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 NBA

前方-与NBA顶级控卫共事是怎样一种体验?

新浪体育

关注

拟定这个标题,实在有博人眼球之嫌。准确地说,Penny的单位叫Monumental Sports and Entertainment(丰碑体育娱乐公司),该公司拥有奇才以及其它5支球队的运营权,包括NHL(冰球)的CapitalsWNBA(女篮)Mystics,以及最近新成立的NBA发展联盟球队DC Go-Go等。这公司除了衬球队,还有三座自己的场馆,奇才的主场Capital One Arena就是其中之一。

经营一支球队走向成功,可不是个小工程。不仅在场上球打得好,后勤到位,还得热情地张罗大伙来看球,同时积极地寻找合作伙伴等等。各部门分工精细,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单是其中卖票一项,动辄几十号人。上百人在公司的领导下,相互合作,兢兢业业地给公司创造效益,这里头就包括奇才主教练布鲁克斯(53500万)、球员约翰沃尔(年薪1806万)、布拉德利比尔(年薪2212万)和负责销售的Penny

如此看来,这标题非但不夸张,反而把球员与员工之间的平等关系解释出来了。若是碰巧吸引了要来NBA谋职的朋友,无论是给他们的幻想泼盆冷水,还是给梦想上添把火,虽说管中窥豹,倒也是件好事了。

以下大部分内容是采访过程中Penny的原话,为了便于阅读,在经得本人同意后进行了修改,有不通或者啰嗦之处,望球迷朋友们见谅。

nba工作部分

每天都有哪些工作内容?

我的职务通俗点儿说,就是卖票,但是我们叫Accounting Executive,账户管理人,公司的所有产品都可以卖。票的种类就有很多,包厢票,赛季票,团购票,小的package(一般指票里包含纪念品和吃喝),节假日packagefamily package……冰球和篮球都卖。客户也非常多元化,什么样的客户都要接触。因为球场这么多位置,一张票从几十几百到好几千上万我们都有,每个地方的价位不一样,每个人的budget(预算)不一样,作为球队来说,有越多的球迷支持总是更好,这也是为什么球场的价位不一样,来针对不同人群。

从早上到办公室,到晚上下班,一天的工作流程是怎么样的?

还真是每天都不一样,感觉像是套话,但真是每天都不一样,你没办法预计明天是什么样子。比如今天下班的时候我就会定明天的安排,几点到几点干嘛,要给哪些客户回电话邮件,可能计划的很好,但是到第二天所有的东西全部打乱了。一般早上八点半到办公室,用十分钟整理下桌子,想一下今天要做什么,打多少个电话,有哪些客户需要回访,找找新客户挖掘下新市场。一般早上我很少打电话,因为早上别人也很忙,我就回邮件,完善前一天的事情,到中午,别人到了吃饭的时间,我可以打几个电话,下午,公司的hr(最近联系的客户)回访一下,每天都是这么计划的,但是总被打乱。比如有个客户,想买一层的季票,我们谈了很久了,票的价钱什么都给了,后来他又不想要一层,问有没有二层的,反反复复,但最后也没有成,但时间已经花进去了。谈生意吧,你永远也不知道这单是成还是不成,就是来来回回。

这个工作给你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主要是沟通吧,这个活最需要的是沟通能力,作为国际背景的员工,不管是语言还是文化背景,肯定是有些欠缺,但有时这也是优势。因为我们办公室大多数人都是同样的背景,跟客户也是同样的背景,他们就觉得不新奇,我作为一个外来者,可能对某些事情的想法不一样,说法不一样,反而会引起别人的兴趣,反而会多聊天。比如有一次,我电话打到一个学生组织,这人是个国际生,你们这个国际组织想不想办一个团体的活动,聊的时候就会问他的专业,从哪来的呀,与此同时,说我也是新来DC,你是怎么适应的,就互相交流,因为聊的这些跟生意没关系,就会拉近两个人的距离。

如果是本地人,你就跟他说,啊我刚来DC,你觉得奇才今年打的怎么样,最近几场球的问题是什么,他反而会给你分析,他觉得会在跟一个球队的人在谈话。问一些他懂的东西,让他来教你,一个人在他说自己的事情越多的时候,他对你的关系就拉近了。沟通是心态的问题,不是说语言能力,重点是愿意沟通,中国人比较含蓄,不太愿意挖掘别人的事情,不爱问问题,但是我做的就是要把电话打出去。怎么电话联系,怎么邮件联系,怎么面对面联系,都不一样。现在年轻人有了社交媒体,都不愿意打电话,也不愿意接电话。所以给年长的人打电话,方便有效,给年轻人发邮件短信。

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是什么?

最近有一个客户,带他转了几次球场,聊了下预算价位,这也是了解他需要什么的过程,这样才能提供更适合的东西,他第一次自己来的,第二次带的marketing director(市场部负责人)来的,第三次把会计也带来了,算了算budget(预算),后来他就打电话过来,说Penny非常感谢给我们这么多信息,花这么多时间给我们讲解。

有时候觉得,其实是你想要把这个东西卖给他,而他觉得你是在帮他,所以销售人员就不能太aggressive,反而要考虑别人的需求,你一直在考虑客户的时候,他就会觉得你是真的为他着想,为他服务。提供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比如,一个客户,刚买了房有房贷,有小孩,他还是个球迷,他说要买个一楼的位置,我一听就觉得他的经济压力太大,就跟他说你不要买一楼的,如果你一年只能来10场球就别买季票,他就会觉得我是真的care他,而不是非要把东西销售出去。

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因为一个球队不是今年卖完了,明年就不卖了,是会一直在这儿的,生意是长久的,包括很多客户,可能一年里什么都不会买,但是过年过节给他们写个贺卡发个邮件,可能明年他有需求就会记起你,就会找到公司,这对公司和球迷base都是有好处的。

晚上有奇才比赛的时候,你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有团的话我就要带着这个团,一般团都会有活动,不管是赛前还是赛后,你就得作为他们的负责人,全权负责,因为一场比赛进行下来,一两万人在球场,这么多的工作人员,别人不太懂,有客户,公司过来,你就去问他们,这次活动怎么样,这个票的位置怎么样,有没有想要更好的位置,有没有什么问题。就像买车一样,要试车,带他在不同的位置坐一坐,感觉不同的位置。有些人买的篮球,就问看不看冰球啊,带他看场冰球,搞不好他觉得很有意思,就想来几场,最忙的一场是奇才打骑士,有两个团,总共140人,还有个包厢客户,谁有问题都随时找你,保证大家都能拿到票进场,领取免费礼物,比赛结束之前集合,到场上去,告诉大家流程。

和他们沟通之后,得到的反馈如何利用呢?

其实也不一定有什么目的,更多的是让他觉得跟球队是有实际关系的,球队有人专门在负责他的事情,让他感到比较special,不管他买的哪个位置,都要让他有贵宾的感觉,有人在关注他在照顾他。特殊特别。虽然他不一定再买票了,但有时候他会介绍别人,比如同事给你。

一周七天有三四天晚上有比赛要加班,白天还要正常上班,这样不会影响到正常生活吗?

我第一个月工作是随叫随到,想着不能错过每一个客户,他有什么问题就马上回答,所以那段时间非常累,你的生活随时被打扰,上班,下班,半夜12点快睡了,一个人发消息问业务还得回。后来觉得,其实这样反而不好,有些东西别人可以等,到第二天再回更有连贯性,问一个回答一个,不如约个时间10分钟把事儿说完,有效又方便。所以现在下班以后,如果不是非常急的事情,会第二天上班,打电话约。我通常下班晚一点儿走,七点左右,因为是服务行业嘛,别人下班了,才想起要和你聊这个事情。我们正常上班时间是九点到五点半,我会提前半小时到,整理一天的计划。

累,是真的很累,但是还比较享受这样,年轻的时候越忙感觉越充实。不过现在开始在找一个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比如下班了和朋友约个饭,喝个咖啡,周末一起出去逛个街,因为你不能下班了还工作,周末还工作,不然就像他们说的burn out,过度了,第二天就没什么效率,

业余时间都干些什么?

我每一场奇才的比赛都得到场地,但是有些冰球比赛时我不工作,下班以后就可以看场冰球,要是没有比赛,就约同学朋友出去吃个饭,或者回家休息下。

送冰球比赛的票是员工福利么?

福利肯定有,老板会说,这有几张票,想去看的就一起去看,包括在这个场地办的演唱会啊,冰球比赛,就在你不工作的时候,工作的时候肯定不行。有时候会有t-shirt啊,小的纪念品什么的,都会给我们。

NBA球员有什么福利吗?比如John Wall的家属要看球是直接送票?

球员的福利,球队经理人会负责。我们专门有一些票给球员的,每场比赛不一定,但都很规矩,比如球员要两张票,他就会把票放在写好名字的的信封里,而且票面写的是员工(免费)票,价格标0,转卖是违法的。在一个窗口叫Will Call,来的人只能拿ID身份证取,取好票要马上进场。这样就知道谁拿了票给了谁,大家也都挺守规矩。位置的话都要根据球队定的来。

美国体育行的发展业相对完善,中国人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

联系一些美国同事不可能联系到的客户,利用语言文化背景方面的优势,跟中国公司,中国学生会,中国团,中国旅行社,跟他们交涉合作。与此同时,我又能跟美国同事一样做美国客户的时候,但这些需要我花更多的时间,所以要投入的要更多一些。

同时,还要会宣传,你要educate,教大家,告诉他们今天这儿有什么活动,就算他们知道怎么看球、怎么买票,但不知道我们球队场前场后有这么多的活动,有这么多福利,那么我就会告诉他们有这些活动,不管是上场地照相,场边要签名,以后有需求也可以联系我。

美国体育氛围及现场体验

如何评价美国的体育氛围?是怎么形成的?

在美国如果有机会看大学篮球,你就会发现这是几代人的活动,一家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都是支持这个球队的,过年过节送的礼物都是这个球队的周边纪念品,这一整家就会把这支球队传承下去。可能是因为之前在这就读,或者是他住在这个地方,或者因为他去看过几场比赛。

还是在于接触吧,接触才会喜欢,他们小时候都接触过这项运动,耳濡目染,爸妈叔叔爷爷带你看球,每年都到这一天就看球,那就形成了一个tradition。就像中国北方过年了吃饺子一样,形成习惯了,就是个事儿了。国内约逛街撸串,他们就是约球,看个棒球冰球,选择多,也就是几十块钱的事儿。

到现场看球的一般都是什么人?

分几种,一种是狂热球迷,还有凑热闹的,再就是带有其它目的的。狂热球迷整场都很嗨,球衣帽子穿戴整齐;有些穿西装的是刚下班就来,可能是来谈客户的,大家一起在球场喝杯酒,环境比较轻松,中场休息的时候聊两句,关系就不一样了。中国谈生意就可以吃饭,美国人是把人带到球场去;再就是家庭活动,我经常接到这种电话,男朋友过生日,女生就会想到给男朋友买张票,两个人去看场球,包括节日或者家庭聚会都是如此。我今早刚接了一个电话,客户想看12.31的比赛,她和老公和三个孩子,我问她从哪来,她说从特拉华,从那开好几个小时车,来了找酒店,光五张票就花了1000块钱,就是很大个事儿,一年到同,他来也不光是看比赛,搞不好买个球衣纪念品加上吃喝,相当于一场旅行。是他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事情。

他们中有些人一辈子就看了几场球,我们的工作就是给他们留下难忘的记忆。不过求婚很少愿意做,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对面说yes还是no,如果说no场面就很难收拾了。得看具体情况。美国看球好玩,一部分是因为球迷好玩,比如做什么活动大家都积极参与,Kis cam(暂停时上大屏幕的情侣接吻)还是Dance cam(跳舞),他们都会真的参与。

有不少狂热的NBA球迷想来美国看场球,你有什么建议吗?

学生的话从国内来成本太高了,如果是来DC,我建议选取几个地方,除了看比赛,白天逛逛到当地的博物馆,结合体育和旅游。至于购票的方式有很多,网站Ticketmasterseat geek,愿意跟球队交流的话,可以给球队票务部门打个电话,一般都会有些促销活动。

如果就是一个球迷,我建议一个人买一张一楼的票,然后买一个all-inclusive package,这里就包含了免费的酒水吃喝,加一件tshirt,加一张票。因为美国人看球不仅是坐那儿就完了,提前一小时去球场的餐厅,吃点儿东西,拿杯啤酒,然后比赛开始了再带一杯到赛场上喝个酒,再回到vip包厢拿些吃的喝的,在包厢的酒吧里跟别人聊聊。价钱会高一些,但是挺划算的。每层都有,比如四楼的就七八十块钱,包酒水送一件T-shirt加一张票,不同比赛票价不太一样,一般100左右。

至于要签名,球迷可以提前到场,去球员通道两边等球员热身完离场,球队也挺愿意有球迷在那等球员的,沃尔比尔都会签名,沃尔不怎么说话,比较腼腆,比尔就很热情,如果有小孩他会把小孩抱起来照相。

NBA 票价

NBA球队是怎么定票价的?

我们公司是dynamic pricing动态票价,影响因素会有主队的战绩,对手,是周末还是周中的比赛,球星,是不是宿敌,有时候跟天气也有关,如果是一个周二下雨天,特别冷,可能就没有人愿意出来。最主要还是根据需求,需求越大价钱越高。

关于NBA的二手票

这其实是个课题,二手市场的出现是因为一手市场的需求,球队最开始卖票是希望季票卖得越多越好,对球队收入是个保证。但个人情况不同,比如他今天突然有事不能看比赛了,不能让他自己吃掉这个花销,就得给他一个选择,就是它可以把这个票转出去,因为有需求所以才有二手市场的出现。同时,很多买家也愿意买单场,比赛前才买票。

二手市场的形成其实是对黄牛的一个整治,因为他有一个体系,有这些正规网站组织,保证大部分票都是真的,如果你找了个黄牛在街边卖了纸质的票,但这个票我们球队已经收回或者把二维码取消了,或者他已经把这个票卖给另一个人了,你永远不知道,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球队愿意做电子票,因为我们能知道这是不是一张真的票,可以追踪到,这只票转给谁了,卖给谁了,我们都能在后台看到,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帮球迷解决。就不会出现买了假票的现象。我觉得电子票是个趋势,也是个好事儿。

个人生活

从大学毕业到进入NBA工作,大概是什么样的历程?

我大学前三年学的护理(nursing),因为觉得是门技术,就挺好的,还一心想着参加国际红十字会呢。后来在医院实习了半年,觉得这事儿不是我想做的,因为在医院非常depressing,我性格有点儿情绪化,如果我跟一个病人关系太好,他突然病情恶化,我会受不了。我觉得这影响我下半辈子情绪的稳定。至于转专业,本来我一直很喜欢体育,我们学校又是全美体育最好的,就转体育管理了。后来接触体育啊,找很多实习啊,还挺开心的,还挺充实。

大学毕业以后呢我就去密歇根州立大学工作,在体育部工作了一年,想着再学一学体育,因为大学就学了两年,所以想着再接触下体育,当是也申请了密歇根州立,还拿了全奖,但是想到之前所有经验都是在大学体育,就想着再接触职业体育,后来被乔治城录取了,就想来DC看一下,有没有机会接触职业体育的操作和运营什么的。来乔治城这一年我也在大学篮球队工作一年,乔治城篮球主场刚好和奇才用一个场地,就接触到了一些奇才的工作人员。因为我在乔治城也是做票务,其间还参加过票务峰会,后来DC United(北美职业足球联盟)有一个合适工作机会,就申请去那边工作,但是因为巧合现在的公司有个合适的工作,正好这儿的老板我认识,我就给他发了个邮件,他就给我打了个电话聊了一下,这算第一次面试,第二面有两个人,等到第三面我到公司大概聊了两个小时,随身带了好多proposal(策划案),讲了如果他们雇我我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我跟别人不同在哪,做了很多准备,两个小时聊完,他们直接面对面告诉我你被雇了。我都惊呆了。一般都会说等两天。

我跟老板认识很久,忘了是什么巧合,后来大概两三个月发一次邮件,问问你们公司有没有什么机会,你要让他知道你想找工作的状态,你想找什么样的工作,你能做什么,在等的时候我一直还在做其他的事情,丰富经历。其实关键就是不要坐那儿等,你要一直走。面试的时候你要勇敢地说你会什么,特别是最后问你有什么问题,那这时候你要把握住了,通过对公司部门的research,你要问一些很关键的问题,让她知道你做了功课,对公司了解,对这个职位了解,然后你对这个东西实在是有兴趣。比如,“根据我在网上查到的东西,我大概知道你们的上座率是多少,我能不能问一下你们每场比赛怎么调节票的”。当时我也没有太专心准备这个面试,因为我还面了很多工作。

如何评价自己目前的工作状态?

我刚入职不久,所有心思都花在工作上了,很少见朋友,私人时间比较少,想稍微调整下节奏,比如感恩节,我们本来放三天假,但因为办公室的人都回家了,我就选择只放了一天假,前后两天都工作,当然这样联系到了很多客户,但长期这样下去,怕自己会受不了。工作方面,目前老板还挺喜欢我的,我不仅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也在做一些拓展,因为不可能一辈子都做sales嘛,我在做我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去认识其他部门的人,学习一下,以后路也越宽嘛。

对未来有什么打算?

看机会吧,如果能升职,或者继续这么做挺开心的,那就留,但因为有身份的限制,还得看抽签(美国工作签证)的情况,看公司有没有更好的职位,反正看看吧,要是国内有好机会还是愿意回去的。工作的话,还是找一个结合我以前工作经验,能用上的,比如基于中美市场的了解,做两个国家之间或市场的业务,就比较理想。在DC自己感觉挺幸运的,球队战绩目前还可以,地理位置还挺好,中国市场挺大的,目前来说没有很多的中国公司合作,对我来说是个机会,因为我可以去谈。还是希望自己能挖一些新的事儿吧。包括我的老板看中我都是因为,我自己能找新的事情做,而不是他告诉我要做什么。我这人虽然是爱计划,但是在哪都行,没什么硬性要求,人只要有实力在哪都能干下去。

只身一人异国他乡,家里人怎么看?

我爸妈和弟弟都在国内,其实我都不太确定我爸妈知不知道我在干嘛。我非常独立自主,自己就把很多事情安排好,不太用他们管我。我从小就上寄宿学校,爸妈在外地做生意,可能这也强迫了我什么事情都要有计划,不然我就抓狂,因为没有人帮我做决定。出国到现在每一个决定都需要我去拿捏,结果好不好都要自己去承受。我会跟他们说我最近在做什么。因为环境的原因,他们可能不太了解美国这边是什么样子,体育圈什么样子,我会跟他们说,他们挺相信我的,反正特别支持,所以我也没什么压力,刚开始工作工资也不高反正凑和吧,还行。

一个人的时候感觉孤独吗?

会有一些,我觉得这就是我一个问题,我下班回家以后就想,好无聊啊,所以有时候希望越忙越好,哈哈,但我最近就开始跟同事吃个饭,做一些事情。

听说你是詹姆斯球迷,第一次在球场上和他面对面是什么感觉?

不真实,我喜欢他很久,从高中开始吧,看他从骑士去了热火,再回来。家里边娃娃还有球衣都是热火骑士的。但我觉得人可能真是长大了,那天赛前在场地上(2017113日,詹姆斯在华盛顿砍下57分)见到他,真没什么感觉,像在电视里见到他一样,虽然就只有一米的距离。可能是因为麻木了,因为天天都在见球星,就觉得他也是员工我也是员工,球员有时候去哪还得我的证件带着去,哈哈,可能也真的是因为脑子里想事情,都没心思顾这些事情,有时候你刻意得保持冷静,时间长了,就习惯了,觉得没什么。可能事后想起这个事情,你像做梦一样,噢我真见他了。哈哈,真的。

(新浪NBA 周志奕 发自华盛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