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 英超

霍奇森:中国足球光靠烧钱还不够 新政效果未知数

新浪综合

关注

7月下旬,欧洲俱乐部访华商业赛如火如荼,球迷的火热与资本的涌动相交织。忙到焦头烂额之际,邮箱里面突然出现了一封邀请函。

罗伊-霍奇森的名字,没有多少人陌生,前英格兰、利物浦主帅,曾在瑞士国家队和国际米兰执教,他在瑞典和前中国国家队主教练、有瑞典足球教父之称的霍顿有很深的交集。

霍奇森此次前来,是受邀参加赞助商在北京举办的青少年足球培训活动,所以采访主题也就在主办方的要求下被限定在了青少年足球方面。尽管稍有局限,但这位老者仍用他睿智的思考,在聊天中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当天上午,我只身来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现场冷清一如预期——说冷清,显然有些庸俗,我倒是愿意看到这样的景象,三块场地上几十名小朋友在分组对抗,并不算太多的家长站在一旁观看,几个老师在带队训练。

站在一旁观看,并时不时与教练进行交流的银发长者,就是霍奇森了。

我并未立刻上前打扰,时间并不紧,我安静地在一旁看着霍奇森完成了耐心的指导,才走上前去与霍奇森握手致意,自我介绍并说明来原之后,我们坐在了场边的长凳上,开始了这次从表面看相当简陋的采访。

后来我才知道,自己是当天唯一到场的记者,以至于我怀疑是只有我受邀呢,还是其他媒体都忙着商业比赛,无暇顾及这些。

我打量了一下霍奇森,一个典型的、和蔼的英国老头,白色卷发,面带微笑,非常有风度地主动握手,面对非母语的英语使用者,也有意放慢了语速。

我说,您不用看做一个专访,就简单聊聊,有些问题非常想知道您的答案。旁边的接待者笑着说:对,他的问题都非常适合问一个前英格兰主帅。

霍奇森笑着点点头:“当然,我非常高兴和你进行一下交流。”

开门见山,看着眼前的“足球小将”们,我转向霍奇森问,我们都知道您特别重视提拔年轻人,像张伯伦、斯特林、还有热刺一些年轻球员都在您手上得到过国家队机会。如果选三个最重要的品质,用三个单词来概括你欣赏的年轻人,您会如何选择。

霍奇森边听边点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在我看来,在年轻球员的重要品质当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技术水平,然后就是球员的人品,另外,你还需要看一名球员对团队的理解,也就是团队协作的能力,这样才能让一个有技术的个体去为一支球队服务。”

技术水平,人品,团队精神,这是霍奇森给我的答案。

“很显然,要想像张伯伦、斯特林和阿里这样的球员,在18、19岁的年龄就为国效力,你还要很早就能跻身一线队的比赛当中,很早就脱颖而出,摆脱青年联赛。是的,很多优秀的球员都是早熟的。”

看上去,此刻坐在我面前的这位长者,非常健谈,我心中泛起一丝得意。

【关于中国足协的新政】

我们聊起了中超,聊到了此前中超的烧钱行为,也聊到了2017赛季中超开始的U23新政,以及对转会费的限制政策。

“市场就是市场,它有自己的生命力,也有自己的条理。很明显,中国人希望建设足球这项第一运动,如果从顶端开始修建,就需要俱乐部进行大笔的投资,这通常依托于这个国家当中一些企业强大的经济实力。事实上,他们也需要生产出好的产品卖给顾客,然后再用重金去吸引球员和教练。”

面对我的提问,霍奇森似乎都有所了解,回答时语气非常平静,没有太多抑扬顿挫,但却极其认真——我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预期中只能得到7、8分的回答,霍奇森都答到了10分,以至侃侃而谈,聊到了问题以外的内容。

“我得说,这些钱确实提高了中国超级联赛的层级,不过,要想让这个国家的足球整体水平达到与其他运动的世界地位相匹敌的程度,比如乒乓球,你就不仅需要把这些“外壳”做好,更需要去打下很深的根基,做好很多内部的、幕后的事情。”

他抬起头,指引我看场上的孩子:“你看今天早上,很多中国的小学生在这里享受足球,学习足球,他们未来可以成为球员,当然也可以成为球迷,等他们长大了,还会分享这些东西给他们的孩子,足球世界就是这样运行的——在这方面,中国有着巨大的潜力。”

说罢,他突然反问起我:“你刚才说到了中超U23新政,我来之前了解过一些,能详细讲给我听听吗?”

于是我告诉他,从下赛季开始,首发11人当中U23本土球员的人数不得少于外援的人数,比如你想用3名外援,就得上3名U23球员;再比如所有球队如果花费超过590万欧元引进外援,或者260万欧元引进国内球员,都需要向相关机构捐出同样多的钱,这笔钱会被用作发展青少年足球的基金。

我也反问起他,和之前烧钱时期的评论一样,还是有人会说,这些政策是另一种对市场的不尊重,是过度干预。您怎么看?

霍奇森摇摇头:“我不太确定。我确实认为如果中超联赛想要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它就需要一定的金钱支撑,也需要外国球员。中超的外国球员对联赛的发展肯定是有益的,可以带来他们的经验与技术,这很好。”

“按照刚才的例子去限制外援的人数,本身既不算太严格、也不算不公平,毕竟中国的联赛确实要为中国的球员服务,这样来看这政策还不错。

但是如果把限定放在首发11人当中——那样的话好比我们有3名外援每周首发,有3名U23,也周周都能首发,这样就已经有6个人的首发是固定了,只剩下5个名额可以自由选择,如此看来,我就不敢说这是不是一个好政策了。

如果说,我们把这种限制放在大名单当中,比如作为23人名单当中的规定,会不会更好?”

“再者说,23岁其实已经不算非常年轻了,其实这种界定可以更年轻。比如英格兰足坛,23岁已经算是“有点老”了。

在英格兰,我们经常说的是U21乃至U20,甚至我们会觉得,如果一名18、19岁的球员还踢不上一线队的比赛,那他可能永远踢不上一线队比赛了,或者说太迟了。”

我不停地点头,顺着他的话说,作为英超观众,我知道英超底下的这种青年联赛的运行模式。

他笑了笑:“对,英超有它的‘青年队比赛’,以前曾经叫过U21联赛,但你可以看到,有很多16-18岁的小球员参与其中,实际上并不都是卡着21岁之类的年龄上限,这些球员继续向前发展,如果他们无法在切尔西、利物浦、阿森纳这样的球队打上比赛,就会转向类似英冠联赛这样的平台,甚至低级别的联赛。”

我几乎无从接话,霍奇森却无比自然得把话题回到了中国联赛上。一点都没有“跑题”的担忧。

“中超是个年轻的联赛,以前的顶级球员都不讨论‘去中超踢球’的选项。而现在如果一名球员需要很多钱,它可以去英超、德甲这些五大联赛,也多了‘去中超踢球’的选项,这就是过去两年发生的事儿。

或许中国足协就开始思考了:好吧,我们建立了一个繁荣的联赛,但也要小心,毕竟中超联赛依托于中国足球,而中国足球需要一支强大的国家队——在英格兰,也出现过这样的难题,比如我以前在英格兰队任职的时候,我去看一场英超联赛,结果场上22个人,只有1个是英格兰的,对我来说确实不是什么好事儿。”

【外援是“祸害”?】

我和他相视而笑,我表示:您已经差不多把我要问的下一个问题给回答了。确实,在这方面,英格兰和中国遇见的问题稍有类似……

“并不是。”霍奇森突然打断我,不过也没有显得丝毫无理,“我们其实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唯一关于本土球员的规定来自欧足联,当英超球队参加欧战的时候,他们必须在本土球员上达标。

这确实也反过来影响到了一些英超球队的阵容选择,如果你想参加欧战,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本土培养’球员,我记得具体数字是8个,而不同于英超的规定,欧足联对英超球员界定本土球员必须是‘英格兰本土’。”

“不过这其实也没啥用,拿法布雷加斯举例,你只要来英国来得足够早,就能因拿到英国的身份而出现在列表中。比如切尔西的25人大名单当中,依然有可能只有3个人是英格兰人,其他5个人当中,可能有苏格兰人、威尔士人,乃至西班牙人、阿根廷人和巴西人,他们都已经在英国生活了很长时间。”

“是有这样的批评。”

“同时也影响到了英格兰队的成绩?”我看着他,似乎想从他口中得到肯定的答案。

然而霍奇森否定了我。并再次开始了他长篇,但却毫不枯燥的讲述。

“不,公平地讲不是的。严格意义上来说,原因也并不在此。我们有足够多的本土球员。这种问题其实多发于起步阶段,有很多球员在年幼时展现出了超凡的潜能,最终发展不如预期。

但在成年队层面,我们有很多本土球员都能打上主力,比如卡希尔、斯莫林,就算不能每周都比赛,也能经常露脸,再比如斯特林、拉拉纳、亨德森这些球员,都有比赛可踢。所以在这个层面,情况倒不是很严重。”

“在英格兰,这种路径是成熟的,我们有很多足球人口,有优秀的青训体系,能够很容易找到极具天赋的球员,足球也是在我们国家占据统治地位的运动,所有球员都会在那里供挑选。问题在于,当他们长到18岁,能否踢上一线队的比赛,踢上有竞争力的比赛。”

“很久以前,球员的上升路径是简单的,他们从青年队升到二队,再从二队升到一队。当有人出现伤情,或者有人年龄大了状态下滑,你的机会就会自然而然到来。

之后,有段时间内,这种情况不复存在了。如果出现谁受伤或者老化,俱乐部首先想到的会是“我去转会市场买个人回来”。他们不会想“谁是队内的替代者”,而是“阿根廷有好球员”、“德国有什么好球员”、“法国有什么好球员”,然后“我们把他买下来”。所以年轻球员的上升通道就这样停止了。”

说到这,霍奇森做了一个左手握拳向上,右手突然一掌拍下的手势。

舒了一口气,他接着说:“不过在最近几年,具体来说是2013年到2016年,情况又有了改善,那些本土年轻球员在很小时就拿出了非常棒的发挥,像维尔贝克、张伯伦、斯特林、拉拉纳等人。他们年纪轻轻就占据了俱乐部的主力位置,而人们也乐于见到这样的局面,会认为‘我们何必去买买买呢’,‘就给这些球员一些机会吧’。”

眼看着谈话已经过去了将近半小时,给我的时间也为数不多,只好不情愿地抛出了最后一个问题:“目前来看,中国虽然在人口上是绝对的大国,但在足球层面却没有很强大。您可以对中国足球提出一些建议吗?”

霍奇森笑了笑,并摊了摊手:

“其实我对中国了解还不够多,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足球层面,所以谈不上给什么建议……”

经过之前的交谈,我知道,他必然能说出一些有用的话来。于是,他又开始了很长一段的讲述,我也再一次地洗耳恭听。

“首先,没有必要把一个国家的规模和这个国家应有的足球水平直接挂钩,去要求正相关。英国也是大国,但一般不会把它和足球水平联系起来。再看一些小国,比如瑞士、冰岛、哥斯达黎加等等,他们的人口可能并不多,但照样可以遴选出优秀的11人。”

“所以国家的大小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你的国家做了哪些份内工作才是最重要的。你需要优秀的教练,需要优秀的教练指导团队,这两种“指导”都不可少:这些优秀的教练指导团队培养出优秀的教练,然后这些教练再去发掘、指导这个国家最优秀的苗子,在比赛中学习,提高自己。”

“我觉得,当你身处‘大国’之中,‘组织性’就成为了第一要素。

当我在瑞士的时候,这个国家只有六、七百万人口,我们想要管理好这个国家各个角落的天才球员,就把优秀的教练员派到了各个单位当中,事实上我们把瑞士按区域划分成为了6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专门的教练负责去寻找、照料好的足球苗子。

他们不仅忙着发现好球员,也忙着进行对自我的培训,然后再汇总成报告给在国家队工作的我们。他们会在报告中说:“你看到了吗?我们这块区域有非常优秀的球员。U17教练正在照料他。”

“这样的模式下,一方面他们的价值得以实现,另一方面我们也不会错过优秀的球员。这就是我所说的‘体系’。在瑞士,我们这样做并不难,雇佣一些教练,给他们支付薪水,再给他们拨款用于青训种种需求,把钱用在各种运作当中——这里面最简单的就是钱了。

这些事情就是我们从1994年开始做的,那一年,瑞士队自1958年以来第一次打进了世界杯,而最近这些年的欧洲杯和世界杯,瑞士队都有参加。以前他们打进世界杯被看做是不寻常的事儿,现在,他们什么时候没能晋级,才是不正常的。最近一次欧洲杯预选赛,瑞士队还力压英格兰,拿到了小组第一。这就是‘有组织’后‘体系’的重要性。”

在我越听越沉思之际,霍奇森的回答就结束了。

【写在最后】

其实在出发前,我也没有想到霍奇森会在一次看上去有些简陋的专访中,如此放开畅聊、推心置腹,给出这么多的信息。也很荣幸,能够和霍奇森有这样一次“长谈”。

我听录音的时候,有一些话依然振聋发聩。

“技术水平,人品,团队精神”

“23岁其实已经不年轻了。”

“其实国家的规模和足球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必纠结于此。”

“那么大的体量,组织性就成了第一要素。”

等等等等。

这位年近70的长者,或许并不是英格兰最功勋卓著的教练,但他在瑞士的青训工作经历、带领富勒姆打进欧联杯决赛的经历、以及在英格兰国家队工作的经历,都值得我们去挖掘。

我想,等到中国足球有组织纪律、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层管理方法时,或许就是中国足球真正崛起之日。

这一天看上去很远,也有可能很近。

(来自 肆客足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