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 中超

揭秘库卡:不妥协不记仇 最生气球员不聪明

足球

关注

2014年年初,当库卡兴致勃勃地来到中国时,他根本就不会想到,未来的这一年对他有多么艰难。

库卡在中国的第一次带队亮相是在广州。初到广州,库卡被广州的寒冷天气冻得哆哆嗦嗦,这是他来到中国后面临的第一个障碍。

更大的考验在随后接踵而至:开局不错的亚冠之旅在最后三轮惨败,联赛中的战绩也极为糟糕,外界质疑声音不断,甚至有解说员因为鲁能战绩不佳而气愤地表示,库卡不下课,就不解说鲁能的比赛。

库卡的妻子生病了,鲁能主场对阵上港的比赛前,库卡还念叨着妻子的病情,结果那场比赛打成了3比3。可以说,在那个时刻,库卡迎来了加盟鲁能的最低谷:外部与内部的压力,事业与家庭的不顺,让库卡的心态不但沉重,甚至变得极为脆弱。

但如今,一切都过去了。“自始至终,没有过更换库卡的想法。”鲁能俱乐部总经理刘宇这样表示,“我们面临着挑战,但我们战胜了自我。”球队队长,同时也算是“鲁能传统势力”代表的韩鹏,也这样讲述了球队和自己的心路历程。原鲁能队长、如今身兼球员和副领队双重身份的刘金东也告诉记者:“最让人高兴的是我们坚持了下来。”

在2014赛季大幕已经落下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再来重新审视库卡,讲述那些围绕库卡发生的故事。实际上,我们审视的不仅仅是这一个巴西教练,更是在审视和探索足球文化、理念的碰撞与磨合之路。

库卡的手机有一段视频,他会放给相熟的人看,球员们在疯狂的庆祝,他们把库卡抛向了空中。“这是我,这是我。”库卡指着视频中自己起起伏伏的身影,像个孩子般说道。这一刻,库卡脸上满是笑容。

在夺冠的当晚,库卡的脸上并不全是笑容,还有凝重和沉思。这场比赛,宛如鲁能一个赛季的翻版,充满坎坷,却以喜悦收尾。在足协杯决赛后,库卡说:“90分钟的比赛,让我感觉似乎老了一岁。”

如今的库卡,已经返回了巴西,他将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喜悦,也回味苦涩和艰辛的历程。

训练前先让队员“苏醒”

关于技战术理念的冲突,库卡和其他教练的不同其实早已经清晰显现:库卡崇尚防守和个人能力的展现,而一般来讲,欧洲的教练更注重整体。不过,足球风格有着融合的趋势,巴萨王朝的奠基者、前鲁能主帅滕卡特的战术和库卡颇为相似,这一点是很多鲁能球员亲身感受到的:“两个人其实很像,滕卡特失败或许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在年轻队员的使用上步子迈得太大,而库卡虽然重视年轻球员,但却以有经验的球员为核心。”

在这样的外在表象面前,或许我们更应该从细节处着手,来分析这种冲突和碰撞。

以训练为例,鲁能功勋教练图拔和库卡不太一样:图拔时代,下午3点训练,时间一到,所有的训练都有条不紊地展开,跑圈,抢球,对抗,所有的人一脸的认真和投入;库卡有的时候会和图拔一样,但更多的时候,他会让球员自由活动十到二十分钟,球员可以抢圈,可以拉伸,甚至可以站在一起聊聊天,在这个过程中,库卡会找球员谈话,或者和助教们讨论。

“每个教练都不一样,但库卡和我们经历的那些教练区别更大一些,像这种训练前的放松,我们一开始也觉得库卡随意,不严谨,但后来又想,一般训练前都是睡午觉,库卡或许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举动让队员先‘苏醒’过来。从另一个角度讲,中国球员踢球太沉重了,但巴西人不一样,他们很享受足球,把踢球当成快乐的事情,这何尝不是对我们的一个启发呢。”一名球员这样告诉记者。

确实,换一个角度,很多问题便不是问题,但这种角度的转换,便是一个磨合的过程,一个经历挫折的过程。

在刚刚来鲁能的时候,库卡并不是经常踢球,或许他也没有太多的时间踢球,因为有太多的比赛,以及比赛所带来的各种冲突,冲突伴随的挫折感。但在下半个赛季,库卡几乎坚持每周踢一场比赛,队友是教练组的巴西成员,和中国人踢球总讲个人情世故,赢球之后放水给对手留点颜面不同,库卡的团队踢起球来很认真,经常打出大比分。这看出了库卡的另一个特质:不愿意妥协。这个巴西人的身上有一股拗劲。在这一点上,感受最深的或许应该是鲁能俱乐部,他坚持不懈地在不同的场合表达希望以他的方式组建球队。

被骂的人不用担心“坐板凳”

一般来讲,不愿妥协的教练,除非超级大牌,很多时候在俱乐部的每一步行进都会比较艰难,但事情并不是完全绝对,很多东西都可以中和这种不利影响,比如教练的其他特质,以及俱乐部管理层的性格。在鲁能,俱乐部给了库卡充分的信任,而库卡本人,拥有一个让人感到较为亲切的性格:性格直爽,说话不绕弯也不记仇。

“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球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被库卡一顿大吼,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球员在下一场比赛中仍然是主力,并不会因为冲你发火而不用你,倒是经常有时候,一个球员突然就到了替补席,上一场比赛以及比赛前的训练,库卡并没有直接表达过不满。后来我们明白了,之所以不训斥了,直接放在替补席了,是因为库卡感觉再训斥也很难改变了,只好放到板凳上让他自己去思考去。”一位鲁能球员这样告诉记者。

在22日舜天和鲁能的比赛中,比赛最后时刻库卡就和赵明剑吵了起来,库卡一直在说赵明剑,情绪激动的赵明剑也瞪着眼解释。赛后,赵明剑坦言自己在比赛中和库卡吵了一架,但如果这个赛季还有下一场比赛,和库卡发生过争吵的赵明剑,仍然会继续首发出场。

在那场比赛的当晚,库卡曾经和记者谈到他认为表现不佳的5名球员,这其中有国内球员,也有大牌外援,但没有赵明剑。如果最终没有夺冠,如果还有下一场比赛,恐怕这些人中的一个或者几个,将坐到替补席。

当然,库卡有一个尺度把握的非常好,那就是在公开场合一般不会批评球员。倒是在私下场合,库卡或许会真正说一些心里话,但他总会事先说:“我们是朋友,我可以给你说一些想法,但不希望你将这些事情见诸报端。"在和记者的交流中,以及记者从其他渠道的了解,库卡实际上对鲁能球员的认识已经非常清晰,这源于他丰富的执教经历。实际上,库卡选择球员和组建球队的能力,也是他最引以为豪的地方。

他最生气的是球员"不聪明"

他对球员最期待的品质,除了起码的态度、拼搏和能力之外,有一项要求或许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他希望球员聪明,他希望球员能够有非常好的阅读比赛能力,选择最好的动作,包括更强的对抗意识,合理的犯规动作,乃至禁区内的摔倒等等。

两个球员是最好的例子,后腰球员金敬道能拼能抢,也很努力,但库卡一直很不理解的是:为什么他不选择合理的战术犯规来阻止对方的进攻呢?而在训练中,他甚至亲给给金敬道做示范,如何主动地利用身体对抗,如何去犯规。

还有刘彬彬,这是库卡最赏识的年轻球员,在本赛季获得了球队第二高的出场率,但他对刘彬彬也有一个不满:当你杀入禁区的时候,对方球员推你、拌你,你为什么不选择在合适的时机摔倒呢?这其实不是教球员使诈,库卡只是希望球员用最合适的方式去应对比赛,而不要变成一个只知道挥舞拳头的角斗士。

实际上,这一点也是库卡必须应对的困难:巴西球员的特质便是拥有非常好的自由阅读比赛的能力,他们的边后卫常常杀入禁区,他们的中后卫会疯狂杀到前场边路助攻,国奥和巴西比赛的时候,记者就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但他们的边后卫和中后卫做出这种选择的时候,其他位置的球员会非常自然地补位。但中国的球员在这方面的应变能力显然不够,库卡后防线盯人战术的不成功,一方面和球员能力有关,同样也和球员阅读比赛意识不足有关。

在鲁能青训和巴西接轨的过程中,巴西教练对鲁能小球员的评价也是如此:踢球不聪明,缺乏阅读比赛的能力。

他不在乎"推翻自己的决定"

对于球员来说,贴身的利益有两个:其一,自己能否出场,其二,球队是否赢球。只有两个条件都符合,球员才高兴。前鲁能主帅伊万科维奇就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你只需要赢得14个球员(11名首发加3名替补)的支持就够了。"

库卡在用人方面其实不愿意妥协,尤其是球员不符合他理念的时候,但他在用人的时候,从不介意推翻自己的决定。

李微和赵明剑是两个典型的例子。李微在亚冠首场比赛中表现不佳被换下后,在长达30场比赛(22轮中超联赛、5轮亚冠和3场足协杯)中没有获得机会,但在鲁能客场和建业的比赛中,李微获得了机会,表现出色,之后便坐稳了主力位置。

赵明剑本赛季的命运简直可以写一本书:赛季初王彤是主力,随后赵明剑在边路出色的进攻能力赢定了库卡的认可,出现在了边后卫的位置,但随后,王彤又取而代之。库卡的这个选择很简单:"赵明剑符合他对边后卫的要求:有很强的向前意识和进攻能力,但他身后的空当太大,给了对手太多的机会。"而到了赛季末期,赵明剑出现在了中后卫的位置,表现出色,这个位置也决定了赵明剑不可能再压上进攻。

库卡愿意给每个人机会,像他非常欣赏的吴兴涵,因为前场边路的竞争非常激烈,他为了让吴兴涵比赛,选择让吴兴涵作为球队左后卫替补。

"库卡希望球员拥有多位置的适应力,因为他的换人往往不是对位换人,像张驰就打过几次后腰,刘彬彬也打过几次左后卫。在这一点上,他其实也逼着球员去转变,拥有不同位置的比赛能力。"有鲁能球员告诉记者。

右后卫王彤在热身赛中还曾经出现在中后卫位置。其他诸如洛维、蒙蒂略、阿洛伊西奥、张文钊、刘彬彬、吴兴涵、王永珀、蒿俊闵、郑铮、麦克格文、赵明剑等,都打过2到3个位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