奥运赛场上,为阿根廷男篮出战的12人中,仅有吉诺比利当时效力于NBA赛场,倒是有10名球员当时效力于欧洲赛场。

这一点其实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学习或者模仿NBA,显然不是CBA唯一的选择。

可惜的是,这样的事实其实的确很难触动CBA。从创立伊始就将NBA视为自己的目标的CBA,潜移默化中也让本土球员接受了这样的观念,加盟NBA,永远是这些球员的目标、甚至上升到梦想的高度,至于欧洲联赛,显然并不在他们的计划之中。

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当其冲的原因,也许是这么多年对于NBA的模仿和学习,使得CBA球员很难适应欧洲的篮球联赛;其次一个原因,也许才是他们缺乏对于欧洲篮球的了解。经济上的考量当然也是一个原因,可这显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还是之前说过的问题,不管是CBA球员还是CBA球队,不管他们是将“提升中国篮球的水平”放在心里还是嘴边,因为自身利益的根本考量,他们都很难去为了提升在FIBA赛场上的表现而去学习欧洲,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并且真正渴望做到这一点的,依然只有中国篮协。

这其实也就是成为对中国篮球管理者的一种考验,已经学习了多年NBA,甚至有被NBA“带坏”的当下,这种学习和改变的确会痛苦而且漫长,可相比于NBA,欧洲赛场的比赛真的与FIBA赛场更为接近。

从1978年首次亮相世锦赛拿到第11名,到2019年第9次亮相世界杯却“尬取”第24名,中国篮球在世界杯的赛场上越来越糟的同时,他们在奥运会甚至亚洲杯(亚锦赛)的赛场上也同样在丧失自己的优势。再加上中国男篮可能错过将延期举行的东京奥运会,中国男篮也许真的到了改变的时刻。

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CBA赛场,显然是一个不切合实际的办法,因为不管CBA如何在外援的使用上玩出花样,都可谓治标不治本——“全华班”更是不能算是最好的办法。因此,走出去显然还是另外一个办法,可学习了这么多年的NBA,中国男篮的球员却越来越不入NBA球队的法眼,留给中国球员走出去的通道其实已经不太多了。

去欧洲的确很难,可因为欧洲的球队毕竟数量更多,这总比加盟只有30支球队的NBA更容易一些。同样,学习欧洲,也同样比学习NBA更容易一些,因为欧洲篮球毕竟和FIBA相同,学好一门课管两个赛场,这多少像是“双赢”。

作者:韩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