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 国内足球

观点:足协换届不比姚明掌舵篮球 中国足球更为复杂

国内足球综合

关注

稿件来源:体育产业生态圈

5月24日早上,中国足协一连发布了三条消息:里皮入主国足,成立换届工作筹备组,并对此回答了记者的相关问题。

第一时间,中国足球圈乃至体育圈都被里皮的二进宫刷屏了,但当我们细细解读,换届工作筹备组的相关消息,其实是对于中国足球更为关键的一条新闻,在新闻的风雨鸡鸣之外,有着塔尖与塔基之间的故事,也有人才改革与产业改革的配套挑战。

今天(5月24日)上午,中国足协召开执委扩大会,宣布了重要决定(滑动查看):

按照《中国足球协会章程》并经国家体育总局党组同意,中国足球协会成立中国足协换届筹备组,陈戌源同志担任筹备组组长。筹备组负责拟定换届工作方案,筹备召开中国足协代表大会。

中国足协新闻发言人也在有关足协换届筹备工作的情况答记者问时,回答了各方关注的三个重要问题(此处引用其中两条):

1。为什么选择陈戌源担任中国足协换届筹备组组长?

答:主要考虑陈戌源同志政治素质强,熟悉足球发展情况,在业内有一定认可度,具有大型国企管理经验,具备较高的管理能力。他本人也有意愿和热情全身心投入到足球工作。体育总局和足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决定由陈戌源同志任筹备组组长。

2。新一届足协机构组建有哪些原则性考虑?

答:中国足协将按照《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有关要求,以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为原则建立新的足协机构,明确职能定位。吸收足球、经营、法律、媒体等各方面人士加入足协,体现广泛代表性、专业性和权威性。要以这次换届为契机,推动深化改革,建立完善充满活力的足球体制机制。强化作风建设,树立足协新形象。

——————————

众所周知,此前的姚明、刘国梁都是在换届改选之际出任筹备小组组长一职的,而“全身心投入到足球工作“中去也就意味着,在领导中国足协开启换届筹备工作后,在新一届足代会选举之后,原上海上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戌源将极有可能出任新一届中国足协主席,并在合适的时机离开他已经工作了40多年的上港集团,而中国职业足球联盟也有望按计划在2019年开始推进。

当58岁的陈戌源和比他大12岁的徐根宝握手的时候,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上港集团对上海东亚足球俱乐部的收购,会彻底改变他自己的职业生涯。

距离那次收购只过去了不到五年,如今徐根宝最得意的弟子武磊,将代表一支西甲球队征战欧联杯,而陈戌源正式出任中国足协换届筹备组组长,关于他即将掌舵中国足协的消息也已见诸报端。

就在陈戌源“走马上任”的消息传出之际,中国篮协主席姚明刚刚参加了篮球世界杯的倒计时一百天仪式,里皮也重新回到了中国男足的帅位之上。加速冲刺与漫漫征途,足球与篮球这两个超级体育大项在中国的前行,似乎既交汇又渐行渐远。

接触足球之前,陈戌源在上海港已经工作了四十多年。1956年出生的他,有着标准的大型企业从业履历。1973年中学毕业后到上海港,从基层工人干起,撑过船,做过团干部和企业经理,见证了上海港从“河港”到“江港”再到“海港”的时代之变。

时间来到2003年,“管办分离”开始成为“后世界杯”时代中国足球的热门词汇,而当时的上海港进行了重要的政企分离改革,不再既充当码头运营商又扮演港口管理者的角色,上港集团只负责港口运营。

两年之后,上港集团股份制改造,引入招商局国际作为战略投资者,从而诞生了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走入市场。随着公司在2006年上市,陈戌源又增添了一项重要的履历:大型上市公司管理者。

作为上市公司的重要高管,陈戍源的简介网上可以轻易查到

上港集团的飞速发展让陈戌源积攒了声名和资本,也让他最终和足球建立了联系。从2012年成为上海东亚俱乐部的主赞助商,到2014年百分之百收购其股权,陈戌源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而这一切在2018赛季上港夺得中超冠军,武磊成为最佳射手时达到沸点。

作为上港俱乐部老板,这几年的时间,陈戌源并不算高调。他最大的“豪言壮语”,大概是收购时的那句“该花的钱多少都花,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花”。而他最为人所知的“足球决定”,则是支持武磊留洋。

但从现在起,一切很可能变得不同。

中国足协主席(包括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这大概是中国体育界最受舆论关注的职位了。之前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也都充分感受过这种热度。

但陈戌源不同于他的那些所谓体育系统内出身的“前任”,他的背景、经历、能力足以带来更多的关注,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特别是把这一切放到中国足球和中国体育产业改革的大背景下,会有更多不同的解读。因为在中国足球这种特殊的环境下,人们早就习惯了围绕一位新领导、一位新主帅,陷入“期待-批判-再期待-再批判”的怪圈。

因为从红山口会议开始,一直到现在,中国足球改革之路这27年,走过了太多弯路。

有人或许会把这次中国足协的高层变动,与当年姚明出任中国篮协主席拿来类比。找来姚明当主席,是我们在篮球领域坚持 “专业人干专业事”的指导方针,但很显然,中国足球要比篮球更为复杂。

在夺得中超冠军后,陈戌源与武磊相拥庆祝

陈戌源的管理经验和管理能力,以及可能对中国足球协会进行的企业化改革,是目前舆论热议的重点。

但如果只把分析停留在未来实施的新政上,未免有些简单,也低估了足球在体育产业改革中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在一切体育项目中,没有哪个项目能像足球这样,如此充分地体现现代经济的大工业化特点。没有哪个项目可以像足球这样,需要多条产业链来构建基础。也没有哪个项目像足球这样能够容纳如此多的资本和就业岗位,继而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足球是职业体育改革的抓手,而职业体育改革是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点突破方向。最终目标以职业体育作为整个产业链的终端,可以起到带领中国体育产业整体发展的作用。

因为从“金牌导向”转为“产业导向”,从“金牌体育”转向“群众体育”,是改革纲要给出的方向。让体育在国民的经济和文化生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符合整个世界和时代发展的趋势。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囿于中国足球的糟糕战绩和存在的种种问题,忽视了对于深层改革因素的思考。足球之前改革的不成功,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构建产业基础的意愿和思维。

过去的改革过程中,把市场化等同于产业升级,以为把一切交给市场就万事大吉。在足球基础薄弱,财力、人力等匮乏的情况下,用一些初衷良好,外部搬来的顶层设计对底层进行全面推倒重建。最后导致那仅有的一点底层根基都瓦解,也就反过来加速了顶层设计的崩塌。

过去的几年,在中国体育产业整体尝试改革的大背景下,以房地产、互联网、金融为核心的资本力量来对中国足球强行输血。这剂药不可谓不猛,但中国足球由于没有“健康”的底子,效果自然是事倍功半。

越是在这种严峻形势之下,中国足球越需要新的顶层设计。

这种设计不止于简单的人事调整,而是深层次的改变。这样的任务,对于体育系统内的众多官员而言,已经勉为其难。究竟是陈戌源最终接过足协大旗,还是有类似背景的人选上任也罢,我们需要站在更高的维度来推进这一次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改革。

而之前积累的经验教训也告诉我们,不可能用短期视角来评判改革的结果,也不可能只凭顶层力量就彻底完成。在设计顶层结构的同时,要刺激、引导底层基础的建立,需要管理机构去引导延伸更多的职能。

这其中的难度,恐怕要超过管理任何一家大型企业。

加载中...